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冬华 袁绪富 刘 莉
(1.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 13002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2]。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资源逐渐深入到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在丰富教学资源与手段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假思索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信息化,不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真实效果,就会逐渐形成另外一种新的变形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观看完充斥着文字图片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后,有一种摸不着头脑,找不着重点,弄不清问题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效果,一定要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双面性基础上,尽量发挥其优势作用,避免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真正用好这把双刃剑。
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即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抽象的化学问题,或用图形、动画、图表、录像等展示动态的化学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例如,在研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时,由于化学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可以借助原子轨道图形,将“电子跃迁”和“轨道杂化”过程做一个非常直观生动的杂化过程图解,并将甲烷分子、乙烯分子、乙炔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分子形成过程做成彩色、生动的动画,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并且在头脑中形成极其深刻的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最典型的三种杂化方式和分子形成过程等重点知识即迎刃而解。又如:刚开始学习立体化学问题中的“对映异构体”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原子组成相同、共价键类型相同、结构十分相似的两个分子竟然是不同的两个分子始终心存疑惑,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呈现互为左右手关系即镜像关系的一些图片,如人的左右手、左右耳、左右脚,与互为实物镜像关系的一对分子进行联系和比较,从而使学生自我启发,顿悟到两个分子间互为实物与镜像关系,但不能重叠,从而认识到一对对映异构体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四个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在上述这些教学案例中,信息技术显然发挥了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积极作用。
化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而建立起来的。在教学中我们当然也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使得全体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浏览大量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反应方式,把有关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大量相关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科教学中学生可能涉猎不多、了解较少的现象、事物等都可以很好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知,形成头脑风暴,为学习者的合理猜测和逻辑推理提供帮助。如在讲授“手性药物”时,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播放几种中外闻名的手性药物分子结构及适应疾病症候和药学家照片等丰富多彩的信息,让学生感受手性药物的光辉前景,引起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而“反应停”这个二十世纪的手性药物悲剧及恐怖的新生儿四肢畸形病例照片,则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规律有了更为直观深切的感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内心责任感与使命感:搞药物研究一定要本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严谨科学态度。上述案例中,信息技术带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思考欲望,教学效果非常好。
化学课堂经常涉及一些实验操作及现象观察,所有的实验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是不大可能的,也没那个必要。但是对于实验知识,如果只是教师照本宣科笼统地讲述一遍,同样也是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有效地形成间接经验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采用在课堂上播放实验视频的方法,再现重要的典型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倒放、快进、提问,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放大了直观信息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在观看实验视频后,通过记录、分析、讨论、归纳得到正确的结论,达到了看一知三的效果,完善了对化学反应问题的理解。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和交流的局限性,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结合,使理论和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验技能。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信息技术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如果在教学中盲目地、不加选择地使用,将会给教学带来消极影响,甚至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常见误区做出分析。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值得肯定,但如果不加思考一概滥用信息技术,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会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误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信息技术好处很多,我们却不能把它作为课堂活动中唯一的教学手段。有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尤其是理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多媒体可看、可听,却不能让学生真正去亲身体会。例如:大学有机化学讲授有机化合物命名问题时,单纯的多媒体放映学生看似能听懂,但只有在黑板和练习本上引导学生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地书写和练习,教师和学生才能共同发现共同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学生易犯的错误。最好要找学生到讲台上真正演练、书写结构式,才能发现易错问题和关键问题。此外,如果课堂上已经很清楚化学反应系列规律,就没有必要都用课件演示,这样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把直接感知变成形象观察,舍近求远,弄巧成拙。笔者认为,在学习此类化学知识时,应该充分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建构牢固的化学技能。所以,在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抛弃常规教学手段。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取得真正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一部分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即认为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更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课堂“热闹”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的误区。这些情况都表明,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在多媒体中应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课堂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与反馈,即便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大学生而言,在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和潜心培养的。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既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我知识建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与指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本质目标不是为了体现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而是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让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实现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形成新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绩效[1]。如果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着力点放在技术手段如何出新的层面,就容易将关注点过多地放在具体技术手段上,盲目地大量利用声音、动画、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现代信息科技其实更应该作为一种工具、一个手段,而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和教书育人的重点,以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双面性特征,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而不是忽视或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应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恰当地把现代技术应用在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更高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需要我们主动思考,积极进取,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机遇和舞台。放眼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