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玉峰
电视新闻采访中常用技巧探析
文丨林玉峰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采访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文中主要就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仁提供借鉴。
电视新闻; 采访技巧; 问题
我国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对年轻一辈的新闻记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是脑勤、腿勤、手勤、嘴勤。作为一个记者必须要将每一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要能够分辨出其中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这些都需要记者能够去发现、分辨。下面主要就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会直接影响到提问的构思与报道意图的表现,同时也对思想观点和新闻价值的具体表现产生影响,最后决定了报道水平的高低。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所拥有的提问技巧直接影响到了报道的效果。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技巧发挥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上,并且这些技巧也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来进行体现的。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技巧。
细节的把握是电视新闻采访中必须要注重的环节。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那些细微之处的闪光点进行挖掘,对素材进行积累、丰富。2008年福建北部地区发生了特大洪灾,本人除了在洪灾发生的当时就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还在灾后深入灾区,对洪灾发生的原因进行的剖析,在顺昌县的一个乡村,记者在行走的路上发现了一堵墙上留下了洪水过后的水位印迹,就立马考虑在此做一个洪灾严重性的现场出镜。节目播出后,这个细节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时可以使用以下的几种技巧来获取有效的信息。充当采访对象的对手,进行讨论。在对有着不同思想观点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时,通过这种方法往往能更加轻松的使得采访的深度更深,这种技巧适合用于思想观点的采访。
用语言抛砖引玉,唤起采访对象的回忆。在采访的过程中往往都会涉及到对往事的追朔,有的人会很自然的倾吐,但是有的人则是不愿意去进行回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能够选择一些可以触动采访对象情感的事情进行抛砖引玉,那么就容易让其对往事进行回忆,这种技巧适合于个性专访。还是以08年特大洪灾的采访为例,在采访过程中,许多群众对这次特大洪灾大多不愿意谈及,于是本人采取了迂回的办法,先跟他们聊现在的灾后生活情况,然后慢慢地引到当时的洪水肆虐情形,这样就完成了预想的内容。
探索寻问,并留有余地。在采访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一定伸缩性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让采访对象可以有余地的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与评价进行探讨。在表态、反映性的报道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能够避免出现绝对化的倾向。
对采访对象进行恰如其分的肯定,鼓励其继续讲下去。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对显而易见的成就进行恰如其分的肯定,让采访对象能够感到记者对他的事业的理解,这样就会愿意将其所做、所经历的事情说出来。这种技巧适合对新闻人物与名流的专访。
不断的提出疑问,“激怒”采访对象,让采访对象全盘托出。如果采访对象的某些做法不被人们所理解,或者是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议论,那么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其中的某些否定性的议论进行引用,通过疑问的口气提出来,这种时候对方往往会为了对事实进行澄清,而将事情的原委吐露出来。比如,在采访某个乡镇对农民乱收费时,记者反复问当地的干部,但他们就是躲。于是,记者采取了“激怒”的办法,对乡镇的干部说:你不说,说明你们是默认了农民的议论,节目播出后对你们很不利啊!没想到,这位干部果真愿意接受采访,并对乱收费的无奈做了解释,由于有了对立双方的说法,这样我们的采访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电视采访中主要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往往需要在大庭广众的现场环境中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同时还必须要通过快速采访提问交谈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需要的东西,这些都与记者的语言技巧、言谈举止以及采访对象的态度等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记者的表现也会影响到采访对象对媒体的看法。在采访南平詹红荔的先进事迹过程中,有两个曾经被詹红荔所挽救的少年,这个时候,我们在采访前就跟对象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跟他们讲明白我们下步要他面对镜头时会采取侧后脸的方式进行,对他的脸部还要进行技术处理,这样事先取得家长和采访对象的充分配合后,采访就相当顺利。所以,记者必须要在采访的过程中注重礼貌,对采访对象给予足够的尊重,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随着教育的普及,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我价值都十分的注重。并且对于媒体也不再感到畏惧,懂得如何在媒体中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于记者来说既有利又有挑战,要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礼节礼貌,不能居高临下。
电视新闻采访不仅仅需要注重技巧,同时还需要预防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出现。
是人就会拥有感情,记者也不例外,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有的记者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这不利于电视新闻的采访。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两个极端:一个是过于沉迷于现场的气氛,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另一个极端是过于冷漠,对于任何现场气氛和任何题材、事件的新闻,都是千篇一律。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电视新闻报道,为此,需要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去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处境时往往都会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另一个就是现场采访。一个记者如果较为成熟,那么就能够分清楚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并且能够自然的去进行协调处理,而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自信不足而对自己的形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导致了在镜头前过于专注个人形象。记者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在镜头前需要考虑的不应该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要让观众知道讲的是什么内容。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的倾听,是一种尊重的态度的表现。采访对象往往都希望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下进行交流,没有任何人会愿意处于支配的地位。因此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讲,“倾听”将会是获取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采访提问的重要起点。为此,需要给予采访对象独享足够的自由表达空间,特别是对于负面人物更是如此。
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在采访时必须要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需要很长的时间,也可能会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为了这些记者可能需要准备很长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电视新闻报道中采访相当重要,只有采访工作到位,才会有好的新闻节目。好的新闻报道七分靠采,三分靠写,在准备采访时需要准确的理解相关的资料与人物,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是做好新闻采访的前提。
好的电视新闻报道与采访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采访效果不足,那么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平就会受到限制。新闻采访技巧能够帮助新闻记者更好的做好采访工作,而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那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也将有助于采访质量的提高。
[1] 邓萍.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及思考[J].才智,2010(9).
[2] 程彦华.浅谈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传播,2010(6).
[3] 李景.试论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世界,2012(10).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