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锦锦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2005年秋季,江苏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强调普通高中课程应该做到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的推进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这要求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效率。针对高中课程改革中新的语文课程结构特点和我们所用的苏教版教材的特点,笔者从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策略、高中新课程中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对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反思五个方面展开探析。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自主学习实质。包括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和自主学习的特征两点。以“自主学习的特征”而言,它既是一种主动学习,又是是一种独立学习,还是一种元认知的监控学习。
2.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包括解释任务特征和要求、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和加工学习任务四点。以“设置学习目标”而言,学生所选择的目标在形成和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居核心地位,通常,学生所选择的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目标主要有两类:一是掌握目标,二是表现性目标。确定掌握目标的学生寻求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掌握,而确定表现性目标的学生更多地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有能力。一般说来,注重掌握目标的学生更讲究学习策略的应用。
3.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最初,基本论点认为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近年来,研究者逐渐意识到,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要远比最初的设想复杂得多。尽管高成绩与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密切相关,但是高成绩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4.语文学习特点与自主学习。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上:(1)语文学习的广度——全息兼容的广延性;(2)语言学习的长度一一伴随人生的终生性;(3)语文学习的深度——化育人格的修身性。从语文学习特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习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根本条件,即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能学”。同时,受个体兴趣和社会需要的影响,不少学生已经在事实上开始了主动学习。只是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和系统,缺乏对这种自主学习的评估和监控。对此,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其它前提条件;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想学”与“坚持学”以及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为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我们在全校进行了广泛地调查,对笔者所在高中各年级共13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397份,回收1383份,回收率99%。经过抽样统计,发现62.1%的学生对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应,54.2%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不喜欢自己看书,51.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较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62.8%的学生认为凡是亲手做过的实验对相关知识掌握得较好,58.9%的学生喜欢动手制作,不太喜欢理论推导。从调查报告的分析情况来看,在高中学习中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情境氛围和满足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
1.学生的自主意识。笔者认为,学生有了自主意识,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通过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努力实现预定的学习目的,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必须强化自己的自主意识,以获取自主活动的价值和自身的发展。
2.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与影响并不是无条件接受的,他们学习有自己的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就必然要产生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三个方面。
3.良好的情境氛围。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境教学。我们据每一节课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可引导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去感悟,去汲取,而不是枯燥的灌输。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最为向往的。至于创设良好情境氛围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多媒体等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大的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它能够将声音、画面、文字、图示等有机地、艺术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形象、直观、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4.强烈的心理需求。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重点在于激励,而激励的重点又在于要满足学生的主观需要。具体说,我们可发挥以下教学效应的作用:(1)期望效应;(2)公平效应;(3)赏识效应;(4)成就效应。 以“赏识效应”而言,学生的一得之见得到老师的赞许,一技之长得到肯定,一个正义的行为得到支持,一篇作文得到鼓励,一次作业得到表扬,乃至教师对学生一个肯定的手势、一次期待的目光,都会给学生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化成一股动力,促进其更好地自主发展。
先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途径以下四点:(1)创设氛围,唤醒意识;(2)课内激趣,注重指导;(3)课外迁移,扩展视野;(4)重视训练,培养能力。以“创设氛围,唤醒意识”而言,创设氛围指的是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里所说的“和谐、宽松”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学习内容和学习需求的和谐、创设宽松的空间及创造合作性学习环境,消除传统竞争性学习氛围的不良影响。
再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1)预习——精加工策略和领会监控策略;(2)课堂对话一一简明笔记,敢于质疑;(3)课后迁移——一信息储存和运用策略。以第三点而言,语言迁移和运用,是一种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如果这种文化凭借其语言文字载体己经深入到学习者的灵魂,生成一种自觉行为,便会“水到渠成”,“信手拈来”皆“浑然天成”。相反,如果只掌握了语言运用技巧,缺乏对语言事例的占有与理解,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经典名篇的阅读背诵、强调语文实践。记忆有策略,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具体有反复编码,提供不同的检索线索、与遗忘作斗争、自觉运用一些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等多种策略。
高中新课程中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五点阐述:
1.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意义分析。要弄清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模式的意义,必须弄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个概念:自主学习、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将自主学习纳入教学模式的范畴来研究,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2)可搭建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知识建构的桥梁;3.可使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在开放中走向融合。
2.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三种理论。以“主体性教育理论”而言,主体性教育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同化和顺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由此主体性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主体性教育的着力点,就在于对学生进行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由此可看出,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与主体性教育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确立,既要以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为基础,又以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
3.高中课改后的语文课程结构。有新的语文课程结构和苏教版的课程结构两种。以“苏教版的课程结构”为例,必修课程包括5个模块,22个专题,共60个板块。选修课程设计有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其中选修课程的特点有:(1)选择性、多样性、灵活性;(2)内容是丰富的、不确定的;(3)给学校安排选修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4)“系列——模块”结构给了学生自由选择选修内容的空间。
4.必修课程中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必修课的三种课型具体教学模式有:(1)“文本研习”课型:整体把握,多重对话;(2)“活动体验”课型:设计活动,真切体验;(3)“问题探究”课型:探究发现,开拓创新。每个课型都从基本特点、课型设计、一般流程、具体课型的特点、操作注意点五个方面进行探究。以“问题探究课型”为例,其基本特点有:兴趣性、典型性、信息性、合作性、有效性、创造性六点;其课型设计包括内容的探究和文本研习式等内容;其一般流程有:研习文本;让学生在研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交流方案、调整方案、查找资料;结合文本进行探究,让学生得出结论;师生共同验证结论,在验证过程中体验交流共计五点;其“问题探究”课型的特点有:鼓励质疑,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倡导合作,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两点;其操作注意点有:变老师介绍为学生发现、变条分缕析为学生探究和变迷信别人为相信自己三点。
5.选修课程中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选修课的三种课型具体教学模式有:(1)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3)研究性学习模式。以“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而言,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把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它的教学过程大体如下:情境引入、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反馈指导、再学习再反馈五个流程。该模式一般都是由某个教师或学校设立一些适合由特定的学生对象来解决的问题,通过Internet向学生发布,要求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另外,教师或专家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学生的帮助并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1.自主学习的误区。具体有:(1)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2)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学习”;(3)把“自主学习”等同于“小组学习”。以第三点为例,由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指导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在这类简单的小组学习中,是否就等同于自主学习呢?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因缺乏有效的监控,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后进生只是听;小组成员作为独立的主体,各有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交流和融合,个体就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所以,小组成员各持己见、各自为阵的学习不是自主学习;课堂评价在这里作为小组学习的评价,对自主学习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教师应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甚至细节,而不仅仅是结果。
2.关注学生的学习潜能。具体有:(1)关照学生真正的内在需要;(2)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3)老师的问题提炼和设计需有层次性。以第三点为例,在学生自主定向、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老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提炼和设计,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层次性,有利于支持并促进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效防止学习潜能的流失。
3.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可否认,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们也面临着高考的升学压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力”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有:(1)关照学生的个性生成;(2)分层实施进行教学活动;(3)讨论与争鸣的学习方式;(4)研究性学习进课堂。
4.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主体的魅力展示关键在于“导”字。教师主导有方,“双主”的光芒才可能得以闪现,因此,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支持者,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信息传递员。其次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学识和才情等内涵的补充与积淀,恰如其分地把握教学内容,并力求突出三点::启发学生;提炼观点;点拨讲述。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就必须改变以往那种旧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自主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去大胆想象、大胆创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索天地。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最大取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