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纸媒编辑工作新思路

2012-08-15 00:49:03文丨吴明翠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内容

文丨吴明翠

1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纸质媒体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编辑人员必须克服畏惧心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主动适应新的产业竞争,提出更有创新的思路,积极应对新媒体的产业模式。

同时,我们要充满信心地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据国际期刊联盟组织预计,在互动数字期刊方面,2014年会产生30亿美元的销售,其中14亿美元是来自于现有期刊数字化带来的额外收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子阅读器等产品的涌现,还会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且在数字化时代,抓住海外读者、实现全球化战略将变得更为便宜。不论是纸质载体还是数字载体,都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工具。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数字化浪潮,抓住新的机遇,一定可以有新的收获。

2 了解读者的新需求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时代,读者在知识需求、获取知识的途径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今天的读者文化程度大幅提高,在思维和生活方式上也更注重个性化,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信息上的帮助,更需要一种理念和情感的支撑。这种需求并不是以往单一的科普知识所能满足的。读者需求的这一变化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发达城市表现尤为明显。(2)互联网的便捷让信息无孔不入,这直接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今天,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不再依赖单一的途径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除了书籍、报刊、杂志,朋友、专家、网站、讲座、博客、手机报、电子读物等等,都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3)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搜索已成为一件简单而随处可得的事情。以前书籍、杂志中的那些知识的介绍,在信息短缺时代非常具有传播价值,但是在信息获取极为方便的今天,这类知识读者只要上网搜索便唾手可得,不一定非要费力地去翻找杂志。(4)随着读者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前两年还很新颖的观点,现在再提的话,对读者就几乎没有吸引力了。

面对读者需求的变化,纸媒编辑必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样的文章才是读者需要的?什么样的文章才会吸引读者去购买杂志?什么样的内容是互联网不能轻易取代的?……明确了这些问题,编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 内容是核心竞争力

不管是纸媒时代还是数字时代,内容永远是媒体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在信息过剩、良莠不齐的数字时代,读者尤其需要高品质的阅读体验,需要书报杂志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新的、可以信赖的内容。书报杂志的魅力就在于不断为读者提供新鲜的感觉以及值得信赖的高品质内容,而不能停留在同质化重复与简单制作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网络阅读打破了传统报刊刊期的界限,也克服了纸质媒体查阅、携带不便的缺点,从而使优质的内容长久传播,发挥长期的效应。

因此,数字时代,虽然纸质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发生了变化,但内容作为核心价值的地位不会改变。编辑还要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保证内容的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同时,努力让内容更精彩、与读者互动性更强,让读者在阅读内容的同时收获愉悦的体验。这样的内容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4 培养懂业务又懂读者的优质作者

为了创造出读者满意的内容,除了要求编辑不断提出更贴近读者内心的选题外,还需要组织优秀的作者去完成。只有既懂业务知识又懂读者需求的作者,才能更好地领会编辑的意图,将编辑的选题创意更完美地展现出来。好的作者队伍需要编辑去挖掘、培养、组建,在与作者的交流中,编辑也要多向他们传递读者需求等媒体市场的信息,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熟悉读者,组建一支既懂业务又懂读者的优质作者队伍。

5 在思想上与读者真正平等起来

在纸媒时代,媒体扮演着内容的制造者、传播者的角色,它们刊登什么,读者就接受什么,与读者相比,媒体显得高高在上。但是,在数字时代,网络化的进程让单纯的信息在读者眼中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神秘感、神圣感和敬畏感,读者也不喜欢充当媒体的学生,不再愿意扮演单纯的受众角色,他们需要与媒体真正地平等,并积极参与到内容的制作中来。这就需要编辑从心态上与读者真正平等起来,正确了解和把握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认真倾听读者的心声和需求,策划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产品,在内容制作过程中与读者更多地互动。

目前,很多出版社、杂志社、报社都很注重与门户网站或专业网站的合作,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方式与读者互动,在重要选题形成前发起网络调查,组织话题讨论……利用这些方法让读者真正参与到内容的制作中来,不少编辑还化身社区的版主、QQ群的群主、拥有大量粉丝的微博明星等,与读者建立了亲密良好的关系。这种便捷的沟通是纸媒时代难以做到的。另外,编辑除了向专家、学者获取有用的资源外,还可能向活跃于网络的各类达人取经,他们提供的各种充满新奇、个性、生活化的内容,也给书籍报刊带来了鲜活的魅力。

6 敏锐捕捉有用的信息

网络时代,信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这在给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让人在面对浩瀚纷杂的信息时,内心充满了困惑和迷茫——我们该吸收哪些信息?哪些内容值得信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自己需要的优质内容?

其实,读者的迷茫正好为编辑的工作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编辑以创新的视角站在趋势的前沿,利用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发现、把握读者的阅读口味,从包罗万象、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中浪里淘沙,发掘出读者需要的优质内容。网络时代,一篇新闻、一个帖子、一条微博、一篇博文、一条评论……里边可能都包含着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编辑用慧眼去发现,用心去判断,在纷繁无序的信息中发现宝贝,分析、剥离、发掘、重新组织,变成读者需要的优质内容并进一步引导读者。

7 利用新媒体技术为编辑工作服务

新媒体时代,编辑们要学会掌握并利用各项新技术,力争做一名既懂编辑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让技术更好地为内容服务。比如:(1)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十分便捷的平台,既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也为编辑工作提供了便利。比如:编辑可以从相关论坛中了解网友们正关心、讨论的话题,捕捉优质选题,发起讨论,并收集读者对内容的反馈,还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网络专家访谈等渠道发现优秀作者,并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宣传推广。(2)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动态及趋势,在内容上交叉使用多种表现方式。例如:二维码出现后,不少杂志都在刊物上印制二维码,将纸媒内容与手机有效地连接起来,还能方便地分享很多杂志的延伸内容;苹果和安卓平台的应用动态编辑也需要敏感地关注,并开发利用。(3)利用数字技术的表现优势,积极参与到内容的设计中去。在读者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更准确地把握目标读者的审美脉搏,需要编辑和设计人员共同努力。除了设计人员要参与到选题策划中外,编辑人员也要更多地参与到设计阶段,这种深入的合作机制,更利于产生优质的内容。(4)根据电脑、手机、电子书等各种信息终端的读者,编辑可以为他们制作出不同格式的内容,甚至根据某一方面的特征将读者进一步细化,以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阅读体验。另外,这些信息终端保留的读者阅读信息,还能帮助编辑进一步掌握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方向。

数字技术、新媒体……这些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事实。编辑只有勇敢地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增强自己的技能,才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1](美)布鲁克斯. 编辑的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美)B.R.帕特森、K.E.P.帕特森. 期刊编辑.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金力,刘路悦. 网络编辑实训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答数字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