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 睿
论如何做好校园访谈节目
文丨李 睿
校园访谈节目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其意义就是通过节目的形式,让同学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校园访谈节目就充当了一种“软”宣传的角色。校园访谈节目也因此具有了特殊性。如何做好此类节目,让节目被学生群体喜欢与接受,从而变得更加重要。
校园访谈节目; 重视节目质量; 站在学生立场提问; 建立制作团队
校园访谈目节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中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当中,是以聊天为主要方式采访嘉宾的一种节目。校园访谈节目在校园中承担着重要的教化作用,通过校园访谈节目这个“软”载体,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提到了校园访谈节目,就有必要探讨校园访谈节目的定义。校园访谈节目就是一档主持人、嘉宾针对某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的节目,在交流的过程中主持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嘉宾对话,目的是以节目为载体,对广大学生朋友进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树立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一种思想。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校园访谈节目的两个特点。首先,校园访谈节目是立足校园,以树立和引导在校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先导。这使得校园访谈节目在选材时,不能以娱乐学生为向导,不能一味求有趣、求收视率、求关注率,而忽视了校园访谈节目背后真正的目的。其次,在访谈中,主持人和嘉宾进行交流,并且主持人是以学生为立场进行提问。这就说明,校园访谈节目是以主持人和嘉宾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的,并且在谈话的过程中,主持人提问与回答所代表的立场是庞大的学生群体。
就如同每一个节目一样,节目质量是抓住学生心的最直接的方法与良药,校园访谈节目也不例外。在节目质量方面,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1)注意甄选嘉宾(2)塑造学生喜欢的节目形式。
2.1.1 注意甄选嘉宾
注意甄选嘉宾是大部分访谈节目成功的基础,校园访谈亦如此。由于其节目性质所在,因此在嘉宾的选取上,和其他访谈节目嘉宾访谈选取对象有一些不同,更注重选取的嘉宾能对学生观众有一定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一定正面引导作用。
2.1.2 重点选取经过克服重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的嘉宾
本身作为校园访谈节目,重点就是要通过聊天的形式,让台下的同学重新获得一种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道不要放弃,努力拼搏,这也是一种“软性”宣传。
2.1.3 邀请领导参与
邀请领导分为,邀请校内领导和校外领导。校内领导的邀请,有助于拉近学校与学生了的距离,也利于校方掌握学生的思想。如国家或者校方发布了一项与学生息息相关政策,作为校园访谈节目,就可以邀请相关的领导,来为广大学生进行相关政策的解读,在访谈节目中一问一答,于此同时主持人还充当着学生传话人的作用,在领导解读政策之时,可以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疑惑的方面进行询问的,更好得进行政策地解读。邀请校外领导,比如一些企业领导、政府领导等,目的是在提供学生与社会接触桥梁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与就业的机会。
如果说嘉宾是访谈节目的核心,是主要内容,那么节目形式塑造就是对访谈节目外包装地打造,只有内在与外在都吸引人才能成为好的校园访谈节目,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
2.2.1 塑造新颖的节目形式
校园访谈节目,相比于商业访谈节目而言,由于其立足于校园的特殊性,因此不能以娱乐大众为最终的归宿,而相比于其他的校园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要贴近校园,在形式上也要追求活泼、灵活的形式,要区别于平常一板一眼的学校的“传声筒”节目,目的是将价值观的引导由“显性”转为“隐性”,这也就是要求访谈节目主要以“谈”的方式为主,除此之外,其他的节目形式也要凸显“新”比如在现场运用微博实时互动,开办节目微博等。
2.2.2 重视现场与同学的交流
在校园访谈节目中,要想时时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与台下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但能让节目显得更加的生动、鲜活,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观看者心理受到鼓励,感觉自己时刻受到关注。
主持人可以说是整个校园访谈节目穿针引线的人,将嘉宾与材料以及台下的同学“穿”起来,可以说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有了好的嘉宾、好的主题策划,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主持人,那么节目也不会有好效果。对于校园访谈节目主持人而言,除了要具备高的政治素质、亲和的语言表达、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等一些基本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作为校园访谈节目,最重要的视角出发点就是学生群体。面对嘉宾,此时的主持人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人与嘉宾进行对话,而是主持人代表着大部分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对话。嘉宾在台上分享故事或者回答问题时,他是站在他自身的角度进行阐释,那这样的不同立场对学生群体的借鉴意义又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的是,借鉴意义比不上嘉宾在主持人的提醒下,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着回答问题来的更深刻。因此校园访谈主持人在同嘉宾聊天时,要知道自己问题是代表着学生群体,他们才是真正提问角度的根源,所以要将自己同学生站在一起,想想学生想知道怎么样的问题,这样提问的效果会更好。
目前大部分的校园节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制作团队就只有一套,当主要负责人通知了下期的嘉宾之后,基本离节目开始就没有几天了,这就导致前期节目准备周期严重不足,自然会影响整体质量,使得能尝试的一些好的理念都没有办法付诸实践,比如在访谈节目之前采访嘉宾身边的朋友,在节目当中运用前期制作的影音视频等,这些都没有办法一一做到。而若是引进了这样的机制,那么可以分成两个或者三个团队进行不同节目主题的筹备,并且形成以主持人为核心的制作团队,一切的前期策划都是以主持人核心进行协商进行,因为主持人是节目中的穿针引线的人物,使得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多个团队进行不同主题的筹备,如果哪个团队的策划以及节目筹备得比较成熟,那么就先用哪个团队的点子,其他的团队继续跟进原有的节目筹备进度或者及时更换主题,这样就保证了节目的高质量,这为节目的品牌打基础。
综上所述,校园访谈节目目前还在起步以及摸索阶段,但是可以看到其进步的信号—平等、交流以及互动意识的觉醒,只有继续将“谈”作为重点,主持人与嘉宾平等交流、对话,并且主持人将自身处于学生一方,代表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与交谈,重视现场同学的感受,做好后期宣传工作扩大自身影响力,用内容本身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通过这样一档节目在学生中进行“软”宣传,从而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最终目的。
[1]李美华. 访谈节目中的技巧把握. 声屏世界,2008(10).
[2]邱剑星. 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心理暗示. 新闻世视听界,2005(6).
[3]王芳芳. 高校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作用与对策浅析.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3).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