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做记者是件“偶然”的事——记者赵敏恒的职业选择

2012-08-15 00:49文丨杨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新闻学英文

文丨杨 静 韦 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赵敏恒一人同时为路透社、美联社、国际新闻社、日联社、塔斯社、大阪朝日新闻、国际新闻社、伦敦每日电讯报七家新闻机构写稿,名震一时,为世界所称道。《中国新闻之最》介绍,赵敏恒是“在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单位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国人”。然而,赵敏恒总结起自己的记者生涯时,却提笔写道:“人们一生,职业的选择常常是偶然的”。

1 翻译小说——与新闻业的首次接触

赵敏恒(1904——1961),江苏南京人。自幼聪明好学。因叔父供职于《申报》报馆的广告部。小时的赵敏恒曾去上海参观过这家名报馆,并与著名的报人史量才有所接触。因其与史量才在交谈中显示出其远大的抱负,且十分聪颖,史量才夸其为“神童”。

1922年,正在北京清华学校读高中的赵敏恒在北京《英文快报》上看到一则启示,需求一名将中文翻译为英文的人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赵敏恒译了一则新闻寄过去。过了几天后,竟意外收到该报的来信,约他每天将中文短篇小说翻译为英文,并刊载在该报上。赵敏恒得知该消息后十分兴奋,多年后仍记得当时的心情——“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忽然发现自己的写作,每天可以见报,每月还有几个零用钱,心中自然十分兴奋”。与新闻业的首次“亲密接触”,使得赵敏恒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赵敏恒更加关注报纸、杂志。由此次偶然的经历,萌发了想系统学习新闻学的愿望。

2 出国留学——对新闻学的系统学习

1923年,赵敏恒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考取了官费去美国留学的名额。刚入美国的赵敏恒对挑选学校十分迷茫,但由于之前与新闻业“偶然的接触”,使得赵敏恒萌发了选择新闻学作为专修学科的意愿。

2.1 “阴差阳错”攻读英国文学

赵敏恒形容自己选择留学的院校是“瞎猫捉死老鼠”。当时的政府当局将美国七八十所学校的年刊送到学生的面前,供学生自主挑选。赵敏恒之所以决定去科罗拉多大学,是因为该校的年刊里刊有新闻学课程。然而,他去了那所大学后,该校的教务主任却声明该校此学期并无新闻学的课程。无奈之下,赵敏恒只能选择攻读英国文学。

赵敏恒攻读英国文学时,心中并不是十分甘愿。但当他从事新闻事业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却心怀感激。他在《采访十五年》一书中写道:“那一年的课程对于我以后的工作,的确有莫大的补益:第一,我的英文写作有了相当的进步;第二,特写进步得到了很多;第三,以后于写戏和剧批评和新书介绍稿时,感到了很多便利”。赵敏恒攻读英国文学的“阴差阳错”,也使其因祸得福。因修习英国文学,也使得赵敏恒的新闻文字功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2 新闻专业的系统学习

1924年,赵敏恒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时任密苏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威廉博士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先后5次来中国访问。赵敏恒在该学院学习新闻学时,被威廉博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并钦佩着威廉博士的教学方法。他认识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威廉博士除注重精神学历训练外,还予学生以充分的实习机会”。

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下,赵敏恒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技巧有了极大的提升。1925年,赵敏恒获得了新闻学学士学位。赵敏恒对自己取得的成就仍不满足。1925年秋,为了到世界报业最发达的中心区获得新的知识,赵敏恒前往纽约,并攻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的硕士学位。在这里,赵敏恒的聪明和刻苦赢的了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1926年,赵敏恒顺利毕业。此时的他,对国际通讯的写法有了更为熟练的掌握。

1927年5月,赵敏恒接受北京《英文导报》总编辑克拉克的盛情邀请,启程回国,出任北京《英文导报》副总编辑,正式开始了璀璨多姿的新闻人生。

3 投身政界——重新认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赵敏恒回国后,除了担当《英文导报》的副总主笔外,还在中国大学兼任了几个月的教授。在此期间,他再次遇到了曾在清华中学教他英文的“恩师”——邝堃。邝堃此时出任情报处处长,他对赵敏恒留美专修新闻的事情很感兴趣。当他听说赵敏恒在《英文导报》工作后,十分高兴,立即表示国民政府情报处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希望赵敏恒去南京去帮他的忙。

1928年,赵敏恒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处副科长兼秘书。但一贯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赵敏恒,对其投身政界并不习惯,甚至厌恶起官场上的“排挤运动”。赵敏恒形容情报处的工作为“处里人员,终日无事可做”、“下办公室,就是些无聊的应酬,科员捧局长,科长捧司长,司长捧部长”。这种工作氛围,让赵敏恒极度不适应,他愈发觉得投身政界这一决定不适合自己,想回归到自己旧日里的新闻记者生活。所以,当几个月后,赵敏恒接到美联社的电话,邀请他担当美联社驻南京特派记者时,他高兴地答应了。

4 从事记者——以优质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1928年8月,赵敏恒接受了美联社和英国路透社的邀请,先后担任了南京特派员、汉口特派员、中国分社兼重庆分社社长,还曾兼任美联社驻南京特派员。九一八事件背后,各国都要了解中国情况,美国国际新闻社、伦敦每日电讯报、日联社、朝日新闻社、塔斯社都聘请他发布新闻。

战火纷争的年代,中国的新闻事业虽然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较之国际新闻社,在新闻自由方面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赵敏恒之所以选择担任国际通讯社的记者,很大一部分也是这个原因。在其所著《外人在华新闻事业》导言部分曾解释道:“中国因为有外人订约的商埠和租界,所以外人在国内外所办的报纸,能够自由登载政治新闻和军事消息,对时事也可以比较自由的评论”。

在国际新闻社的平台上,赵敏恒的才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凭借着自身新闻敏感和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报道了世界新闻史上几个最早:1932年,最早报到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报告;1934年,最早报道“藏本失踪案”;1936年,最早报道“西安事变”;1943年,最早报道开罗会议。这些报道不仅体现了赵敏恒的职业价值,而且也反应出了他渴望民主、自由、和平的人生追求。可以说,赵敏恒以其令世人称道的优质工作,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5 登上讲台——新闻经验的沉淀

上海解放后,赵敏恒的职业选择成为了困扰其的一大难题。赵敏恒是个名记者,人脉非常广泛,要他去的地方非常多。联合国总部聘请他做新闻官员。香港《星岛日报》请他做总编辑。路透社和塔斯社都聘请他做记者。国民党政府再三催促赵敏恒夫妇去台湾。但都被赵敏恒拒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赵敏恒决定留在上海,并出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讲授采访写作课程,为新闻系教师的第一把手。建国后,赵敏恒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采访与写作教研组主任。

赵敏恒年轻时就受过系统的新闻学教育,加之又有多年的新闻实践经验,因此,在复旦大学授课期间,赵敏恒常常能够引经据典,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6 结语

赵敏恒虽然认为自己选择做记者事件意外的事,但是我们从他的职业选择中可以发现,他的经历中处处流露着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赵敏恒著有《采访十五年》、《伦敦来去》、《新闻圈外》、《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等书,对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上有着十分的突出贡献。对于职业选择的专注性,他曾感慨:“好外勤,应一生只干外勤。好编辑,应当一生只干编辑。做新闻记者的,不应当争名夺利,而应当求新闻事业的成功”。

[1] 刘亦实.特立独行的记者赵敏恒.江苏地方志,2007(4):45-46.

[2] 赵敏恒.采访十五年.重庆:天地出版社,1944(3):1.

[3] 肖沱.缅怀名记者、名教授赵敏恒先生.新闻大学,1997(1):56-57.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新闻学英文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