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锡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基于企业实践的教师自适应教学能力探索
袁锡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一类具有特殊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企业实践是专业教师提高职业教学能力的内在需求,也是落实就业导向、能力主线职业教育方针的具体措施。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现场性,工作过程的有效性成为丰富教师企业经历,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成为教师自适应培养素质高、知识新、技能强、业务精的“双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企业实践;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教师自适应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具有持续调整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培养现代职业人需要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内在的品质和职业素质要求。而承担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却因为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问题,制约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破解师资队伍培养难题,成为了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意见”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与企业合作,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成为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最有效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显著区别是它与社会经济,尤其是与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内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根本保证。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利用企业技术力量和实践环境资源,将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应用、教学与研究纳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通过企业实践,能有效培养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优化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师通过企业实践,能感受到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趋势,摸清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情况,使教师在实践中能够了解情况、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术、练就技能。同时通过企业实践,在生产现场寻求科研课题,丰富教学案例,为更好实施课程教学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教师企业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目前职业院校在教师来源上以高校毕业生居多,业务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扎实,而实践教学技能普遍比较缺乏。相对而言,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则相对较弱。因此,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市场最新的技术信息,参与企业生产与管理,是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平台,有效拓宽教师企业实践的渠道。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教师企业实践主要施行了以下三种方式:
建立下企业教师访问工作站,鼓励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扎根企业,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研发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工作站以企业真实的研发、应用、培训项目为载体,以高职院校教师的团队锻炼为目标,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此,学院制定了《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到对口企业或行业参加工作实践,每三年必须有六个月以上时间下企业锻炼,有效的推进了教师企业实践的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学校和合作企业协商安排一个职位,选派优秀专业老师进入该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进行独立工作和考核,时间一般为一年以上,跟踪了解企业一线最新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的合作研发。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纽带,又能共享校企间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成为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校企共育高职人才的成功案例。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要求专业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市场调研、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员工培训、学生实习指导、就业基地建设等多种实践方式,稳定、密切地联系一家与专业教学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形成“一师一企”格局。教师通过顶岗或完成项目的方式融入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增强服务社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院通过多种方式促使教师企业实践的做法,既为企业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实现了企业的利润增长,也为学院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开辟了新路,为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了新平台,可谓一箭三雕,真正实现了学院、企业、个人的“三赢”目标。
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项目建设,积累实际工作经历,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而且能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案例与现实滞后等问题,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最佳结合。所以,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被高等职业教育共识为提高教师自适应教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一线的实践经历,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教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学校认识不到位、教师紧张、资金缺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锻炼,实践教学能力偏弱,导致专业教学形式单一,生产性案例缺乏,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等现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丰富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是当前高职师资培养的首要任务。
针对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根据教师自身的缺失,有重点地进行岗位实践能力锻炼,如年轻教师侧重生产一线的实践,优先选择管理比较规范、技术比较先进、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特点、典型生产工艺等知识的全面了解;老教师可参与产品开发、科研管理的决策分析等项目,增强对专业前沿科技和产品的接触和了解。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基地,形成良好的教师岗位培训体制,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长期有效形式。
把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用制度激励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定《“双师”队伍质量建设指导意见》、《专业教师“一师一企”实施办法》、《教师工作站设立与管理规定》等系列文件,将教师企业实践经历纳入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比、专业带头人选拔、出国培训与教学骨干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通过建立保障机制,根据教师本人在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咨询服务、项目调研、员工培训和顶岗实践等项目取得的业绩和成果,学校组织鉴定,记录档案,从而有效激发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推进教师企业实践的目的在于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培养现代职业技术人才服务。在教师入驻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学院对企业实践的教师实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通过填写企业实践申请表(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锻炼时间,实践目的,拟去实践锻炼的单位及实践的工作项目),记载企业实践日志(内容包括:具体工作时间,例行工作记录,其他事务记录),组织企业实践教师总结交流和专题汇报会等形式,从不同的视角“现身说法”,汇报企业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得,共享教师企业实践成果,使教师企业锻炼的内涵得到提升。
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历史赋予高职院校的使命和社会责任,而建设一支能满足培养现代职业人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从教师企业实践着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有利于激发教师主动到企业实践的保障机制,让专业教师下得去、学得着、用得好。既为教师持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指导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校企合作、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建立了共享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彰显了高职办学特色。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10-13.
[3] 王秀清,马俊哲.强化产学研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1-12.
[4] 张妍.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现实路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4):52-53.
To Explore the Self-adapting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Business Practices of Teachers
YUAN Ximi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Wuxi Commeci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 214153,China)
Professional faculty is regarded as complex expertise with speci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business practice in relevant enterprises is taken as internal need for the professional faculty to enhance vocational teaching ability,and also a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lement employment-orien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with high priority in vocational capability.Therefore,faculty’s business practice in corresponding enterprises with real post,work-site environment and effective work processes as well is believed to be an important round to have faculty’s experience in enterprise enriched,to broaden their teaching vision as well as to further advance teaching ability.And also,the abovementioned business practice shall be a critical way to cultivate high-qualified faculty with sound self-adapting teaching ability,fresh knowledge,sophisticated skills and vocational proficiency.
business practic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G 712
A
1671-7880(2012)02-0025-03
2012-01-10
2011年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与教改课题(SYKJ11B03)
袁锡明(1956— ),男,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