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闫新喜
(平顶山广播电视总台,河南平顶山 467000)
近日,经人推介拜读了《大学生择业新观念》、《真爱让让生命延续》和《老羊倌走上了幸福之路》等作品,禁不住拿起笔来谈一谈“平视”的问题。在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中,甚至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贴地皮”发现的典型,“接地气”抓住的活鱼,作品中仍然显现出我们思想深处残留的世俗偏见和“无冤之王”的优越感。没有真正做到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百姓易于接受的阐述方式,平等交流。笔者认为,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台及其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生最美的视角——平视落实到我们的言行上、体现在我们的作品中,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我们报道的主体。
人们的视觉一般分为平视、俯视、仰视和斜视(侧目而视)。只有平视才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想让我们的视觉深遂而迷人,必须做到亲切、温和、谦恭、诚恳。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时,身处逆境时,我们需要别人的平视;取得成绩时,成就事业时,我们也需要平视。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不带个人色彩的客观,是抛弃杂念的单纯。平视也是客观冷静的自我评价,是坦诚相待的重视他人,是宠辱不惊、淡泊致远的心境,是凛然正气,不畏强权的坦然。生活中,酸甜苦辣、阳光风雨会一路随行。喜怒哀乐也会一齐奔来,我们都应该冷静地平视,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忘自尊大,“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终保持冷静的心态,平视自我,平视他人,平视社会,客观公正地平视自我,平视他人,平视社会,不去虚情假意,不去故作姿态,请站稳脚跟,挺直胸膛,彰显你兼容并蓄的博大,不俗的修养和人格的魅力。
因此,学会平视无论对人对已,都是人生的必修课。保持我们平等待人的心态,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视同仁的正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情怀,将会出现广阔的天地。对记者编辑来说,就是要根据其定位摆正位置,笔者所在的频道、栏目(节目)开办思想和活动天地就是市井人家,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笔者服从、服务的对象,也是检验工作的标尺,贴近他们,深入他们,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急他们所急,解他们之难,才能“抓住活鱼”,获取最丰富的“给养”。报道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民生问题,报道在他们中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捐资助困活动的报道,力戒施舍情绪;突发事件的报道要防止血腥场面,多反映积极主动采取必要措施,全力施救情况,剖析原因,杜绝漏洞;监督性的报道,也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持,多报道其危害,查证症结,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切忌感情用事,以势压人。只有学会平视,才能真正突破各种认识和判断上的障碍,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获得勃勃生机。
在“走基层”中以“奇人异事”、“猎奇”的心态,去以个人或家庭的苦情为主,诸如“十三岁女孩撑起一个家”、“父女情深,演译人间真情”、“那山、那路、那群孩子”、“七十老汉义务摆渡2 0余载”……。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没有学到群众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追根究底应该是平视视觉的缺失。无论仰视、俯视,还是斜视,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都是一种心智障碍,导致片面甚至错误的结果。有的人好名,在名人和普通人之间就做不到平视;有的人好利,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就做不到平视;有的人好权势,在有权势之人和普通百姓之间就做不到平视;有的人好“牛”,在采访对象面前“牛气”十足,指手划脚,发号施令,“顺”与“不顺”是能否播报的标准,等等近些都是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摒弃的。
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当代最大的政治。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尽力提高广播电视传媒公信力,只有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传达他们的要求,真正让他们成为报道的主体,以他们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喜欢不喜欢作为广播电视传媒的最高评判标准,把广播电视传媒建成他们的贴心传媒。
马克思主义政党新闻事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宣传、动员、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使命,就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了密切的血肉联系。马克思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要“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我们要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和人民群众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宣传内容、路线、方针等方面的调整,把群众的难处当做我们的难处,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责,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扎扎实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听喜不听忧、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在充分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的同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需求和呼声,把党的政策和人民群众意愿统一起来,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尊重群众的感情,善于使用群众丰富的语言,把群众的牢骚和不满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方向。到群众中间,必须把群众当亲人,用亲人的身份真正地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知所怨,摸清其接受水平和倾听方向,让新闻宣传更有针对性,真正为百姓说话。同时,将他们的真实想法记录下来,通过不同方式,反馈给政府及其部门,实施舆论监督,并使监督具有实效性。
总之,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也一定会把你放在心上;时刻视群众为亲人,群众一定会视你为亲人;用平视的视角客观冷静的评价事物,坦诚相见的重视群众,也会得到群众的客观评价。如此,群众才会对我们有话就说,有苦就诉,有难就讲。如此,故事找到了,细节情节抓住了,手下自然妙笔生花,作品自然清新扑面。如此,平顶山广播电视总台在河南省创新创优工作地市排名中,也由2009年的全省倒数第一,一年一个新台阶,2011年排名第六位,跨入先进行列;平顶山广播电视台的《城市1时间》栏目,2011年也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国民生类电视节目影响力6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