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 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慢性腹泻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主要是病毒、细菌、食物毒素或化学性毒物、药物作用、肠过敏、全身性疾病等原因造成胃肠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紊乱的结果[1]。
本组75例患者,男42例,女33例,年龄29~77岁,平均52岁,腹泻时间1个月至2年,平均5.3个月。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腹泻超过4周以上。②每日排便超过3次。③便质稀薄。④不伴有发热。
2.1 诊断 全部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体检,行血、便常规化验、便培养加药敏,空腹血糖测定,肝、胆B超。其中经以上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者15例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以上病例确诊为直肠癌6例,结肠息肉9例。肠易激综合征18例,肠道菌群失调12例,慢性菌痢6例,食物过敏12例,糖尿病9例,肝硬化3例。
2.2 发病因素 我们知道,人体摄入的食物和其他物质,经胃肠道消化和分解后,有用的部分被吸收,无用的残渣由粪便排出。正常人每天摄入的饮食和从各种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等)及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到消化道的消化液和水分,总量约9 L,并含有大量电解质,一般24 h内,空肠吸收水分3~5 L,回肠2~4 L,进入结肠者只剩约1~2 L,且大部分被结肠吸收,最终随粪便排出的水分不过100~150 ml,还有少量的电解质。由于肠道吸收水分的潜力强大,所以正常人粪便的含水量一般是稳定的,不会因饮水的多少受影响。
2.3 治疗及结果 对于确诊为直肠癌6例行手术治疗,结肠息肉9例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给予综合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停用广谱抗生素,口服整肠生,同时给予999药业生产的补脾益肠丸口服,慢性菌痢根据便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2周,再次便培养阴性停药,食物过敏者嘱其避免食入过敏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对于糖尿病、肝硬化给予治疗原发病,可适当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剂。以上疾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腹泻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和治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腹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症状轻时往往不被重视,盲目口服肠道抗生素,因有些疾病同时也合并细菌感染,口服抗生素亦可使症状暂时减轻,但不能根治,往往失去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本组病例中的3例直肠癌患者就曾多次按慢性菌痢治疗而致病变到了晚期。另3例直肠癌除腹泻还有腹痛、血便的患者,因及时做了乙状结肠镜检查,早期诊断并及时行手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故认为早期全面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非常必要,只有全面的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从本组疾病看,腹泻的病因多样,除消化系统疾病外,还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腹泻、食物过敏、肝硬化所致的腹泻,这几例腹泻主要是根据原发性疾病的病史,全面检查后排除了肠道疾患而间接确诊的。糖尿病腹泻主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通过神经体液的因素引起肠功能紊乱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也是一种典型而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腹泻。这里我们强调病因诊断的重要性。
病因治疗是治疗慢性腹泻的基本原则,应在查明引起腹泻的原因之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原发疾病,纠正腹泻症状。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应针对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乳糖不耐受症或麦胶性乳糜泻者应在饮食中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分。高渗性腹泻应停止进食、停用导致高渗的食物及药物。分泌性腹泻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慢性胰腺炎导致的慢性腹泻多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有关,可选择补充胰酶的替代疗法。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及饮食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具有不同程度心理调节障碍的、有遗传特征的易患群体,具有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在治疗上除须纠正胃肠平滑肌运动紊乱、调节内脏感觉异常外,尚应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2]。总之,对于慢性腹泻的患者需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达到治愈患者疾病、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1]赵留记,李森林,宋松炎,等.中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33例对比观察.河南中医,2000,(01).
[2]戎绍奎,虞群.肠泻的诊治体会.光明中医,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