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刚
(华东师范大学 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
问题行为在智力障碍儿童群体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临床研究中发现智障儿童较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多动注意力缺失,冲动、攻击、自伤行为,退缩行为,性行为异常,反社会行为,异食行为,等等。国内研究者祝新华1990年对浙江省136个家庭、34名任课教师的调查发现,弱智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超过10%的有16项之多,它们分别是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固执、胆小、多动、易激动、小心眼、咬手指、打骂人、说谎、贪利、爱生气、孤僻、多语、爱哭、扔东西等。[1]问题行为的长期存在,使智力障碍儿童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使其周围伙伴、家庭成员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以往的干预实践中,人们往往采用消极的方式,如:教师或家长常采用“惩罚、隔离、消退”等策略来处理问题行为,尽管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问题行为的复现率,然而往往会诱发产生新的问题行为,其干预效果的持久性不足。从20世纪80年代起,研究者通过对特殊儿童周围环境的研究发现儿童出现同样问题行为的原因各不相同,这时人们发现一种行为发生不管恰当与否,它的产生都会满足行为发出者的某种渴望的需求——行为具有某种功能,出于这种假设,在应用行为分型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功能性行为评估,在这种新的评估方法基础上制定干预计划已在特殊儿童的行为干预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简称FBA)就是对与问题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奏事件、行为、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进行的收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和指导个体适当的积极行为。[2]功能性行为评估所关注核心不是问题行为本身,而是问题行为与个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功能关系。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后,可以发现引起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环境因素(包括背景事件、前因和后果)和儿童内在因素(如技能水平)的原因,基于此评估制定干预策略,最终目的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朝着积极的行为方向发展。
目前,研究者对儿童各类问题行为的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发现,儿童的问题行为集中表现为三种功能:正强化功能、负强化功能和感觉调整功能,这也同样适用于对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分类。
(一)正强化的功能
正强化功能是指问题行为主要由正强化结果来维持,具体的强化形式又分为社会性强化、物质强化和活动强化等。[3]如,智力障碍儿童通过一定的行为获得满足其个体欲望的事物(家长或教师的关注、表扬、物质奖励、游戏机会等),这时我们可以认定其行为功能为正强化。
(二)负强化的功能
负强化功能是指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要由负强化结果来维持,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逃避学习任务、逃避成人关注和逃避感官刺激等。[4]智力障碍儿童常常为了回避或逃避厌恶刺激和事件而出现此类问题行为。
(三)感觉调整/刺激的功能
感觉调整/刺激的功能指个体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感觉刺激来维持,其具体表现包括增加感觉刺激和减少感觉刺激两种功能。[5]有时智力障碍学生为了帮助自己减少感觉或生理上的不舒服,或者增加感觉方面的刺激,达到生理方面的最佳兴奋水平时,会出现问题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智力障碍儿童的刻板重复出现的问题行为,往往具有感觉调整/刺激的功能。
(一)界定问题行为
若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开展功能评估,清晰界定出被评估的行为是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第一步。评估者利用直接观察方法或间接访谈方法确定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是什么,并把该儿童出现的行为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记录下来,也就是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进行一个清晰可测量的描述。例如“在老师让小明做数学练习时,小明扔掉练习册,并大喊大叫”,这样的描述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
(二)收集相关信息
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进行清楚的界定以后,下一步要求评估者通过档案记录、对教师和学生访谈及直接观察等方式与方法获取关于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问题行为本身的基本问题,还要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出现可能有预测和强化作用的相关事件的信息。对智障儿童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能有效地区别问题行为的前奏事件与行为结果,这样就能够弄清目前环境中引发和维持挑战性行为的因素是哪些。在此步骤中研究者常常采用ABC行为观察法(即直接观察法)来归纳前奏事件(Antecedent)、行为表现(Behavior)及行为结果 (Consequence)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行为功能假设
以收集到的智障儿童个体的多样化数据信息(包括档案记录、教师和学生访谈及直接观察的结果)为依据,评估者对行为与前奏事件、行为表现和结果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问题行为和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问题行为功能的假设。假设一般包括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该问题行为的功能两个方面。如上面小明的例子,我们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假设:小明在做数学练习活动中出现拒绝和大喊大叫的行为是为了回避或逃避做数学练习,这属于负强化功能。
(四)验证行为功能假设
评估者在此步骤中要通过直接处理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有关的因素,来检测假设的真实性,需要评定哪些因素与行为有关,哪些因素能有效改善问题行为。评估者可以在自然情境(如教室、家里、游戏室)或特定情境中(实验室)开展测试,或者通过查阅档案记录来核对假设的可信度。我们还可以借鉴Wacker等提出的结构式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来验证假设,即通过呈现或去除不同的先前事件和结果事件来评估不同的先前事件和结果事件对儿童行为是否产生影响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如果去除某个前奏事件或结果事件之后的确阻止了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则证明该事件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联是确实存在的。若没有导致行为的改变,则证明先前对该行为功能的假设是错误的,需要重新进行评估。
基于对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的基础上,本着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干预影响最小化”的原则,从问题行为发生的时间角度(行为发生的前奏事件、行为发生及行为发生的结果)出发制定干预策略。
(一)控制前奏事件
智力障碍儿童的很多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行为发生前的环境情景设置不当引起的,所以在控制前奏事件的策略中采取的措施常常包括重新布置学习环境、改变生活环境、调整任务呈现方式、降低作业难度等。从干预效果的角度看,控制前奏事件是最佳的干预策略,因为该策略是在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发生前,通过控制和改变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发生前的情景因素,洞察问题行为发生的预兆,果断采取措施,有效地预防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发生,取得防微杜渐的效果。
(二)训练替代行为
有些研究者认为智力障碍儿童没有表现出所期望的恰当行为是因为其行为反应方式中没有储备恰当的行为,表现为恰当行为技能获得缺失,因此我们在制订干预计划时,应教授给他们一些恰当的替代行为,这样会大大降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恰当的替代行为的选择要符合下列四点要求:选择符合问题行为功能且有教育意义的替代行为;选择适合儿童年龄、性别、个体化的替代行为;选择对儿童和家长来说是可接受的替代行为;选择高效能和与问题行为不兼容的替代行为。常用来教授智力障碍儿童代替行为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和引导提示法。
(三)处理行为结果
最后一个干预策略是从问题行为的结果入手,通过分析以前不恰当的行为处理结果,找出问题所在,改变行为结果的强化模式。一般来讲,从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结果的角度入手制定干预时常用匹配率和区别强化等强化方法来抑制或减少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匹配率是指增加所期望行为结果的价值并减少不适当行为结果的价值;干预中常用的区别强化的例子是对问题行为采取负强化并对替代行为的恰当行为进行正强化,从而抑制问题行为的发生。
[1]祝新华.弱智儿童行为矫正[J],心理科学,1994,(01):47-50.
[2]Gresham,Frank M,Watson T,et al.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principles,procedures,and future direct ions.Th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1,30,(2):156-172.
[3]Lynette,KC,Carol,M.D.Functional assessment:strategies to prevent and remediate challenging behavior in school settings.New Jersey:Merrill Prentice Hall,2002.13-24;68-69.
[4]Hoch H,MeComasJJ,Thompson AL,Paone D.Concurrent reinforcement schedules:behavior change and maintenance without extinction.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2002,35(2):55-69.
[5]Sprague J,Holland K,Thomas K.(1997).The effete of noncontingent sensory reinforcement,contingent ensory reinforcement,and response interruption on stereotypical and selfinjurious behavior.Research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1997,18,(1):61-77.
[6]Wacker,DP,Peck,SM,Derby,M.K,et al.Community_badsed functional assessment.In A,C.Repp&R.H.Homer(Eds).Functional of problem behavior.Belmont.CA:Wadsworth,1999,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