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 展
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媒体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新闻娱乐化的叫法由来已久,19世纪末黄色新闻泛滥时达到高点。时至今日,其操作方法也在新闻界备受推崇。但是2004年9月的央视发生了对俄国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在新闻界引起了震荡,也给新闻从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需要新闻从业者们从中不断反思和警醒。
虽然业界、学界对新闻娱乐化没有定论,但是已经形成了某些共识。一种是偏向西方媒体的“大众新闻”,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把日常事件、名人趣事、刺激性犯罪新闻、体育新闻、灾害事件等作为新闻重点,尽量的挖掘这些严肃的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娱乐价值。新闻娱乐化的第二种表现是强调情节性和事故性。强调在新闻写作贴近生活,加入人情因素,演变为一味追求吸引力和趣味性,设置事件的戏剧悬念,走新闻文学化和故事化的道路。
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有四种:内容肤浅琐碎,供人娱乐而非工人思考,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分析屈指可数;标题猎奇猎艳,只是为了满足部分受众的低层次需求;图片画面低俗煽情,只是为了提高视觉冲击力,把一些低俗的图片放在报纸的显要位置;行文情节化、故事化,运用悬念、渲染等文学手法换取读着的期待心理效应。
中国当前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娱乐化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精神压力,同时在不挑战现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新闻媒体获得生存的空间。这就是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可是新闻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更是不容忽视。人们接收到过多的娱乐化信息,往往忽视了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态,与新闻本体性背离,冲击媒体的职业道德,腐蚀媒体的公信力,给社会带来精神侵害。新闻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真实与公正是新闻的本性,是新闻的生命和第一要义。追求真相,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才是媒体报道新闻的宗旨。所以新闻报道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反应社会的真实面貌。但是在娱乐化风尚下,媒体往往以偏概全、捕风捉影,扭曲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忽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倾听和关注,这是一种对新闻本性的背离,不能让受众认识到真实的社会环境,而且也削减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和认同感,导致反感心理。这种做法也侵害了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知情权,现代社会,公民有获知各种政务信息的权利,媒体用娱乐化的形式来报道新闻信息,这种方式有意回避了受众潜意识中不愿意接受的信息,是加工出来的容易让受众接受和理解的新闻信息。突出了新闻的消遣娱乐功能而弱化了新闻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功能,对公众的知情权是一种伤害。
在我国,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社会上层建筑,新闻媒体是传播文明、承载信息的工具,也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崇高的使命就是营造昂扬向上、健康活泼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但是新闻媒体的娱乐化却是与之相悖的,娱乐化的媒体总会根据受众的欲望去提供产品,追求的是受众的最大化,不断刺激受众的欲望,走的是满足人们器官原始刺激的道路,充满了媚俗意识,部分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道出现异化,这种新闻报道也扭曲了受众的审美意识。
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就是媒体的公信力。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和支柱。在当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信任、理解和支持关系是当今媒体竞争中生存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公信力是中国媒体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竞争的无形资产,是媒体的生命线。可是新闻娱乐化忽视了这一点,强调的是可读性,忽视了新闻的必读性和耐读性。这种做法顾此失彼,腐蚀了媒体的公信力。降低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同时新闻娱乐化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新闻媒体的潜移默化下,大众正在被推向单调与平庸,受众的思维能力逐渐弱化。媒体对重大的敏感的政治事件回避报道,导致人们增加了对公众事务的冷漠度。
新闻娱乐化是在社会环境和新闻传播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大众文化盛行、政治环境宽松和谐、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受众需求等等。新闻媒介市场改革的催化作用,媒介市场化,国家对媒体实行自负盈亏的新体制,确立了新闻媒体独立经营的地位和角色。这样的改革导致新闻媒体迅猛发展,超过了正常需求。随着政策环境的进步一开放,媒体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社会信息供应量加大。媒介总量增长造成了媒介重复建设,很难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同时大量的媒介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甚至形成恶性竞争,市场有效性不足。媒介为了求得生存就开始寻找不同的传播方式,那么娱乐化的传播形式也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我们必须认识到新闻报道的娱乐性必须有度,首先坚持严肃新闻和重大新闻为主,为社会和受众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受众清楚地了解社会和人之环境。娱乐新闻要在次要地位,对于具有娱乐色彩的新闻可以适当采取娱乐化的方式,调节读着情趣。再就是应该坚持娱乐新闻的高尚趣味,避免低俗肤浅的娱乐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