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旻
(浙江理工大学)
论案例教学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
——基于典型案例库的建设
◆吕 旻
(浙江理工大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对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就业形势,掌握就业知识,培养就业能力。而典型案例的建设是其中关键一环。分析了典型案例的特点,并从案例库的建设原则、应用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案例教学 就业指导 典型案例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并已被实践证明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和利用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应是一门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职业、择业、就业与创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学生选择、获得并准备从事一项与个体匹配的职业并力求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课程。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分中,更是体现在学生求职就业时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展示中。将案例教学引入就业指导课已成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手段。
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案例教学十分重视,但是在案例收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工作显得相对滞后。缺乏有效性和系统性,使得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性有所欠缺。实际上,简单的举例或者引用数据,是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的,更难以做出就业指导课所要求的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由此可见,典型案例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能提升就业指导课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案例教学内在要求。
典型案例库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备课,规范教学的过程。典型案例从选择、编辑、引用、评价,在于学生课堂互动中,发挥着启示、引导的作用。只有优质的案例才能体现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才能收到学生的认可和参与。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对案例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想和认识,通过这些活动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能较大程度上树立科学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规范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过程。
对典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发现问题,做出判断;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措施。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扩展了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范围。典型案例的建设,一定要贴近学生现实需求。通过学生参加讨论和分析自身关心的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就获得了在短期内接触、处理各种各样问题的实践机会,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1)指导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均没有定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正确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准确设计人生定位,把握机遇,使得他们能终身受益。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情景再现与角色体验,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种导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思想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局限于个别情景或者特殊问题。
(2)实践性。典型案例的选择应是真实可靠的,这就为在课堂上接受书面知识的学生提供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因此,实践性也是在选择典型案例时需要把握的重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出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体验实践过程。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以及教师总结和点评,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典型案例的实践性,体现了就业指导的案例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弥补了学生实践经验的欠缺。
(3)针对性。典型案例库建设应是在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对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要掌握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规律以及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实际需求,要做到对症下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同时,要注意把握本校学生或者授课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如,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需求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目标不同等。因此,在典型案例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思考,“这些学生需要什么”“这个案例能达到什么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典型案例的针对性,并取得实效。
(4)启发性。案例之所以能称之为典型,必然有引发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因此,典型案例的启发性也应是重要特点之一。典型案例能记忆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发学生对整个职业生涯的考量,更能启迪学生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典型案例本身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存在,切忌成为学生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能够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分层分类”原则。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就业由原来“统分统招”的模式过渡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帮助掌握求职技巧,设计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基础。典型案例库建设作为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的基础,应把握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年级、专业、目标、需求等方面进行区分,并配套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分层分类”的案例库的建设,保证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求真求实”原则。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要求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本着真实、有效的原则开展。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保证这些典型案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启发性。同时,在运用案例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本着事实就是的原则,了解不同授课对象的发展规律来建设典型案例库,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案例库的建设,是为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更为直接更为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对典型案例的建设应该是动态的,紧跟就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并且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案例内容。
(3)“共建共享”原则。案例的来源对于案例库的建设至关重要,把握共建共享原则,是指将案例库建设要与老师教育研究结合,要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要与校友资源结合。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共享优质资源和典型案例,提高就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的实效。首先,典型案例库的建设不是短期突击的,是任课老师平时积累的结果。如关注与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视频资料。其次,通过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典型案例的收集。最后,通过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收集典型案例,如本校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编成案例,建立案例教学库。
案例学习与讨论,主要围绕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个问题。老师应该做到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分析案例、发现问题、多方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这种答案又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先由一位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同学代表自己或小组进行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或小组针对于这个发言提出补充意见或反对意见。对于同一个案例,每个学生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案例中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以及案例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学生学习和讨论案例之后,由老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包括案例的成功就业的原因、影响就业的因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是起到互动和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案例内化为就业资源、就业动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能安全就业、积极就业、顺利就业。案例教学虽然是由老师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但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也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建立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就业指导课授课中,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将学生讨论案例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讨论中只是应付,不积极思考,发言不认真等情况的发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指导案例教学中来,成为就业指导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同时,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课间交流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情况,并对学生在上一阶段的表现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的应用做出客观的总结和必要的调整。
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给就业指导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结果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达65%。案例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并用理论分析来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更深刻。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将案例教学运用于就业指导课程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典型案例库的建设和应用,就是此问题的回答和实践,但仍需要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加以完善。
[1]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3.
[2]罗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构想[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13-15.
[3]吴云鹏.教育学综合案例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4]崔树军.职业生涯规划案例教学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8.
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就业指导课中典型案例库建设与应用”;项目编号:e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