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00)
整个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是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的建构是整体观指导下的深度思维的产物,是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直验式思维把握和反应。而经验系统则是本质规律在具体变化中的征象表现或运用表现。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不仅仅是因为中医理论是“体”、中医实践是“用”的体用同一关系,而且是因为二者都是中国古哲学思想文化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产物,所以是同源的,理论与实践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臻达此境,不仅需要大量丰富的实践感知,更需要正确的思维知见与内入的思维深度。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医医生,虽然需要经验的传承,但最关键的是古典哲学及其衍生的思想文化的熏习和修养。当今流行的国学,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中医教育领域,应当作为核心课程去学习。以下就中医教育中高级人才的培养,谈一谈国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研究生教育是中医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人才是中医发展振兴的主体,没有人才,就不可能有中医的发展。中医的本科阶段是蓄积中医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时期,到了研究生阶段,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深度的自主建立时期。中医的思维是根植于深厚的国学土壤中建立成熟起来的,其最核心最深层最本质的思维,可以说,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直接映射。因此,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读懂”中国古典哲学。
优秀的中国古代哲学,除了具有科学指导性的朴素唯物观和整体观以外,其最具特征性的、独一无二地反应东方智慧的标记是:哲学与科学合一。西方哲学的概念与西方科学的概念是不相容的,更谈不上同一了。而伟大的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却是将二者合一。这是了不起的,独步民族之林的徽记。这样的哲学智慧是通过一个符号系统表示出来,即0、1、2、3、4、5、6、7、8、9。0是无极,代表万物未产生之先的状态,也代表万物产生后未来的归宿,事实上也是表征万物的最彻底本质的揭示;1是太极,即是元气,即是万物之所以生成直接原因和构成状态;2是阴阳,代表变化的两大相反的轨迹和状态;3是三才,表征万物变化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如此万物繁衍变化无穷,但都遵循0、1、2、3的基本规律。即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即是0,无极的状态。这是中医的源头理论,中医学忠实地秉承了这个哲学体系,从而在具体方法上,确立了阴阳五行的理论系统。
然而,如此重要的哲学与科学合一的认知体系,却基本上湮灭了。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之所以不能丝丝入扣地运用指导实践,就是因为缺乏对0至9整个体系的深入解读。阴阳和五行只是这个体系当中的两个环节而已。0至9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治病的慎始善终、治病的转轨与治疗标准,对疾病的从本至标的认识、对药物与方剂的体用驾驭,无不体现在这个符号体系中。现代中医的教育,纯粹的医学式教育,丢失了根本,也就无法真正认识中医。所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典哲学,是培养完整中医的基础,是彻底完全认识中医理论体系的不二法门。加深国学课程中哲学素养的教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事关中医理论系统的生死存亡。伟大的中医,单纯依靠经验传承,不可避免地会最终走向枯竭。
哲学框架下指导的具体认识方法,是哲学框架的运用。在国学中,集中体现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儒家修身的起点,本质上又是终点。大学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经文,从顺序上明确正心的前提是格物致知。而从实践上看,尚有正心以后的格物致知,这两个格物致知是不同的,前者只是要求有初步的认识辨知万物即可,不需要对万物有深度的思考,只需要尊重和敬畏,由尊重和敬畏到能够“正心”,这便完成了格物致知的使命;后者是由“正心”以后再返归到万物,重新去认识辨知万物,这个重新的“格物致知”是使认识完成质变。质变以后的“格物致知”是整个中国文明的基石。中医认识疾病和药物,也是在这个质变的“格物致知”指导下流变出来的。
可以看出,认识事物的结果取决于对待事物的态度。国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端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系取决于心态,也就注定了认识反映事物的结局。中医药学教育领域的理念应当本乎国学教育的理念,如此才能够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认知观。毋庸置疑,正确认知观视野中的万物之“格”与“知”才是纯正中医的思维。而达至这一层次,惟一的支点是“正心”,国学教育的着力点也是直指人心,使“心”正“意”诚,无丝毫歪扭邪曲,才能生成正确的知见,源流而出正轨的认识论。如是之教之学,才可以使“心”真实无缺地认知中医的疾病和药物。
国学认识论的基本特征是整体观念。中医就是完全遵循整体观的。所谓整体观就是在整个思维框架中感悟构成关系及其属性。譬如,观察一棵树,是把树置于整个天地中,将“天”、“地”、“树”结合在一起,观察整体的变化,而不是只察看树。那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会发现,“树”和“天”是一体的,和“地”也是一体的,没法把“树”和“天地”分开,分开的话,从整体看就是错误的。虽然没法分开,但不妨碍观察变化关系。所以,国学认识论在内容上就是描述变化和影响关系的。同样的道理,人体的疾病和人体也是没办法分开的,分开的话,从整体看也是错误的。疾病就是人体,人体就是疾病。那么当然的,治病就是治人,治人当然就是治病。这种认识观是与西方科学完全不同的。因此,加大加强国学教育,培养中医高等人才正确的认识观,是关系中医人才兴盛与否的大事,否则的话,就是假中医泛滥。假是非常可怕的,比中医事业衰落还致命。而没有国学的教育,中医高等教育的命运很可能就是培养出一批知识渊博的“假中医”。
中医的理法方药最终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济拔羸弱身苦,消除诸邪病苦,甚至挽救危亡。数千年来,被誉为仁心仁术,深得民众信任。纵观古代诸多名医大家,都是看到人民群众深受病痛折磨,产生深切的怜悯仁慈之心,而笃力学医誓为民众救治疾病。这样的仁心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所培育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理念。有是心而有是业,故能有是术。若没有广大深切的仁慈爱心,就不会有持久的动力去学习专研,那么就会不攀登至医学的高峰。历朝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家,无不是历经曲折艰辛才获得医学的成就,显而易见这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不息动力的生成就是源出于广博的爱心。
仁心是伟大心灵品质的凝聚,是造福社会人生持续的精神食粮。医者没有仁心,就不会对医学的道理孜孜以求、殚精竭虑,有了仁心就会凝聚正能量深度地感悟治病之仁术。仁心是智慧的依托,有了智慧才能在感悟中证得真理,从而掌握正确的认识。医者司掌人的生命,若心性粗狂,心意不精,轻率入手,浑然不觉,怀一知半解的医术便施予复杂的临床,却深以为然,其结局较之于草菅人命则罪责等同。如此,可不慎乎!疾病千变万化,药性复杂多变,没有高度智慧的感知,是无法体证幽微的道理的,何谈处方遣药?何谈药病相合?即使依从经验,并根据理解的道理,也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但这样的中医是达不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的,而且现实中往往抱一管之见,行一偏之方。即便如东垣、丹溪辈,也难脱此囿,况我辈乎。由此可见,具备仁心尚且不易,通达智慧更属难能,需要持久的国学熏陶,切身的自我升提,方可登堂入室。
由是,仁心这一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深深植入中医,成为中医学经久不息的内在源泉,故能弥久而不衰。在当今以追逐物质利益为价值观的市场经济潮流中,中医研究生教育务必得保持如此珍贵理念,坚定地将仁心仁术作为核心价值观。因之,国学教育应当成为中医研究生教育的主流意识,国学课程应当被广泛重视。价值观是人生方向的指引,正确的引领是中医事业兴盛的保障,必然地,也是中医研究生教育成功的条件。中华民族的特质体现在她所创造的优秀文明,中华民族的魂魄就是以古哲学体系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近代以来,在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严重的状况下,虽然就其本身寻求解决之道不失为办法,然而,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人类危机的解决办法的呼声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作为中医人,不当妄自菲薄,在西医作为社会医疗主体的现状下,还是要坚强地自立自尊,充分地认识到中医学的思想、理论、技术是光辉灿烂的医学明珠,必然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浩若烟海的中国古代文明著作,以四书五经为其代表,即使通达四书五经,也尚需穷经皓首,并须在实践中证悟,又如何能在短短几年就通达诸子百家、登至仁心智慧品地?然而,国学修习虽然是长年的过程,只要确立科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法,选择并建立建设好科学的内涵,就必然将学生引导至正确的轨道。所以中医研究生国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融入到国学的土壤中,进入到国学修习的正确轨道中。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取决于国学课程的构建,虽然目前国学课程的教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规模,但距离目标尚较远,因此建设科学规范有效的国学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是国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
中医研究生教育之国学课程的建设,需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一是仁心仁术的科学论述表达,即内涵标准和评价标准。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整理选择,以及围绕仁心仁术为中心的专业和道德体系的系统化。三选择哪些原著进行直接教授,选择哪些原著为素材进行教材编写。以上三个问题可以在既有的成熟的国学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渐次开展。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未济的效果,则势必在方法学上可以更好地锲合国学教育的衷愿,以利于达到教学目标。三个问题事实上就是科学地构建国学课程,这是严谨重大的命题,虽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务必清楚这是战略上的重视,并务必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君子尚“言必行,行必果”,况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战略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者当上下而求索,为了中医的振兴,为了民族哲学与文化的血脉传承,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任庶当励力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