吴颖
目前我国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社会转型攻坚克难的国内环境中,时代特征对党的政治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建设,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纯洁”,在字面上指纯粹清白,没有污点。《楚辞.九叹.憨命》中说:“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纯洁,亦指使纯粹。联系到党的纯洁性,主要是指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和作风上各个方面纯洁的内在统一,不断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使我们党始终保持纯洁性。
党的思想的纯洁性。思想的纯洁性是衡量一个纯洁性政党的基本标准,是纯洁性党组织的精神源泉。具体而言,党思想的纯洁性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毛泽东思想、深刻学习并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做到在思想上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觉抵制一切非主导的政治思想的影响。
党的道德的纯洁性。我党拥有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鲜明的政治道德,即以共产主义作为道德准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党的道德规范。保持党道德纯洁性的关键是共产党人和党组织必须坚持用党的政治道德去指导和规范思想和行为,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政治道德。
党的作风的纯洁性。党的纯洁性最终体现在共产党人和党组织的作风上、落实在工作实践中。保持党的作风的纯洁性核心是继续发扬我党三大优良作风,基本要求是坚持民主作风,根本方法是思想作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两手抓。
高等院校是我国优秀人才聚集的高地,亦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阵地,肩负着发展共产党员的重要任务。高校党组织是否纯洁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我国共产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高校党组织保持纯洁性既具有一般组织保持纯洁性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个性。
首先,高校党组织具有强烈的保纯愿望。一方面,高校党组织承担着为高校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的光荣使命,是培育又红又专人才的活水源头。如果活水源头被污染了,哪能沟渠清如许。另一方面,纯洁性是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的保证,只有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才能实现高校稳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
其次,高校党组织具有优良的保纯环境。伴随着世情、国情复杂变化,我党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利润至上等等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在高校尚未完全踏入社会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追求真理,服务社会。作为灵魂工程师的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构成了相对纯洁的校园文化氛围,造就了高校党组织优良的保纯环境。
最后,高校党组织强调保纯的实践性。在高校,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不仅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作为学生学好文化知识重在践行。只有作风正、党性强的言传身教,才能使广大师生在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作风上更加纯洁。
总的来看,全国高校党组织发展是好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即便是被冠以象牙塔之名的高校中也发生了个别部门领导贪污腐败、锒铛入狱的不良现象。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深刻认识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提高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党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廉政党风建设和党性修养在高校党组织中的实践要求。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是十分紧迫性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党的纯洁性与党的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脱离党的纯洁性的先进性是抽象的空洞,而离开党的先进性本质不能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就没有衡量标准,则党的纯洁性就无从谈起。不存在脱离党先进性的纯洁性。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和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两者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其次,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是高校党员干部立身、从政、治学之基,是构筑和维护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职能的坚强防线。
时常听到这样的言论:高校党组织是由陶冶在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中,具备高素质、高学历并通过精心选拔的可靠的党员干部组成。拜金主义、贪污腐败之风不存在于作为“一方净土”的高校党组织之中。但现实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纵横向发展程度的不断深入,高校同社会的联系程度也与日俱增,掌握高校各方面资源的组织领导已经具备了贪污受贿的物质基础。个别政治品格不坚定、党性不强的领导干部没能抵挡物质、权利的诱惑,最终锒铛入狱。虽然这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但却玷污了高校党组织的优良传统,严重颠覆社会群众对高校这“一方净土”的圣神看法。因此我们需要警醒,并不是素质高、学历高就理所应当地等同于政治觉悟高、党性强、防腐拒变能力大;并不是所有高等院校党的组织建设水平比其他组织更高;并不能仅仅因为高校组织的特殊性而忽视了高等院校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相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高校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健康向上的风貌,重视并加强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建设,以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垂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社会发展。
对高校自身而言,各类高校内部党组织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直接影响着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的程度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的高校党组织建设制度不完善,跟不上学校规模的发展,人员素质更是不到位;有的高校不重视党组织纯洁性的建设,缺乏高瞻远瞩,导致整体的规划管理不到位,目标不明确。
思想上的纯洁是高校党员干部立身、从政、治学之基。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首先就是保持思想纯洁,从思想内因的根源上去教育、引导高校党组织干部自我学习、自我革新、自我加强、自我提高。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保持高校党组织思想纯洁的动力源。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成员素质高、文化层次高的优势,利用高等院校优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经常开展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坚定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价值立场,提升党性。自觉抵御各种非主流的社会思潮,树立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加强廉政党风教育,是保持高校党组织思想纯洁的关键。高校党组织建设要将清正廉洁理念贯穿于干部成员选拔、筛选、任用、考核全过程中,深入到校党委和各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中,并且建立长效的教育考核机制作为评优秀争先进的指标,以防止走过场、摆样子的形式主义。其次,要特别注意在教师节等逢年过节的时候、换届选举和干部调动的时候及时教育警醒以防范未然,避免腐败贪污现象发生。
完备的保纯制度是思想上保持纯洁性的必要外在制约、规范行为的外在动因,是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的重要组织保障。其中,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持高校纯洁性的核心,严明党的纪律是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最直接最有利的途径。
要让高校党组织领导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监督管理,力图使得权力阀门的每一次开启都有无数的渠道进行监督制衡。譬如,在坚持并完善已有的监督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细化监督的内容而不是笼统的概括性描述,特别是规范监督的流程和行为;针对高校中特别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的组织部门,如后勤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等,探究更加全面的监督管理办法,增强权力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落实监督措施,坚持高校党组织重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自由、开放、求真的思想风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让青年学生参与、请青年学生评判、受青年学生监督。力图使得高校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大学生群体、高校组织、舆论的监督。
严明党的纪律是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最直接有利的途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执行纪律,以铁的纪律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1]。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党纪教育管理,完善纪律规定,通过恪守严明党的纪律,增强高校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做到有纪可依、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严惩违法乱纪的高校党员干部,通过反面教材狠抓反面教育,真正实现去污保纯。
高校党员干部经过从思想意识保纯的内在修养和保纯制度的外在规范之后,关键要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保持一致,通过实践活动做到内外兼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党组织的纯洁性。同时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先进性是衡量党纯洁性的价值前提和标准。因此我们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要载体,加强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的建设。
创先争优作为我党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对于激发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生机活力、发展党的先进性和优良作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党组织正是通过创先争优的实践活动外化党的纯洁性,体现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关键在于各级党员干部既要做好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又要做好保持高校党组织纯洁性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加之高校党组织是未来社会主义人才的领航者和方向舵手,承担着培育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这就必然决定了高校党组织要做保持纯洁的表率。高校党员干部更要以身垂范,并且要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党的纯洁性。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觉弘扬中华民族和我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做到学术上求真、政治品格上求纯、教育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李法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维护党的纯洁性[J].求是,2012(5).
[2]朱家梅.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3]施宙,左守志,刘国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4]徐可心.对强化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5).
[5]姚宜新.论高校党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