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36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设计

周 键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作业设计的策略

小学语文作业在设计时要充分重视几个方面,只有这样作业才能有所实效。

(一)操作的实践性

实践性作业就是旨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作业形式。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多实践,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由课堂到课外,由学校到社会,多看、多听、多观察、多感受,积累学习语文的素材。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实践性作业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课文实践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

实践性的作业形式多样,可以立足于课堂,根据课文教学的要点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我们在教授《珍珠鸟》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出一期有关小动物的手抄小报,这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学习了报纸排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再如在教授习作《秋天的树叶》时,可以有目的课前布置学生到郊外去搜集秋天的树叶,细细观察它们的样子、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通过这样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内容的综合性

传统的作业设计的形式单一、训练的形式单一、培养学生的能力单一,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耗低效的情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内容的综合性。

首先,作业内容的综合性体现在课内资料的整合。小学每册的课文不多,约有20余篇,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是孤立地来看一篇篇课文。教师如果做个有心人,也可以纵观全册书来设计有综合性的作业。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低年级时,考虑到识字教学是重点,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整理,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容易读错,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些字词了。

其次,作业内容的综合性体现在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毕竟有限。书刊、影视、展览、旅行等等都可以成为作业内容的资源。如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了《云雀的心愿》后,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森林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这样就可以拓展学习渠道,实现课内外的融合,益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再次,内容的综合性还应体现在变强调巩固、积累知识的作用,为强调知识迁移、提升,甚至起到知识的运用与创新的作用。传统作业中抄写、听写属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背诵相关的段落属于语言的积累,都是低层次的作业设计。如果设计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变记忆为运用,那么必然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的第十六课《石榴》的最后一节是对果实进行详细的描写,如果老师仅仅让学生背诵为一段,积累语言收效还不够好,如果老师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了解作者从外到内介绍了水果的外形、颜色、果肉、味道,也认识到本节的结构是总分结构,每一句中本节的中心句,再让学生来仿照课文来介绍一种自己爱吃的水果,收效将会更大。

最后,作业内容的综合性体现在作业呈现形式上的综合。传统作业设计往往是停留于语文的层面,让学生抄抄、写写,再者加上一些“听说读写”的常规训练,作业呈现的形式单一。如果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跳出语文学科的范围,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一定可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A/B测试是指为网络页面制作两个版本,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测验,让访客群组随机访问不同的版本,收集各群组的用户数据,加以比较和评估,最后选择出效果最好的那个版本。

(三)过程的开放性

传统作业的完成过程是封闭的,“过程的开放性”指的是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就作业完成的主体、作业完成的时空性、作业形式的开放。

1.作业主体的开放

自从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后,合作学习就成为可能,而且这也是其他教育组织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这一优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新生。然而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却还是停留在以学生个体为主的单打独斗上。“单独+合作”的作业策略就是在原先“单独”作业的基础上把“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入家庭作业的完成中,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为便于合作,通常是同一小区或邻近小区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小组人数视作业的难度而定),共同完成一项家庭作业。一般来说,较为基础的、难度小的家庭作业可由学生单独完成,如词语抄写、课外阅读、日记等等。发展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家庭作业则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作业时空的开放

首先是作业完成的空间的开放。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学生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样也就使学生作业完成有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完成作业的地方除了在家里,还可以在图书馆。例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生完成作业的地方还可以在城市的一角。可以安排学生在城市的广场观察一天,再写下今天所见所闻。学生完成作业的地点可能是在学校的网络室、还可能是实验室、父母的工作单位、田野等。开放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更广阔的空间去实践、去体验语文的乐趣。

其次,完成作业完成时间的开放。小学生作业完成时间通常是一天,长则一周。其实有些大的专题性的作业可以留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做好、做实。例如:笔者曾给五年级的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完成的时间是一个暑假。作业是结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主题,让学生来编辑一个奥运的专刊,里面的内容包括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资料,奥运明星的介绍,北京奥运会观后感等,这样有图、有文,有搜集、有原创。等到9月份学生开学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是厚厚的一本专刊。我相信,这项作业完成的时间虽然长一些,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也会成为学生记忆深刻的一次作业。

最后,作业形式的开放。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应是开放的,不能保守。将“听、说、读、写”与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作业的形式多样,可以有演说交际类作业、读写积累类作业、采集编创类作业、想象创编类作业、考察探究类作业等。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四)实施的选择性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就不单单只满足于书本的知识,还会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的去完成任务。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研究性的作业

研究性作业设计是以教材为主体,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超越和延伸的设计策略,允许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设计过程,既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同时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立足于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选择,探索与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研究性作业一般有两大特点:

1.专题性。研究性作业是围绕某一个专题而展开来研究的。这个专题往往是由课内向外延伸的,因为小学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可提供研究性作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学完《春联》一文,可引导学生去搜集和欣赏更多更好的春联。这样在学生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我国语言宝库的魅力。

2.探究性。“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研究性作业常常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完《雾凇》一课后,让学生来进行思考这样的问题:当地有没有可能形成雾凇?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家后去查阅资料,并走访气象学家,最后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启示远远大于这个结论。

有人也将研究性作业称为“大作业”,这里的“大”实际上指的是完成作业内容的丰富、完成作业手段的多样、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设计感兴趣的作业

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忽视了趣味性,只求结果,不注意作业的呈现方式,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面对枯燥乏味的作业,学生往往是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完成作业成了负担,对学习语文也就失去了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等是否有趣,能否调动学生完成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要设计引起学生兴趣的作业,可以从作业形式入手:

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此类的作业可以有:

1.画一画:学习了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课后,让学生来画下诗中的景物,这样学生对诗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2.演一演:学习了三年级课文《小稻秧脱险记》后,让学生来演一演。在演的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蛮横无理”、“有气无力”、“气势汹汹”等词语的理解。

(三)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处处也要用到语文,离开了语文,生活也将寸步难行。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大语文观”,充分利用学生课后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1.在生活中学习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处处有语文,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生活,积累语言。例如教学“学写广告语”的专题时,教师不妨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去看一看电视。电视节目中穿插着许多精彩的广告节目,其中简短、精妙的广告语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借鉴学习的对象。当然也可以教育学生向长辈学习生活中的语言。

2.在生活中实践

有的语文作业完成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去实践,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学了《春联》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去搜集各家各户的春联,去感受春联的语言精妙,以及内容博大,然后在班级现场交流,评选出最佳春联。也可以让学生成立“啄木鸟小分队”,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并将广告中的错别字以照片记录下来,配以文字说明,并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专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3.在生活中完成

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还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恰当地运用,为生活服务。教师可以结合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在生活“下水”,提高语文的实战性。例如:教师节到了,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贺卡,上面写上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献给敬爱的老师。鼓励制作文明提示标牌,并放置于学校的草坪、水池、走廊等处。让学生自编祝福语短信,在重要的节日,在家长的帮助下,发给老师。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将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更乐意去完成作业,并且在完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成长。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设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