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岁尾,又到年关。12月17日,国务院中国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 《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化肥出口新关税政策也随之尘埃落定。化肥行业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年“关”,许多守望着口岸的化肥企业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媒体的反应来看,这一“关”充满了愉悦的气氛,各大网站纷纷发声:《关税调整助力化肥出口》、《2013年尿素、磷铵关税下调,化肥股收大红包》、《化肥出口关税政策调整,磷肥市场“雪中迎炭”》……全国近日普遍降温,化肥行业却在严冬中热起来。
业内人士分析,与2012年出口关税政策相比,新关税政策对尿素、磷铵和二元肥出口均有利好。尿素淡季出口关税由7%下调至2%,淡季出口基准价上调160元至2260元/吨;二铵、一铵淡季出口关税由7%下调至5%,淡季出口窗口期延长1个月。相比之下,由于淡季出口窗口期延长1个月,磷酸二铵获益更为明显。如此云云……
专家的分析是理性的,而化肥市场未必就在理性的轨道上行进,所以在未来漫长的12个月里,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中,这一关税新政能否奏效还是未知数。当然,从国家层面,政策制定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2012年的化肥行业经历了漫长的煎熬,据说一家省级农资公司今年在农资板块的利润还不够请客吃饭的招待费,实际情况无从考证,而国内化肥生产企业普遍也是叹息声声。或许正是国家感受到了行业的“苦痛”,才终下决心松绑关税。
关税松绑短期来看,是在将化肥市场拉出泥潭,而长期来看,用出口解决中国化肥市场的深层矛盾本身就是一个 “伪命题”。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化肥企业,早已意识到关税不是化肥行业的救命稻草,真正将行业推入困境的是化肥产业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对于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许是已经麻木,或许是力不从心,总之,在解决产能过剩、调整产业格局上始终未能看到相关部门的铁手腕、硬功夫。
许多企业把最大的关切放在关税上,因为只要化肥生产出来,国内消化不掉国外还有广阔天地,政府部门眼看着化肥产能数字年年放大,却总纠结于关税政策“急就章”。物竞天择符合经济运行法则,用“不情愿”的政策之手一味保护只能让产业成长的脚步放慢,甚至误入险途。
在市场与政策的旋涡里,泱泱大国正在沦为世界化肥工厂,“美丽中国”在日益深重的工业烟尘中成为理想画卷,农民利益被行业大生产的潮水冲淡消散……
在这样一个年关,许多人在关注随着化肥关税新政的出台将会有多少金子进户入怀,而我们关切的是,这样的新政将让一个行业、一个国家赢得怎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