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当今世界绘画体系繁多,最有影响的有两大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不管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洋绘画,都是人类精神实践活动的创造,其中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人生观以及宇宙观的差异,反映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必然有所不同。我们通过相互比较的方法,可以了解各自的特征,有助于我们运用不同的观念和方法,欣赏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审美享受。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因,中国与西方早已经形成两大意识形态体系,其中渊源于各自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审美意识及其艺术理论,都具有鲜明的差异性。
就人和自然的实际关系而言,中国倾向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与自然相互融合为一,这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核心。来自这种精神的审美意识,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崇尚自然而然、贵含蓄、重宁静、求意境。而西方则倾向于认为人是自然的尖端产物,而人与一般的自然相对立,人永远处在一种不平静的状态,永不满足,竭力追求和进取,这形成西方的一种可贵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中国与西方基于审美意识的这种区别,必然影响各自的艺术创造。西方崇尚进取,故多向外探索而偏重“描物”,即再现外在事物呈现于人眼前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而中国精神较安逸,偏于内向,故重表现,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亦即情景交融、物我相渗,追求主体客体统一起来的双方内在生命律动之“气韵”。
绘画艺术的表现问题,首先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的问题。在观察方法上,中国画家与西方画家是不同的。中国画家作画,并不总是站在某个固定的地点来观察和描绘特定视野之内的事物,而是流动地观察四方,极目千里,以“画中人”身份作“画中游”,这就是在行动中观察——散点透视观察法,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表现出中国山水画复杂的场面。例如巨幅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描绘了中国广阔大地,包罗了如此复杂宏大的内容:既有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又有春意葱茏的江南景色;既有万里长城,又有滔滔黄河、东去的大江;既有西方的大雪纷飞,又有东方的旭日初升。
而西方画家作画,通常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距离角度上,来观察和描绘视野范围之内的事物,由“我”观“物”,重在模仿眼前所见之景物。即便是创作想象和虚构的题材,画家也会设想他站在某一固定位置上,客观如实地反映对象的形、线、光、色。这就是静态观察法——焦点透视观察法。
西方绘画的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而在中国画中往往不画背景,画中留有大小不同的空白,这便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鲜明特点。
“留白”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法。“留白”主要是为了找一个大的空间给主体形象有自由活动的余地(含动态与感情两方面)。主体形象在空白中可以影响四面八方,它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宋代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半露的船舷和钓翁的倾身垂钓的姿态,素白的画面即刻变成烟波浩荡的江湖水。这是一种以虚代实的藏法,也正是古人所说“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
西方人在艺术创造中崇拜模仿。这种观念反映在绘画中,画面背景全部涂满,不留空白,然后用透视法,呈现出目可睹、手可触的真实景象,画的境界则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
虚实变化在西方绘画中也是有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在西方绘画中,客观物象的距离、色彩的明暗、空间的分割、光影的变幻都会产生虚实变化。西方绘画的虚实,一般靠明暗层次的表现来处理,亮处、有形处实,无形处、投影处虚。
中国绘画的审美评价是“气韵生动”,而西方绘画的审美评价则是“模仿”。
中国画的创作和欣赏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它是南齐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论中的首要之法。凡气韵生动的作品又皆为“形神兼备”之作,进而发展到“遗貌取神”之境。所以在中国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倡导“以神统形”。元代画家倪云林说自己作画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之逸气”。但他所画的树、山均形象真实、准确。元代黄公望也说:“画不过意思而已”,但他画的《富春山居图》却真实概括地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山水景色。
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艺术是对客观自然的模仿。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西方绘画着意描绘事物的形貌,追求“以真为美”。由于西方绘画重写实,创造酷似自然的形象,所以西方绘画非常重视引进一切可以利用的科学成就来帮助塑造真实的艺术形象,如数学、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我们观赏西方绘画时所见画中形象,个个貌似真人,有血有肉,服饰的质感、量感如真。模仿论本身要求画家不仅能模仿人的外貌,也能模仿人的内在精神。而描绘内在精神是借助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欣赏西方绘画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艺术形象酷似生活形象。
这是中、西方绘画的另一个明显不同,即画面的构成。西方绘画为单纯的人物或景物形象,依画中形象能讲出生动的故事;而在中国画中却出现诗书画印构成综合一体的艺术形象。
诗书画印相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它集绘画、书法、诗文与雕刻几种艺术于一体,互相辉映,既丰富了画的内容,也扩大了画面的境界,给人以更丰富的审美享受。
中国画强调诗画结合,一是画中有诗意,即所谓“画中有诗”。元代画家倪云林有一幅山水画:画幅下半画一平坡,平坡上画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姿势挺拔,疏密掩映,上部有远山一抹,全图有气象萧瑟的意趣。二是在画面上题诗。在形式上诗画相配,在画面上题诗可以收到点题和生发的作用。元代画家王冕画梅题诗以抒发他的爱国之情:“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三是按诗意作画,诗画紧密结合。把诗的意境与情味,融入到画的意境与情味中,把诗所描绘的内容通过具体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中国画家在作画完毕,题字落款后,都要在落款后面盖上印名章,作为印证。自元代开始,朱文印章已成为画面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起着活跃画面、调节构图的作用。
西方绘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故事入画。如取材于《圣经》故事达芬奇所画的《最后的晚餐》、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都可以讲出生动的故事。自17世纪以后,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之的《纺织女工》,描绘了西班牙皇家制造厂的女工纺纱劳动的场面;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解剖课》,描绘了医学教授为学生上课的画面;19世纪俄罗斯列宾的《意外归来》,描绘了一位饱经风霜而不屈服的革命者刚刚从流放地归来,全家人震惊的表情和各自的心理。这种以故事入画的艺术方法容易欣赏,故事情节刻画生动,也很有意味,逐渐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直到19世纪末印象主义画派的出现才有所改变。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时不难发现:中国画基本上是用线条和大块墨团、细碎墨点组成的,而西方绘画则是由光影明暗和色调组成,形式美感则是光色产生的韵律。这也是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技法上的主要区别。
笔墨作为表现技法,包括线、点、面、皴擦,而线是主要的,用笔则有方圆正侧、转折顿挫;用墨则有浓淡、干湿、黑白等,这就是笔墨技法的基本内容。笔墨既包含对现实物象的再现,也包含画家对现实思想感情的表现,既状物又传情。
西方绘画的造型语言则是借光影色彩和笔触来表现,在模仿理论的指导下极力追求真实,而用类似雕刻的光影表现就更能把客观对象画得真实。光影韵律的追求,必然导致注重色彩的表现。因为光的具体化是色彩,色彩又是最大众化、最易被人感受到的,在现实生活中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的。画家充分利用、发挥色彩的感情意义,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色彩的情感意义因国家、民族、地方、性别、文化教养的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不变的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