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黎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王岱在《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一文中说道:“现行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1]初中语文教学也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以考试为目的,以训练为中心,把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分割肢解为一个个刻板的题目与答案。这种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阅读品位也难以提高。教学本身的问题,必须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来解决。
语文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它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确定的,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惟有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教学才能跳出应试的束缚,才能激活语文课堂。
此外,在解读具体文本时,也应把解读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来观照。比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不同文体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文言文和古代诗歌教学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的解读要达到怎样的总的阅读目的等。初中、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涉及鲁迅的多部作品,这就要求在教学时既要考虑初中阶段几部作品的联系,又应兼顾作家的整体风格,唤起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解读作家的其他作品打下基础。
初中三年是一个教学整体,而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发展变化极大,因此,在整体性目标统领下,每一个阶段应有前后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初一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初二是开阔视野,提高素养与品位的黄金时期;初三则应在日常教学中找准语文能力与应试训练的平衡点。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起内在的兴趣,才能实现拓宽视野、提高品位的目标,也只有拥有较高的语文修养,才能取得能力与成绩的双丰收。如此一番三年规划,环环相扣,细化了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每一步要做什么明确了,也就能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
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目标也应分阶段进行。就拿文言文阅读能力来说,分阶段订立教学目标意义重大。以文言文为例,第一步是掌握最基本的文言字词和语法现象,重在培养文言语感,切忌起步就用烦琐的知识点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步是课内文言文解读逐步扩大文言字词的积累量,并通过阅读文字简单、内容熟悉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巩固课内知识点;第三步则是随着课内文章篇幅增长和难度增大,强化文言语法,力争字字落实,逐步增加课外阅读的难度,提高课外阅读、翻译的要求。任何一项能力都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分阶段订立教学目标一定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要激活语文课堂,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品位,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所创新。首先是整体思路上的创新,改变以往以教材为本,以考试为纲的做法,本着有利于提高阅读品位、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原则大胆创新。其次,具体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有所创新。课本中许多是经典名篇,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都会呈现不同的内容。语文课堂往往会出现经典文本加上经典教材、经典分析的设计模式,而学生却只能成为机械的听课者、记录者,课堂的话语权仿佛在老师,其实是在不容改变的“经典”。其实,教师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从更贴近学生的角度确立教学目标,创新带来的将是活力。选自《野草》的课文《雪》,对初中学生来说选文偏深,如果生硬地照搬教材或分析鉴赏材料,学生与文本必然是隔阂的,如果抓住南国与北国的比较和象征手法,让学生自己分析理解,对文中较难理解的词句则不作深究,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有解读的体验,不至于今后对鲁迅的文章望而生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点创新与变化同样能激活整个课堂,使学生有所得益。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决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2]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过,不一定要做诗人,但生活要有诗意。优秀的诗歌当是最富诗意的,古人就将“诗教”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诗歌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人文价值都特别突出,对人有极强的感染熏陶的作用。一旦人性中缺乏了诗意,一旦生活中缺少了必要的浪漫与幻想,一旦社会缺乏了诗性,只剩下物质、利益与必然,那么生活还有多少意思?所以,这时候我们更需要从古典诗歌里寻找现代语文教育的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品位。
许多学生虽然在牙牙学语时背诵了大量古诗,但大多不明诗中之意、诗歌之妙。小学虽然也教些古诗,但仍停留在读读背背,老师贴标签式的介绍一下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学生缺乏自己对诗歌的品读、感悟,始终站在诗歌的门外,认为读懂诗歌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让初中生学会读诗,爱上读诗,继而提升阅读品位亦如开疆辟土,需得一步步引导,才能开辟一篇自由生长的文学乐土。
初中课堂留给诗歌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高效利用课堂。初中课文中诗歌的比例较小,单讲那么几首诗根本不能达到以诗歌教学来促进品位提高的目的。好在每册书都附有十首课外背诵的古诗,可以利用由语文老师支配的阅读课,好好进行一番诗歌教学。课堂讲解的策略应是精讲略讲结合,教师分析和学生体验结合,让学生在积累传统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走入诗歌之门。七年级上册课文中选了五首古诗,又附十首背诵古诗词,可把这十五首诗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成若干单元进行教学。《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重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不仅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而且常见于散文、小说等创作中。《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秋思》、《浣溪沙》四首可作为一个小单元,春秋两季在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天净沙·秋思》是典型的“悲秋”之作,《浣溪沙》则是“伤春”之词,充分解读这两首诗,对“伤春悲秋”的传统主题也就有所了解。再看《钱塘湖春行》体现的是早春的喜悦,《西江月》写出丰收在即的喜悦,让学生认识到还是有一批跳出传统主题的作品的。对于主题与表现手法比较简单的诗作,完全可以略讲,给学生一个品读的空间,有些可以留到今后作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就可以和她后期作品比较,了解词人心境与情感的变化。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使学生尽快入诗歌之门,学会品读“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的诗,[3]提高初中生阅读品位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其次,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解读意象、勾勒意境、把握诗歌主题。意象与意境这些术语学生较为陌生,对初中学生而言,开始可以避开术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体会景物的特点、情景。这样,一方面能解除学生畏难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让诗歌和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用日常体验来理解诗,反之也能用诗来感受生活。只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意象的内涵可以一一挖掘,而且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从自主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诗的趣味,生活的诗意。当学生读到“春雨、杏花、江南”会在无尽的遐想中看到了旖旎的江南春景,读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能看到一个徘徊独行的孤苦妇人时,当学生提及羁旅愁思,会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夕阳、古道”,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时,诗歌就真正融入了学生的思维,阅读其他文本的品位也自会有所提高。
最后,读诗还在于读诗人的情怀和诗的表达。充分利用初中课文和背诵篇目所选诗歌,适当向课外延伸,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诗人的情怀。诗人是忧郁的,“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人是恬淡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是悲悯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诗人胸中亦有豪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人是感性的,“载不动,许多愁”;诗人又是理性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此外,诗的表达凝练、传神,如果初中生能多读诗并领会语言艺术的妙处,阅读其他文字的品位也将有很大提高。诗是一种慰藉,又是一种引领,它可以补充人生阅历,传递人生态度,领会精妙的表达技巧,有了这样一份阅读积累,那些内容空洞、创作手法粗糙的时尚流行读物自会显得单薄,学生受好作品的熏陶,阅读品位也会有所提升。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读书唯一的方法就是静静地把整个人沉浸其中,没有人提醒你要从中发现什么,也不需要把它列成一个个要点,而是全心去享受它,去领略作者胸中所含之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阅读唯有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才能影响学生的阅读品位。可惜在当今的课堂上,功利化教学抹杀了语文教学的文化解读,对教材的处理过于依赖“教参”,老师对于经典课文的解读都有一套“标准答案”,这样的阅读不能真正从切合学生的角度挖掘文本,也就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体验。
阅读的目的之一,不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善于思考的人。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即使是接触到了文化精品,也会被一个个强加的问题所束缚住,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教师要彻底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思考。由于学生个体所蕴含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对文本的兴奋点也存有差异,刻意地追求深刻的思想主题,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阅读,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不但要读通读懂,而且要读出新意,可以开辟新的解读文本的视角,并能游刃有余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初中课文开辟新的解读视角,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出尝试:
第一,品味课本中丰富的生活情趣,教会学生感受生活。《童趣》中蚊子、虫蚁这等平常之物却能给作者带来怡然称快的“物外之趣”;《竹影》也不过是月下孩童的游戏,却传达出一种艺术情趣。学生总是向往充满跌宕波澜的人生,而忽视了平凡生活中的趣味。这些课文正是一个很好的向导,课堂教学重点可放在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品味平凡生活的情趣,并时不时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唯有沉到文字背后,于心灵深处和文本对话,才能完成这份体验。
第二,抛开阶级论的分析论调,寻求经典文本揭示的人类普遍心理。许多经典文本有较为权威、传统的分析解读版本,“教参”一般也会采用这样的解读,但这些解读往往是滞后于最新的学术思想,也和学生的认识实际有一定距离。创设有活力的课堂,就不能拘泥于单一的传统分析角度。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学生不看课文也可以复述情节,一般的分析认为这则童话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4]从小学到初中,许多文章最后都总结到批判或讽刺统治者,此种分析已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那么,这么一篇极富生命力、人物形象已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作品,就真的没有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解读空间了吗?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国王、大臣、百姓都按着荒唐的逻辑行事,“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这句话揭示了每个人的潜在心理,骗子设计骗局也正是抓住这一心理。老大臣在诱惑面前原有的美德有所动摇,其他官员和百姓在舆论压力之下也不敢揭示真相,这揭示出了超越一般童话的人类普遍心理:在一定的权势和舆论面前,人们对显而易见的谎言往往都是随声附和的。唯有孩子是一个例外,他不懂得掩饰自己所以揭穿了众人共同维护的谎言,孩子的纯洁和成人的愚昧形成强烈的反差,足以引发每一个读者叩问自己的内心。这样的解读紧扣文本,又能够冲击学生的心灵,在共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其实也完成了对人性心理的解读。
第三,透视回忆散文中的二度感受,挖掘阅读的深度。
回忆散文写的是往事的回忆,但同时也是作者现在对往事的感受。对于过去的感受来说,这时的感受是二度感受,是对感受的感受。这个二度感受是在现实的背景上,在现在的文化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感受。[5]透视这一二度感受,阅读散文时我们既可以了解回忆的事件过去对作者的影响,又可以关注作者现在对这种影响的感受或理解,这样有助于准确地理解文本。以《背影》为例,文章与故事之间相隔整整八年。当年的“我”还“暗笑他的迂”,可这份父爱的感动经历时间的沉淀,当看到父亲“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时,“我”对当年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动与震颤。如果将《背影》的解读停留在“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6]这种定势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提纯”,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7]这种解读会使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淹没在空洞的分析答案中,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但按照二度感受来分析文本,从当年“我”对父亲的不理解,自以为是到创作时的羞愧、伤悲、感恩,展示给学生的是如此真实感人的真情。学生甚至可以由文本解读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这是有心灵震撼的解读。从过去与现在两个角度感受作者的思想,学生既能贴近文本来解读,又可练就层层深入的思维方式。
中学生正处在需要大量阅读的成长阶段,但受到社会读书之风和教育教学方式、自身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影响,中学生语文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担忧,而后者尤其突出。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品味的重要引导,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1]曹爱民.提高中学生阅读鉴赏力的思考[J].现代语文,2005,12.
[2][3]朱光潜.读诗与趣味的培养[M].天资与修养——朱光潜谈阅读与欣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81,86.
[4]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19.
[5][7]《语文学习》编辑部.名作导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61,195.
[6]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