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俊华(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被誉为“奥林匹克回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曾说:“这是一届令人难忘的梦之奥运”,这其中也包括对开幕式的高度评价。
开幕式真正做到了以开阔的胸怀办奥运,尽可能的照顾到并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对于开幕式,我们不能仅凭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取向来构思面向全球的盛会,不能单凭我们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开幕式的成功与否。开幕式好不好,固然要由13亿中国人来评判,但更重要的是全球40亿电视观众的口碑。为全世界大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可,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奥运会开幕式,显然,北京做到了。
“击缶而歌”倒计时节目设计中的灯光扫描,必须精确到分秒不差。“鸟巢”东北方向的一束火光,激活了“鸟巢”上的日晷,日晷再将强光反射到场地内,点燃“缶阵”连续闪出巨大的倒计时数字造型。“击缶而歌”的倒计时在全场观众的激情呐喊中掀向了最高潮。2008名“击缶”演员协调一致、整齐划一的动作,热情洋溢地表演体现出中华儿女的磅礴之气、阳刚之美。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梦幻的焰火,浪漫地展示奥运五环的创意堪称经典。29个巨型焰火脚印,一路向北,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朝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一步步走来。这29个巨型脚印不仅象征着人类奥林匹克史上的的第29届盛会,更标志着中国体育也在一步步的不断超越。当最后一个焰火脚印在“鸟巢”上空化作漫天繁星飘落,聚拢成体育场内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天上飘下“飞天”的仙女,伴随着宛如嫦娥奔月般的飞天之舞,将“奥运五环”从地面缓缓提起,簇拥着五环升起。北京“奥运五环”标志的展现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演绎的如梦如幻,令人沉醉其中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仍然可以挖掘到人性相通点和文化共同点,从而捕捉到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以打动全世界40亿电视观众。亚特兰大奥运会拳王阿里“颤抖的点火”,雅典奥运会“孩子与孕妇”,就超越了文化的差异而得到全球的普遍赞誉。本次的地球之舞,伴随着主题歌曲你和我,让全世界人们拉进。“活字印刷”表演焕发古老的韵味与青春的活力。在所有汉字中,“和”最能涵盖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核。围绕着“和”字的进化和演变,可以将中华儿女期盼世界和平,希望奥林匹克共同繁荣的心愿,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在开幕式中通过古老的“和”主题的展示而融入全球人的心灵深处。在开幕式所涉及的无数中国元素中,没有大量的“兵马俑”;只有突出“柱”的“龙柱”,而没有象征中国的飞舞“龙”;即便标志性的中国武术,也只有柔、圆、美太极而没有武当少林;古代民间的缶竟然取代了乐器的典范——编钟。在此主题背景下,在同一个“地球”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唱出代表友谊的舒缓、优美的旋律,而并非热烈、激昂节奏的《我和你》,可以说是契合而完美。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口号言简意赅,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共创美好未来的理想;表达了中华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的坚定信念。“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eWorldeOneeDream”,文简意深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
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在开幕式上彰显无疑。“科技奥运”作为其一,在开幕式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开幕式共应用了几十项高新技术,涉及多个领域。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展现中国元素也是开幕式一大亮点,不停变幻图案的水墨画、巨大的地球模型等都体现了高科技的魅力,更关键的是,除通讯系统是引进技术外,其他核心技术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终于在世界眼球的期待下落下了帷幕,她唱响了人类祈求和平、欢呼奥林匹克精神的主旋律;再现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也突出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她的震撼、浪漫与激情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传递古老文化信息,又不乏现代时尚气息,在回顾东方文明史的同时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一个更强盛更开放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成为人们无数次重温的经典盛宴,将永载奥林匹克史册。
[1]乔治·维加雷洛.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高泳,杜胜林.评奥林匹克新论,体育文化导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