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语文语感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2-08-15 00:42顾贤芳
文教资料 2012年36期
关键词:语感意象语言

顾贤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是语言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构成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语感是在长期言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直觉思维方式,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又是形成更高言语能力的基础与初阶。渊博的语文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娴熟的语言实践方法技巧与逻辑思维能力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前提,同时语感又是获得言语经验、语言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与条件,它以感性的方式对语言知识和言语经验产生作用,并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重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把生活经验积累、语言知识传授与吸收、逻辑修辞能力培养等具体内容当作主要任务来抓,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好了,让学生达到高度熟练和自主化的程度,语感才能自然形成。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制定了阅读积累中增强对形象语言的感受力、实践指导中提高对语言的鉴赏力、迁移训练中加深语感的可持续性这样系统的线型的方法策略。又结合自己平时经常用来训练学生的三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多仿写、指导学生会写生、结合所学知识办“手抄报”,于实践操作中巩固学生的语感,实现语感迁移。

一、阅读积累中增强对形象语言的感受力

(一)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语感的首要因素是积累生活经验。因此,语感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比如说,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文中有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当我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生活中母亲的手是温暖、细腻的,母亲细心的呵护、关爱正如这春风般温暖人心呢。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将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去,找现实生活的影子。

不仅仅记叙文如此,说明文、议论文也同样如此,如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目:“1+1=?”,学生的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绝大多数的答案正源于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如“等于3,因为一个爸爸加一个妈妈就会有我,当然就是三个人了,或者也可以等于1,因为是一个家庭”。所以,叶圣陶先生就告诫我们:“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就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 ”[1]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现实中去观察、积累、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平时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那是因为教者就文谈文,过于单一了。我们要让学生有话可讲、有话可写,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节,与生活融为一体。写观察日记、周记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二)诵读中语言知识的积累。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语言。比如说《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学诗,去拜黛玉为师。黛玉给她布置作业:“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看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个诗翁。”结果果真如黛玉所说,原本对做诗一窍不通的香菱却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诗越做越好了。

2001 年高考,南京13中蒋昕捷的一篇古白话 《赤兔之死》,“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工夫使众多的考生无法望其项背”(《扬子晚报》2001年7月21日),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一致打出了满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昕捷坦率地说:“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读几篇文章远远不够。”他喜欢读古典名著,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很多文章都能熟读成诵,无怪乎信手拈来,洋洋洒洒。

(三)品读中意象的积累

这里的“意”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象”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读者脑中的意象是被词语唤起的表象,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作者全身心投入意象,正是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迁移。读者凭自己的语感与作者借助于作品这一媒介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是个完美而和谐的境界。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惯用意象。例如:在古诗词中,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于是就有诗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月亮代表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鸿雁是传书的信使,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松是坚贞不屈、高洁的象征;柳,折柳相送表惜别之情;莲是爱怜的象征;梧桐是悲伤凄凉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对于初中生来说,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大大影响了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丰富他们头脑中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即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教师通过精彩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沉浸于作品之中,积累“相似块”的信息,丰富头脑中的意象,才能在新的作品词语的刺激下形成准确而鲜明的新意象。

二、实践指导中提高对语言的鉴赏力

(一)指导诵读,积淀语感。

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音感、语法感。所以,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中小学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体会。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语调,并且恰当把握重音、停顿、标点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语音感。同样,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读的形式,训练学生诵读的技能,则可增强学生的语法感。当代语文学习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感能力的强弱,从这点上来说,以私塾教育为代表的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诵读训练教育,有可取之处。

(二)创设情境,激发语感。

我们现在在教学中非常盛行一种情境式导入法或教学法,这情境其实就是创设一定的意境。阅读情境的创造,具体而言就是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言、辩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无从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如《观潮》一文中“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对于我们这些没见过大潮的孩童来说,如果不运用形象思维,就无以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引导学生于反复朗读中,进入情境,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揣摩比较,生发语感。

叶圣陶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在讲课中,运用比较法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好方法。这种揣摩、比较法具体操作起来,可以包含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凭借注释法、替换比较法、分析综合法、逻辑推导法、修辞品味法、形象鉴赏法等。我结合平常教学实际,从三方面来谈:

其一:抓关键词。这种方法在古诗词鉴赏中显得尤为突出。如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这两句话的关键词就是“直”和“圆”。又如杜甫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溅”字、一个“惊”字就形象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生物有机地结合,真正做到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不唯独诗歌如此,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有它特有的优美的、凝练的、准确的、严谨的各种语言,我们都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仔细揣摩,自然会于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

其二:留意将名家的原文与改文进行比较。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的故事,广为人知。苦吟诗人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之“敲”与“推”之演变也为人所称道。在原文与改文的揣摩比较中,语言的优与劣、美与丑,词语的褒与贬,浓与淡一经比较、鉴别,便会让学生豁然开朗,将“不应该那么写”而“应该这么写”的原因领悟于心,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不自觉地提高了学生的语义感和语法感。

其三:结合语境,通过换词或换句比较,来体会“应该怎么写”的奥妙。如《春》一文中“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能不能换成“刺”字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中“钻”字能不能换成“冒”呢?在这样不断地揣摩比较中,我们结合语境理解,就能感受到文章的唯美之处,获得了语言的色彩感、动静感、美感的感性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此外,也可以在教学中将两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进行比较性阅读,如将《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在写山景、水景上的比较,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虚实相生,丰富语感。

阅读教学中“虚”与“实”的正确处理,是实现阅读教学优化,促进语感、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的“实”与“虚”是作者在着墨上分配不同,钻研程度的深浅不同。实写部分材料丰富,具体可感,学生的阅读体验基本相同,而虚化部分则需要读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有意识地去感悟、揣摩、体味,结果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就出来了,这其实就是学生语感上的差异。可见,对作品虚写部分的领悟、体味的深浅、多少,是导致阅读差异的主要因素。

此外,我们也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虚词的重视,虚词运用不当,是无法形成特定的语言关系的,如《狼》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个“耳”字,你重视它,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才能品出其讽刺意味。说明文中常见的关联词语,表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都需要我们重视,我们要在理解实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积累语音感;通过换词进而分析、理解,积累语法感。

三、迁移训练中加深语感的可持续性

“语感迁移”是迁移训练中的一种。它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种语言情景中去的活动。在这里,谨举平常教学活动中,我采用的三种方法为例子。

(一)仿写。

“仿写”这一练习方式要求仿举与例句字数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修辞相同,且必须有一定的语义内容,这就自然于实践中提升与巩固了学生的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

例如在进行《端午日》阅读教学中,场面描写是文中研读的重点。赛龙舟的场面,精彩生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模仿。

赛龙舟的场面是:“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的把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在分析完场面描写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即将文中的“捉鸭子”片段,进行场面描写。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选择自己认为优美的范文或例句,创造出仿写的格式来训练学生。当然,仿写设计必然有一定的限制因素,没有限制因素,就不成章法,这主要指的是句式、结构、修辞格等,尤其意象的选择上可给予更多的创造空间。

(二)写生。

新课标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写生原是绘画艺术中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用于我们初中生的学习活动中即鼓励学生将生活中亲历的人、事、景、物,变为自己笔下栩栩如生的形象,能对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有具体形象的描绘,最终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我们在教学中,就作文这一块曾尝试着进行系统训练,围绕着“自己“这两个字眼,开启了“认识自己”、“审视自己”、“欣赏自己”三个系列,有系统地训练。我们称之为“成长作文”。

初一学生刚入学,就可以训练学生写一个自我介绍,其后更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学生写“我的朋友”、“我的妈妈(爸爸)”、“我的开心事”等这样的文章。到以后,布置“成长的烦恼”“学会感动”、“那一次,我失败了”、“战胜挫折”、“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等类似的题目。激励学生从生活中、从自己身边的事写起,鼓励他们对生活有感而发,引导他们在描写生活的同时注重凸现特别的视角、生动的场面、细腻的心理、感人的细节等方面的描绘。平时的周记、日记也是极好的训练方式,这样学生的语言才会在不断地写生中鲜活、生动起来。

(三)办手抄报。

手抄报的形式多种多样,它的设计权完全在学生自己的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文素养、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自行设计手抄报的板块。这种训练形式将学生的语言形象感受力、理性思维辨析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书本上内容与书本外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更生动的阅读角度,更形象的思维展示,是非常不错的语文语感训练形式。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8.

猜你喜欢
语感意象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