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自荣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最早是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这本书中提出来的,从1954年这一概念出世到现在无论在管理实践还是管理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大多数组织接受,引起学术界更多关注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简称HRM),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经历了两个方面的转变,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了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现了从微观研究向微观和宏观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通常是由招聘、培训、激励、考核等等一系列过程组成,以此来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终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实施(员工的招募、选拔、培训、开发),人力资源的评价(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历史不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
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始终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缠绕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如何评价,如何判定其是否在实际管理中具有效果。
一个企业要发展,或者说要保证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人才作为关键。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作为保证一个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聚集所有的人力共同创造一个能够使员工不断发展的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别,究其根源是因为企业管理的有序与无序,当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无序,那么就可能是存在员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养、凝聚力以及管理水平上存在问题,而更为根本的是企业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因此,作为一个企业,想要使企员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就必须培养一支优秀的人力资源队伍,通过高效的管理,使企业各类人力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如何能够给予人力资源工作公正客观的评价。
关于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近20年来所探讨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是目前给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带来压力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发展,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惹你资源管理理念的改变推动了人力资源相关管理评价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证明,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系统能够监控和追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且对如何调整人力资产提出建议,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组织的价值和组织成员的价值,最终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价值。著名管理学家詹姆斯·哈林顿曾说,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是关键,如果你不能够有效地评价它,就不能有效控制它,继而也就不能有效地管理它。如果不能管理,何谈改进?
绩效评价指的是使用一定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量化标准,对企业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对人力资源进行绩效评价首先要确定一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对其进行的定期或者不定期考核。
2.1.1 评价的维度
所谓适应性评价涉及的是协调评价的维度,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组织相互协调程度。外部协调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与国家现行法律政策以及法规相适应,是否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相适应,与企业公共组织长期的战略服务理念,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相适应。从总体上来说,适应性评价就是考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中各个子系统以及与企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内部协调指的是人力资源各个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考察评价的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力。
2.1.2 执行性评价
执行性评价是对企业中所颁布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情况的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评价贯穿评价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成本、时间、质量等等这些硬性指标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的效率评价。
2.1.3 有效性评价
有效性评价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价维度。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对满足员工要求和实现员工自身目标、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评价。对一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绩效评价除了要考察所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外,还要考虑组织成员对组织整体的满意程度,因为员工个人的满意程度也部分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一方面要受到管理方式、管理幅度等限制,还受到员工知识能力更新速度、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多面主观因素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协调性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这是人力资源系统总体功能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所产生的良好效益都是组织各部分、各组织相互协调的综合反映。因此,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的效率、协调以及效果关系,因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才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运作。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应该从系统性原则出发,它的设计应该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实现人力资源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运行。
(2)科学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评价的每一个界定指标都必须有科学而明确的内涵。鉴定指标的确定需要有科学的内涵,可比性的计算方法。
(3)目标一致原则。所谓目标一致原则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系统设定目标应该与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一致。
(4)可操作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一方面要考虑数据获取的方便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数据计算的简易性。
(5)可比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要具备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也就是说,它一方面具备公共组织之间的可比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时间上的纵向可比性。
作为企业或者单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流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能位匹配、奖惩强化、动态优势等等基本原理,设计出一套既符合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又符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比如员工培训计划完成率、关键员工流失率、员工绩效考核完成率、薪酬计算准确性、即时性、员工服务满意度等等。在实际中,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设计要遵循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样能够将标准量化,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对人力资源管理成效作出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工作,它需要支出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而也要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并不断地根据企业单位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调整和评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计算好各种人力费用预算,做好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显性成本和影性成本。显性成本指的是企业单位在人员招聘和业绩考察活动中所投入的费用,员工需要进一步提升所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支出都是很据外部环境做出的预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提高效益、减少成本的计划方案。影性成本指的是所聘用的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所需要支出的不同层次的费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各个部门的任务和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个部门所应该拥有的人员比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浪费。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员工以及客户进行访谈调查,这样能够形成系统的工作意见,以达到对工作改进,更好服务企业单位发展需要的目的。
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了解线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分析何种影响企业单位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为企业单位制定能够促进企业单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给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开展可以对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业绩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为他们选拔员工、考核员工、任免员工提供可靠依据。
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对整个企业单位都有着积极作用,它能够使企业单位管理者在决策各种问题的时候更加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鼠目寸光,为了企业的一时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具有预测、判断、选择和导向功能。其中导向功能为其他的三项决策起着指引作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它通过各种运作方式对企业单位的运作效果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企业单位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使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成长目标一致。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智力因素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力资本成为了超越物质资本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总财富的60%以上都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的。
一个企业要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要保证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可靠的人才队伍,而优秀的员工队伍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不断地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正给了人才发展一个公正的平台,它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政策帮助人才发挥其才能,另一方面又对企业单位管理者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提供了途径。
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评级体系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它保证了企业根据发展目标和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决策,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为企业单位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赵海英.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J].世界海运,2011(03).
[2]范明,张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1(08).
[3]邵蕊蕊,李文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中国商贸,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