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红
(惠州市惠城区技工学校)
浅谈技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刘洁红
(惠州市惠城区技工学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就“技校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话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了几点体会。
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前人或自己未曾解决的问题,或是能够创造出新的解法、推导、发现新关系,它要求学生要有新的想法,有一定的见解。在技工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霍桑效应”认为,心理气氛和工作气氛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紧张,专制的工作环境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反之,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会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活动同样如此。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教科书是绝对权威”等观念,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平等、快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要注意持开放悦纳的态度,解除学生的思想压抑和对错误的恐惧心理,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探索求异、质疑发难,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对流,使学生觉得不是在接受什么,而是在研究什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鼓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对不同意见的学生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绝不强制、苛求、压制学生,对那些独特新颖的见解和观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对后进生的学习,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学生只要有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并使到学生敢于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中外教育学家都强调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重要性,大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满堂灌”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疑”是学生兴趣的思维源泉,思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设疑设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火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授《道德法律与人生》第四课中,关于对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有关规定时,先创设下列问题情景:
(1)未成年人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有限,所以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犯罪都不会受到刑法的处罚,而只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这种说法对吗?
(2)行为人只要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就一定必须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吗?有没有不用负刑事责任的情形呢?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示下,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创造力。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现代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录音、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具有生动直观、图文并茂,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枯燥抽象的道理化为形象趣味,并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音像录放、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录像,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三课中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时,我结合教材内容,播放了“义气的代价”和“早恋的悲剧”两个视频,通过视频中的情节,让学生接受了一次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习《道德法律与人生》第四课第二节“预防误入犯罪歧途”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三组统计数据: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青少年犯罪率的统计数据;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统计数据;目前,青少年犯罪率的最新统计数据。通过课件中展示出来的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使学生感受到未成人犯罪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如何预防误入犯罪歧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预防犯罪要从自身做起。可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辟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能力,把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大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校园内和社会上遵守道德或违反道德的行为,做成宣传卡片,在校园中开展一次宣传活动;在学习第四课“预防违法犯罪”时,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出一期以“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为内容的法治宣传小报。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教学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学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增强了感性认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渠道方法是多样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们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质,只要我们敢于打破陈规,在教学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朱家发.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