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初探①

2012-08-15 00:49:14四川攀枝花学院赖启航
中国商论 2012年12期
关键词:旅游业融合旅游

四川攀枝花学院 赖启航

1 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概述

廉政文化[1],又称廉洁文化,就是通过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来营造一个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目的。目前廉政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学者们主要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和破解以及构建廉政文化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研究[1]。但反腐斗争任重道远,廉政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因此,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焦点。

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而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因此,近年来,在各地纪检部门和旅游部门的推动下,深入挖掘廉政文化内涵运,建设了一批廉政文化旅游景点,形成了一批廉政文化旅游线路,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相关理论研究尚滞后,仅李美望提出了廉政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了廉政文化旅游的意义,提出了廉政文化旅游建设的策略[3]。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的理论研究滞后致使两者的融合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的优越条件

2.1 两者融合优势得天独厚

2.1.1 关联度大

腐败文化有多种表现,如奢侈靡烂的“食文化”、庸俗下流的“段子文化”等,它们通常与吃、住、行、游、购、娱关系非常密切。据统计,在我国的大中型饭馆中,70%的收入是来自公款吃喝[4]。据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披露,2009年,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的“三公”消费高19000亿元,占整个行政开支的60%。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环节,旅游饭店、景区、旅游娱乐场所等通常是人们容易去、乐意去、经常去的共享社会生活空间,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因此,打击腐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之间的关联度很大,融合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

2.1.2 针对性强

廉政文化教育,以现实的视角来看,重点对象是承担公权行使职能的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公务员,他们是最有可能涉腐的主体。以长远的眼光看,重点对象是青少年,“防腐疫苗”应从娃娃打起才能赢得主动。政治是每个人的事情,廉政文化教育还应面向全党全社会及广大的普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当前,我国旅游不再是“曲高和寡”,而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最广泛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众多游客中,虽然他们的职业构成多元化,但企事业管理人员、公务员、学生、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给予我国最广大群众最广泛的教育,尤其对企事业管理人员、公务员、学生等旅游消费主体而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2.1.3 贯穿性深

在当前我国旅游热潮中,蛰伏着旅游腐败的浊流。腐败对旅游的渗透已无孔不入,形成了公费旅游、贿赂旅游、黄色旅游等多种形式,致使旅游腐败已成为我国最广泛的腐败,使朝阳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旅游人口大国沦为旅游腐败大国。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相融合,可将廉政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使廉政文化深深地贯穿于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环节。游客在消费过程中,受廉政文化导向、监督、预防等功能制约,通过暗示、警示等不同方式,将廉洁的旅游消费观、消费精神理念、消费伦理道德观念等渗透到游客的心里,形成正确的旅游消费观,推动游客自觉抵制黄色、灰色和黑色的旅游享受消费,从而使游客的消费行为朝着廉洁自律的方向发展,旅游消费通过廉政文化约束也得以完善提高,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的产生。

2.1.4 资源丰富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旅游文化中,蕴藏有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如我国红色文化中包含有“严于律已,艰苦奋斗,加强监督,保持优良作风”的廉洁精神;民俗文化中的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家风家训、交际习俗以及民间文艺等对廉政文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如《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等激励人们修身养德;茶文化中的“茶宴”是“以茶养廉”的佐证;建筑文化中的“悬鱼”装饰是官吏廉洁的代名词……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相融合,有利于深度挖掘与开发旅游文化中蕴含着的廉政文化,产生一些新景点、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充实旅游文化内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的全面发展。

2.1.5 方式创新

廉政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人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政文化更是一种美的社会存在。从本质上来说,廉政文化从属于文化范畴,只有赋予其生动的形式和内容,才更具生命力。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相融合,将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方式,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在两者融合中,廉政文化通常以诗词、歌舞、书法作品、格言、传说故事等旅游文学艺术形式为载体,按照审美的原则,依靠声、色、情、意、形、境等静态美和动态形象美,如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旋律、深刻的思想内涵、奇妙的意境,来形象、生动地再现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人们对社会廉洁政治生活的理解、情感和愿望,实现了情景交融与情景互动,使人们在旅游中感受艺术美的同时,感受廉政文化之美。这种寓教于文、寓教于游与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助于让人们在旅游中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教化。

2.2 两者融合机遇千载难逢

2.2.1 廉政文化建设大兴其道

我国自2000年第一次提出构建廉政文化体系以来,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发〔2008〕9号)与《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中纪发〔2009〕27号)中,多次对廉政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要求,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文化的高度。

2.2.2 两大产业政策鼎力相助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此外,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旅游业定位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这些表明党和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大产业支柱地位的确立,将为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融合提供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

2.2.3 文旅结合发展推波助澜

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发展。2009年8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

3 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的策略分析

3.1 提高认识是前提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实践的先导。因此,推动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思想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到廉政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运用好旅游这个载体,有效地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领域,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形成和谐的旅游局面。

3.2 创新机制是动力

廉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来提供保障。必须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和互促共赢的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融合的管理体制,形成领导挂帅、纪委牵头、相关部门谋划、社会各界参与实施的管理新体制;要创新融合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游客广泛参与为重点,科学合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此外,还要整合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资金的投入,创新资金筹措和多元化投入机制。

3.3 整合资源是基础

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可以取得1+1大于2的效果。廉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必须整合文化资源与人才资源。应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充分整合分散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学艺术等所蕴藏的廉政文化资源,提炼和发掘其中的文化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构建廉政文化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同时,人才是实现产业融合的第一资源,要充分整合历史学家、党史专家、旅游策划专家等人才资源,加大廉政文化及资源开发的学术研究,以人才促发展。

3.4 彰显特色是关键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要彰显廉政文化旅游的特色,必须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所蕴含的廉政文化内涵和精髓,结合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实践,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要求,自觉地将旅游目的地的廉政文化特色体现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景区景点、购物商场、休闲娱乐场所等各旅游要素中,才能形成鲜明的廉政文化旅游特色,增强廉政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5 注重宣传是手段

宣传是促进廉政文化旅游的放大镜。必须加大对廉政文化旅游的宣传和促销力度,才能促进廉政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合促销,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开拓客源市场的促销机制。做到促销观念现代化、促销策略多元化、促销载体立体化,促销内容特色化,如创作与廉政文化旅游有关的精品小说、影视剧本、歌曲、相声小品等,通过电视、广播与网络、旅游节庆等多种途径与渠道进行宣传促销。

4 结语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已广泛应用于旅游实践当中。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廉政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和一种优秀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根据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特点,依靠国家政策与法规的大力支持,抓住当前良好机遇,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大对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的研究,一定能促进廉政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形成双赢局面。

[1]蔡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0(4).

[2]李美望.廉政文化旅游浅谈[J].管理观察,2010(7).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

[4]龙太江.防治公务接待腐败[J].瞭望周刊,2006(44).

猜你喜欢
旅游业融合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5:59:54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金色年华(2017年12期)2017-07-18 11:11:19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旅游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2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