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赵磊 赵岩铁
高职课程文化的塑造
黑龙江 赵磊 赵岩铁
高职课程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探索特色鲜明的课程开发与评价方法,使高职课程文化由自在自发向自为自觉的转变。
高职课程;文化;途径
高职课程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课程内容是文化在教育中的反映,因此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着科学的程序、办法进行的教学实践,所以它又是文化的对象。“课程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课程价值观、课程规范、课程符号、课程传统与习俗以及课程物质设施等要素构成的复合整体,是各个要素构成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1]。加强课程文化的建设是要按照科学的程序与方法进行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建设具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特色,即能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又能养成人文情怀的课程,使高职课程文化由自在自发向自为自觉的转变。
目前课程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
1.大部分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是按CBE(能力本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模式进行模仿的,而不是在课程理论指导下创新开发的,课程建设还处于模仿阶段。
2.高职课程在反对学科本位的一元化课程观的同时,形成了尊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观的一元化课程观。
3.课程开发建设过于功利性,重岗位工作的胜任,忽视了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培养;重个体企业的需要,忽视了企业共性需求,缺乏通用性。
4.课程开发注重文本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在课程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学实施观、学生观、评价观,忽视了教学环境、课程评价的建设。
5.高职课程开发的程序、方法、实施步骤、评价标准与手段,课程的内容、组织、结构等没有形成可供普遍使用的规范。课程开发还处于经验开发建设模式,还没有进入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开发建设模式。
1.二元对立的课程观根深缔固。从高职课程的改革路径来看,上个世纪90年代学习借鉴CBE课程开发模式就是先否定学科本位课程观开始的,近年来开展的工作系统化课程改革也是在否定学科本位课程观、同时批驳CBE课程模式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课程理念的转变路径,使我国高职课程观一直是一元课程观。在一元课程观统领下,课程内容上是“百花齐放”,但课程结构、实施方法、组织与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千篇一律”,造成了新的僵化。
2.高职课程重开发轻实践的习惯仍在延续。传统课程建设重文本教材的开发、轻教学环境创设,重设计、轻实施。课程实施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所提供的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学习工具、教学组织与管理还满足不了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学生在课程中不能有效地开展学生、教师、教学环境之间的交流、对话和互动,不利于团队协作、自主式的学习与工作。
3.课程文化还没有成熟。高职课程理论发展滞后于高职发展。高职课程的理论多是借鉴普通高等教育、或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经过实践检验、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课程理论,还没有形成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开发范式与方法、评价标准,即我国的高职课程文化还没有成熟。
1.树立多元的整合的课程观。课程观是高职课程文化的核心,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起点。高职教育要抛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吸收各种课程观的合理内核进行课程建设,要树立多元的课程观,要允许多种课程观并存。依据教学目标、知识的形态、学院具体教学情境来选择课程类型,推动课程的百花齐放。要运用多种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围绕“能力目标、能力训练、学生主体”开展教学,要因内容、学生实际而异,以期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加强各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形成新型的高职课程,新的课程要对知识、能力、态度、方法进行整合,对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进行整合,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进行整合。在课程中融入职业标准、职业行为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在注重科学知识、工艺方法、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发掘在具体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工艺流程、技能后面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等内涵的教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发展的标志不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熟练,而是在复杂的情境中能做出明智选择,解决问题时不但具有科学的理性判断、又富有人文情怀。
2.加强课程教学环境的建设。课程所承载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唯一的途径是课程的实施。在教师、学生、环境、教学内容四大因素中,教学环境是师生就知识再生产所开展活动的全部条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创造知识活化的教学环境,揭示知识创生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思维训练,在增长他们知识的同时,增强团队精神”[2]。在新课程中教师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教学环境的创设者,设计学习型任务所需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职业情境,组织教学与现场管理。设计知识、技能、态度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线索。建立知识、技能、方法与学生原有基础的立交桥。师生通过“体验、解释、理解、模仿、表达、制作”等多种方式完成学习型任务,要让学生在真实职业情感状态下学习。
3.加强课程的评价体系的建设。课程评价是评价学校的课程体系与企业人才标准的吻合程度,课程教学成效与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的符合程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评价体系,应由社会中介机构、企业、教育管理机构的人员和学校的毕业生来评价,而不是由学校教师单方来评价,解决了高职课程“受益人”缺位的问题,这样的评价结果最有说明力、影响力。
4.加强课程建设的开放性。开放性是高职课程的基本特性,目前高职课程开发主要是由各学院来完成的,课程评价是自我封闭的,所选择的内容还是依据某一个合作企业产品、技术、工艺、流程、设备实际来编写的,这就难以保证课程的先进性与其科学性。高职课程的开放性,一是依据本行业中优秀企业所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素质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融入职业标准、职业行为规范和操作规程,使课程内容及时地反映出经济社会、企业技术进步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二是课程评价是开放性的;三是课程实施是开放的,由学校、企业、社会技术培训机构共同来实施。
5.加强课程制度的建设。高职的职业性、区域性特征要求针对行业、区域经济的技术、工艺、产品的不同要有不同的课程,课程的多样性是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同时要保证高职课程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就要使其规范,高职课程建设要正确处理多样性与规范性关系。制订科学的规范性文件对课程开发进行指导,要规范课程开发的程序、方法、课程的组织与结构、课程的评价,从而规范课程开发的行为。各院校编审人员通过对指导性文件的学习,领会掌握课程的理念、价值观,并能在高职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的开发、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工具的准备、课程实施与评价,推进高职课程建设由“理所当然”的经验式模式转变为以高职课程观指导下的科学建设模式。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励中孝.课程改革重在以人为本【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5月,95-97页.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编辑 吕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