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与画面后期制作研究

2012-08-15 00:49:03文丨赵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动作性电视节目过程

文丨赵 婕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前期的拍摄工作只是将节目制作所需的素材进行收集,并不是对节目的组织和编辑过程。后期制作才是对节目整体逻辑的整理,对画面、声音结合的制作,后期制作是完成一个电视节目所必须的工作过程,通常人们将后期制作阶段称为节目编辑。前期拍摄采集的各种素材,只有通过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编辑之后才能够具有更加鲜明的表现张力,突出节目主题意义。因此,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画面的编辑可以说是对整个节目的质量和内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 后期制作的重要意义

1.1 表达创作意图

一档电视节目都有其需要表现或反映的社会意义、创作意图,仅仅依靠拍摄的素材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拍摄过程是对节目创作的组织过程,收集大量的可用素材,提供给后期制作进行编辑,特别是画面资料的采集。真正的创作意图只有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通过对画面的重新编辑和艺术处理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可以说后期制作是必须领会了真正的创作意图才可以进行编辑的。

1.2 表达艺术个性与创作风格

在确定电视节目的时间长度与定位的同时,也就对该节目的艺术导向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要形成节目独有的艺术个性才能够提升节目的观赏性。后期制作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对素材进行具有逻辑性的组织,并按照节目创作的风格来选择表现的艺术手法,将平淡的素材立体化,彰显电视节目的艺术魅力。通常电视节目都有其自身的主题和所占据的社会视角,在这方面更加依赖于后期制作的表现。同样一个镜头捕捉下来的片段或者场景,在不同的编排效果下所产生的感染力大不相同,这就是后期制作的重要意义。

1.3 增强电视节目的动作性

动作性是电视节目不同于幻灯片、投影等静止图像的最大特点。电视画面的动态连接反映了事件的连贯性,首先,电视节目的动作性要符合事件发生的先后逻辑,其次,电视节目的动作性只是现象的再现而不能够代替事件本质对观众做出具有偏向性的引导。此外,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能够将零散的拍摄素材进行合理的组织,将片段组合成符合事件发生规律的客观再现,这就是后期制作对于电视节目动作性的重要作用。没有好的后期制作是不可能呈现出好的电视节目的,零散的片段,多角度镜头对同一事物拍摄不经过取舍和处理,将会混淆观众的视听,因此,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尤其是画面编辑是整个节目制作过程的重中之重。

2 画面后期制作的要求

2.1 素材的真实性

节目进行画面后期制作的重要基础是必须要有大量的可用素材作为编辑来源。对前期拍摄采集的画面,首先要保证所有拍摄素材的真实性,无论是节目的棚内录影部分还是外景现场的拍摄部分都必须是真实的客观事物和事实,不能进行肆意虚构,特别是对于新闻类节目的内容更是必须来源于真实,不能采用任何夸张和虚构的镜头来对新闻内容进行渲染。还有一些具有纪录片特点的电视教材,经常会采用一些历史记录的镜头,这些镜头必须是真实的,并且要有所出处,画面中所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都不能乱用和虚构,要保证这类节目的真实、客观。

2.2 素材的恰当性

观众所看到的电视画面大多都是经过剪辑的,电视剪辑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最后环节,剪辑的过程也是画面制作的收官之笔。因此,在剪辑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反复的思考画面与节目内容契合的是否恰当。选择的画面是否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镜头“推”、“拉”处理是否得当,画面表达的视觉感官认知与节目表达的事件内容是否一致等。对于,新闻类节目,时效性强、节奏快,因此,在选择画面素材时比较适合选择镜头较为固定、画面稳定的素材来进行编辑,方便观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看清画面内容。在视角选择上,所以平拍视角为主,给人呈现以平等、客观、公正的感觉,彰显新闻节目的客观性。

2.3 素材的完整性

对于一些叙事性节目,情节的完整性是节目制作的必要条件,素材采集的过程中也要始终贯穿整个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局。素材的完整能够给后期制作提供一个充足的编辑空间,叙事性节目的画面中存在必定的逻辑关系,而且从始至终都以逻辑作为画面内容的主线,因此,这类节目画面制作时,素材是否完整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素材采集缺失的情况,那么节目的逻辑性和时间的连贯性势必会被打破,这些缺失的素材是不可能再补的,将成为节目制作中的一个败笔。

3 电视画面后期编辑的规则

3.1 画面编辑的基本规则

节目后期画面制作的基本规则之一就是前后两个画面不能是相同景别的相似机位。如果前后两个画面都是在相同背景下且机位也相似的话,那么前后两幅画面切换时会有很大的跳跃感,当人们前一秒的视觉神经还停留在上一个画面中时另一个相似画面会迅速反应给大脑一个比对信息,从而造成了视觉上的极大跳跃。此外,在画面编辑时不能够等画面运动到完全静止才去连接另外一个画面,这样会导致画面效果流畅感大打折扣,画面从运动到静止需要一个过程,观众的视神经也随着这个过程在想脑部传递信号,趋于静止时大脑会提前做出预判,这时本来在人思维中以为要静止的画面再继续连接下一个动态的话,就会给人一个极度不顺畅的感觉。这些都是画面编辑工作最基本的原则。

3.2 避免“跳轴”画面的出现

“跳轴”是摄像术语,拍摄运动物体时,运动物体和运动方向之间形成一条虚拟的直线,称之为轴线。摄像机机位只能处于轴线的一侧,如果越过轴线拍摄,就会造成画面逻辑的混乱,就是所说的跳轴。一旦出现“跳轴”的情况,就会导致拍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莫名其妙的发生改变,从而给观众的认识和理解上来带极大的困扰,甚至产生紊乱。“跳轴”表现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在球赛进行中,原本镜头看到的是从左至右进攻,那么如果镜头突然切换至球场的对面视角,那么就成了从右至左,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混乱效果。在进行画面后期编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仅是不能选取出现拍摄“跳轴”的画面,更重要的是不能够将不同侧拍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成了剪辑过程中人为出现的“跳轴”,而非拍摄本身带来的。

4 结 语

除了我们以上提及的各种电视节目画面后期制作的要求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意外,成功的后期制作还包含很多很多其他的各种不胜枚举的因素,例如,声音与画面的配合、特技效果的使用等等。画面后期制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繁杂的工作,它凝练了整个节目制作的精华,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结合的最好体现。好的节目制作人,不但能够对节目内容、主题进行策划,更重要的是对节目后期制作给予重要的支持,采用技术手段来对平淡无奇的画面进行渲染和处理,强化视觉冲击力,采用艺术的手法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共鸣,树立节目形象,提升节目知名度。

[1]常宝瑞. 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 新闻传播,2012(8).

[2]蔡春. 对电视节目及画面编辑后期制作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

[3]王孝锦. 电视画面创作技巧在影视节目制作中的作用于特征初探[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2).

[4]邵新明. 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动作性电视节目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谈“非动作性动词”用于表示“经历”句型的情况
文学教育(2019年20期)2019-11-27 00:58:49
台词创作应该重视叙事节奏
艺海(2017年1期)2017-03-02 17:54:03
谈歌剧唱腔的特性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22:51:07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2:55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