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萍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值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其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大量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断(M蛋白),常伴有溶骨病变、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化疗和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这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疗效,但是因为残留病灶的存在,多数MM患者会复发,最终进展至难治阶段[1]。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因为可以清除患者的残留病灶且耐受性好,目前已经被人们用于复发难治性MM的治疗[2-3]。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们利用DC-CIK细胞过继回输治疗21例复发难治性MM,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科共收治21例确诊为复发难治性MM的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为(68.2±8.5)岁;临床分型:IgG 型7例、IgA型5例、IgD型3例、轻链型1例、双克隆型4例、不分泌型2例;Durie Salmon分期:Ⅱ期5例,Ⅲ期16例。上述患者既往均接受过标准T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DVD(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等化疗方案的治疗,最后进展成复发难治性MM。
2.抗原制备: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U266瘤细胞,装入冻存管中,液氮-37℃水浴反复冻融3次,然后6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即为U266瘤细胞裂解物,此裂解物含有U266瘤细胞的全抗原。
3.DC-CIK细胞制备: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洗涤、计数后,置于37℃,5%CO2培养箱孵育2h,贴壁细胞用于培养DC,悬浮细胞用于培养CIK。①DC细胞培养:于上述贴壁细胞中,加入1000U/ml的rhGM-CSF和500U/m l的rhIL-4,刺激细胞向DC细胞分化;根据生长情况每2~3d进行半量换液;在培养第5d,加入U266瘤细胞抗原裂解物50μg/ml,刺激抗原特异性DC细胞产生;在培养第6d,加入1000 U/m l的TNFα,刺激DC细胞成熟;第7d收获DC细胞。②CIK细胞培养:于悬浮细胞中,加入1000U/ml的IFN-γ培养,24h后加入50ng/ml的CD3单克隆抗体和500U/m l的rhIL-2,10 U/mL的IL-1根据生长情况每2~3d换液一次,同时补加100 U/ml的rhlL-2;在培养第7d,收获CIK细胞。③DC-CIK共培养:收集第7d的DC细胞及CIK细胞按1:5比例共培养,继续培养5~7d;在培养结束前,取样进行细胞活性、细菌和内毒素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后,于第12~14d收集DC-CIK细胞。
4.治疗方法:静脉隔日回输DC-CIK细胞,细胞数每次不低于1×109,4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细胞总数不低于1×1010,每例至少完成2个疗程,最多者完成6个疗程,平均完成(3.1±1.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月。
5.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完成后,参照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标准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微小缓解(MR)、疾病进展(PD)。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疗效:21 例患者中,CR 1 例(4.8%),PR 5 例(23.8%),MR 9 例(42.9%),PD 6 例(28.6%),总体有效率(CR+PR+MR)为 71.4%。
2.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寒战、低热和皮疹,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该结果表明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有很好的耐受性。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DC本身不具备杀瘤活性,但是通过致敏和提呈抗原,可激发机体T细胞免疫应答功能。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兼具T细胞特异性杀伤和NK细胞非MHC限制性杀伤活性,是目前公认杀瘤作用最强的免疫细胞。致敏后的DC和CIK共培养,可进一步提高杀瘤活性,这是因为共同培养后,CIK的增殖倍数和杀瘤活性均显著增加[4],此外,DC -CIK 高分泌 IL-2,IFN -7和 IL-12,促进Th1应答,进一步激活CTL、巨噬细胞、NK等,级联放大抗瘤效应,清除残存肿瘤细胞[5]。
鉴于DC-CIK细胞的这些特点,人们已经单独或联合化疗用它治疗复发难治性MM。孙薏等人利用自体DC联合CIK细胞过继治疗26例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总体有效率为73.1%,与我们的结果相似[3]。
综上所述,自体DC-CIK细胞过继治疗复发难治性MM疗效明显,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1 杜立华,南一全.低剂量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11):49.
2 孙薏,匡红,张小玉,等.DC-CIK过继免疫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回顾性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2,28(4):324-328.
3 孙薏,张聪,陈健,等.自体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26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1):1245-1246.
4 Mohty M,Olive D,Gaugler B.Leukemic dendritic cells:potential for therapy and insights towards immune escape by leukemic blasts[J].Leukemia,2002,16(11):2197 -2204.
5 Su X,Zhang L,Jin L ,eta1.Cocuhuring dendritic cellswith zoledronate acid efficiently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J].JClin Immunol,2010,30(5):766 -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