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叶志展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不但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虚假新闻危害极大,尤其是法律类,医学类的新闻如果是虚假新闻,那么会对人民群众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激化社会矛盾,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等等。
新闻虚假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失实。“失实”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的,而新闻造假无一例外都是故意的。主观上的责任,无情地将新闻造假者钉上了耻辱柱——他们将虚假的东西伪装成真实,兜售给公众,戕害了新闻的生命,当然为任何诚实的新闻工作者以及整个业界不耻。
首先,没有的事实要把它变成事实报道出来。目前新闻造假最为严重的就是虚假新闻。这样的新闻就是没有一点真实性的新闻报道,造成这种原因的,大部分是因为记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者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目的,再或者是为了捕捉大众的好奇心,为了提升自己新闻的“卖点“,在报道中捏造没有的事情,以引起大众的强烈反应。比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馅包子》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种很明显的编造事实的虚假新闻,虽然还没有很多,也没有带来很消极的影响力,但是对新闻界的影响却很深刻,受众的反应也很强烈。
其次,没有将全部的事实报道给受众,只是将片面的事实报道给受众,来概括全部的报道事实。眼下有一种倾向,就是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一些记者喜欢用归类的方法将这一类型的报道归为一类,用类似的想法去替换事实的真相;有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虽然某个具体事实是真实的,但不是总体的真实,不是宏观的真实,不是普遍的真实,更不是本质的真实。这样大范围的去概括一些报道,以局部的真实概括了全部的事实,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虚假新闻。
最后,新闻报道不真实。有少数报社不负责任地刊发、转载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转载、摘编内部发行出版物的内容,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报道和文章,造成新闻失实,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新闻出版总署曾印发文件通报6家报纸刊载严重失实报道的情况。
近年来,虚假新闻屡屡被媒体曝光,而且影响极为恶劣,在社会上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体的形象,群众深恶痛绝。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懂得并牢记的最基本常识,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但为什么近几年来虚假新闻之风愈演愈烈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个人品质及思想素质外,还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一个多元化的媒体网络格局已基本形成,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需求,而且还为热爱新闻工作的人士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干的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媒体中,一些以都市类新闻为主的媒体异军突起,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并向传统的新闻采写模式提出了挑战,逐步或大步地走向了市场,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支劲旅。
新兴媒体的产生及用人机制的灵活,使历史上新闻单位十分严格的传统进人制度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没有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人员大量地涌入各级媒体,这种现象在都市类媒体中尤其突出,使媒体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中除权威性的党报党刊外,其余媒体基本上都被推向了市场,成为了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媒体,这些媒体要“保住饭碗”,其生存的主要途径就是靠扩大发行量,增加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来吸引广告客商,通过增加广告收入来确保自己的发展及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上做文章,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调动记者抢新闻的积极性。少数记者为了抢“头功”,当“优秀记者”,就不择手段地抢“独家新闻”,甚至有的就“造新闻”或“炒新闻”,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可看出,追求“轰动效应”是驱使记者忘却社会责任的罪魁祸首。具体有以下几种根源造成了虚假新闻的产生:
(1)新闻报道脸谱化产生的虚假新闻。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会毫无例外地宣称,它们要“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和报道它们自己设定的目标报道领域。但在实际的报道活动中,却往往在各种可能因素的制约下,偏离媒体宣称的原则和信念,形成一些片面的、刻板化的固定报道模式。一些媒体把一些地区、一些人群、一些领域设定为自己长期报道的对象,但却仅仅报道这些地区、人群、领域的一面或几面,就是不报道全面,其结果是,人们难以真实了解这些地区、人群、领域的整体面目。这样的真实如果还是真实的话,至多是片面的真实,另一种说法就是整体上的不真实。
(2)低俗、猎奇心理炮制出的虚假新闻。可想而知,如果新闻媒体关于它们的报道缺乏全面性和公正性,人们能形成关于它们的整体真实形象吗?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常常抗议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妖魔化”了第三世界国家及其人民的整体形象,其实抗议的是新闻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同样,国内一些人群、一些学者一再批评国内一些本地媒体对“外地人”进行了歧视性的报道,其实也是批评这些媒体没有全面地、公正地报道外地人的整体形象,并不是批评其具体报道的真实性。
(3)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新闻。在新闻传播实际中,新闻媒体为了引起人们对它所设定的目标报道领域的关注,往往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制造“媒体事件”以及媒体公关事件等手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这里实质上存在着一种真实性上的冒险。
案例:“桔树结南瓜” 原是恶作剧 2003年7月8日,《南国早报》头版发了一条消息,标题为《奇!桔子树上结南瓜》,并配有照片。该消息说: 7月5日,记者在玉林农业学校的果场里看到,有一株柑桔树居然长出了一个南瓜,瓜体直径足有10厘米大,形同葫芦,瓜顶上长出了一片桔子叶。据该校邱老师介绍,该校种植有5亩柑桔树,其中温州柑有50多株,每年3月开花挂果,果树下间种有南瓜,同是4月开花结瓜。
农科专家赴现场观察,发现疑点颇多:南瓜已经变成土黄色,有些蔫了;桔子树枝与南瓜的结合部,不见瓜蒂;南瓜上原来有瓜蒂的地方,有明显的挖伤痕迹。据此,专家认为,这是某些人“有意或无意”弄出的恶作剧,是有人出于好玩或其他目的,把桔子树枝削尖后插上小南瓜,“导演”出这个“奇观”。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高国庆博士在现场对小南瓜进行仔细观察后指出:桔子树上结出南瓜是不可能的。从植物生长的科学角度看,桔子属于木本芸香科植物,而南瓜则属于藤本葫芦科植物,这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相差太远,桔子树花粉和南瓜花粉是不可能相互传播授粉的。
虚假新闻的泛滥,不仅误导受众,而且可能因新闻侵权而引发新闻官司。它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媒体的威信,而且间接导致了党和政府威信的下降。防止虚假新闻的出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不断提高编辑、记者廉洁从业的自觉性。严把记者入口,新闻记者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只有实行严格的准入制,才能提高记者队伍的纯洁性。应当在“新闻从业资格证”和“记者证”的颁发上从严从高,减少并杜绝不够条件的人混入新闻队伍。
一般来说,大多数记者都是敬业的,恶意制造虚假新闻的只是极个别,因此,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思想素质的好坏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就会“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因此,除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外,还要把好进人关,把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检验采编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从人员素质上杜绝虚假新闻。
(2)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堵塞漏洞。以完善制度为关键,加强对编辑、记者的监督力度。新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杜绝虚假新闻报道的管理规定和制度条例,对记者和相关责任人出现的虚假新闻报道问题,明确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若要判断一篇新闻稿件是否真实,有时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认真核对等手段发现的,如果审稿人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低下,就往往会让虚假新闻蒙混过关,因此,选好、配强把关人员,就能使虚假新闻难登大雅之堂。
(3)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虚假新闻。以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为契机,形成防范虚假新闻的合力。虚假新闻不是新闻单位一家之事,必须通过宣传系统各新闻媒体联手,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多种受众监督渠道,如通过民意调查、受众信息反馈等方式防患于未然,使新闻从业者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媒体声誉。只有各行业、企业、商家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配合监督,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堵住虚假新闻的产生。
制止虚假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从每一篇报道做起。新闻工作者是现实和历史的报道者、记录者,要做到不辱使命,就必须廉洁自律,注意自身的人格修养。唯有政治坚定,作风正派,道德高尚,再加上业务精通,才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永远做受人民群众敬重的新闻工作者。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传媒格局的调整,新闻队伍构成更加复杂,新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虚假新闻有增多趋势,并且假新闻从文化娱乐社会新闻不断向经济、时政新闻扩散。
据调查,小报小刊是虚假新闻的重灾区。在一些虚假新闻中,有的是捕风捉影,夸大其辞;有的断章取义,蓄意曲解;有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有的违反常识,误导受众。特别是少数媒体违反规定,甚至明知故犯,热衷于搜罗网上信息拼凑新闻,与网络互动炒作虚假新闻,放大虚假新闻的社会影响。
当然,我们杜绝虚假新闻的目的,并不是叫新闻从业人员缩手缩脚,不敢去探索和创新,而是希望其按照新闻规律和“三贴近”的要求,把新闻写得更好,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