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熠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梁熠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制度的改革,面对各种思潮,众多大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都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意识形态。面对这一变革,我们必须采取新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方式,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新的发展形势 思想教育 日常管理
笔者是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2002年开始了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缺乏上进心与使命感,各种价值观出现偏差且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面对新时代学生思想发生的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变化,高校工作者必须探索新的发展形势下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方式。
由于新的经济体制的产生,学生们的各种观点发生着变化。很多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及经济利益。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自2011年开始进行注册招生,生源素质相对降低,加之社会压力,教育失衡,互联网和校园周围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早已不同以往。很多老师反映以往的部分思想教育方式与日常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了。
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共同追寻的目标。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为此困惑。虽然对学生呕心沥血,费尽心思,可是有时候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由此看来,我们往日苦口婆心般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被时代所抛弃。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所喜爱的老师应该是:把威信捧在手上,把真诚写在脸上,把时尚穿在身上,把问题放在网上。
因此,我们要成为“智慧型辅导员”,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方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为此笔者提出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六个要”。
1.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在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老师如果不能在学生心目当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用爱心呵护他们的心灵,就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起着无声无息的榜样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老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老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2.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前,不少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依旧感觉高高在上,认为学生必须听从自己,学生必须执行自己的要求。诚然,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改正错误。他们虽然得到了应有的批评或是处罚,似乎也知道了自己触犯了某个规章的某条制度。但是,他们心中的疙瘩依旧没有解开。我们治了标,却没有治本,他们下次还会继续犯错,而且“屡犯屡改”。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平等地对待他们,让师生之间多了一些距离感和不信任感。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老师们就要能真正地走近学生,以一个相对平等的身份和他们交心,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布道。要通过交流,进行“换心”。老师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转变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想法,给他们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只有走近了,平等了,他们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说出真实的想法。只有隔阂消除了,他们才会真正地信服你。唯有诚心才能打动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和引导学生。只有我们首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我们,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3.要让学生重构自信心。
高职类的大学生之所以自制力不强,经常犯错误,是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大多在高中时属于被老师放弃的一类,习惯了其他学生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失望。由于心理尚未健全,自从来到了高职高专学院后,很多具备同样心理特点的学生就聚在了一起。这样的群体很容易产生共鸣,导致群体性犯错误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缺少关爱,必然更加在乎面子。经常会出现一些因为“面子”问题而导致的违纪、争吵、打架现象。而有些老师只管处理表面问题,不懂正确引导,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渴望与需求。不能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大,以致经常发生迟到、早退、旷课、违反课堂纪律、考试舞弊、打架滋事等违纪行为。因此我们不能像原来那样,一旦学生犯错,就批评,而是要学会倾听,深入了解他们为什么变成这样的根本原因。留意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的“闪光点”,并放大他们的可塑性,通过优点鼓励他们。理解、尊重、信任,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
4.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家庭里的皇上、家长眼里的宝贝,所以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比如不尊重家长,不尊重老师等。在他们眼里,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们转,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他们很少会记住别人的付出,别人的好。长此以往,不仅没有感恩之心,甚至还会产生道德滑坡。但感恩之心不是凭空而生的,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田种下感恩的种子,它会在学生的心田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成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不能做成道德说教,而应该抓住一定的时机开展,这样才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说在母亲节那一天,我们可以组织一次以“母亲节”为主题的班会。介绍母亲节的起源、母亲节在中国的发展、节日习俗、节日鲜花及其代表的意义、讲解母爱的故事、中外名人称赞母亲的名言、介绍多首适合母亲节唱的歌曲、颂母古诗等。通过让学生了解很多母亲节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存感激。这样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时时刻刻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一个很小的事,就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一丝触动,这些心灵间点点滴滴的触动久而久之,聚沙成塔,感恩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5.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所谓“师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就要求老师的授课应“精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某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探索事物的实质,对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敏锐,记忆力会增强,想象力也丰富。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多动脑、多用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其次,辅导员等可以配合任课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设置悬念,遵循“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好奇心是先导,求知欲是动力”的教育理念,让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的学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进一步发展为“我能学”,老师在整个知识的传授中切实起到指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地边做边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头接触到创造性的劳动时,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会觉醒起来。”所以,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6.要诚心诚意对待学生,培养学生毅力。
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学生应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不结合实际空口说教,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时,老师不要一味责怪,应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用尊重学生的爱心、诚心换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逐渐达到持之以恒。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人要有毅力,一个没有毅力的人往往患得患失,常常会被卑小的欲望所干扰,面对挫折经常一蹶不振。更不可能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因此毅力的培养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充满荆棘,坎坷不平,但毅力却是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桥梁。
教育就是用我们的激情与温暖引导学生,以爱换取学生的进步,用智慧表达爱,从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正确教育和管理学生。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
[2]周川.高等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3]谭顶良.高等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