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中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促进科研事业发展
王伟中
中央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已作出全面部署,这将有力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科研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推进改革的一个行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神,深入总结前期改革做法和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科研事业单位在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原有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这种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条块分割导致科研机构设置分散重复,科研院所内部机制僵化等。
改革初期,全国县以上科研事业单位共有5000多家,其中中央级科研机构就有1000多家。这些科研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分为三类,即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基础研究类。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之下稳步推进,在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年)等4个纲领性文件,其重要内容就是对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按照不同机制促进科研机构发展。根据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科研机构分类改革。
对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从1986年开始逐步削减事业费,到1991年事业费减拨基本到位;实行有偿合同制,调动科技人员与生产相结合积极性;开拓技术市场,实现技术成果商品化;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创办领办企业、以多种方式进入市场。1999年全面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通过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等方式实行企业化转制,截止2002年底,中央和地方共有1200多家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完成企业工商登记,转制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
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在改革之初,国家对其事业费实行包干制,公益类院所实行“一所两制”管理,一部分加强公益性研究,另一部分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市场化服务。2001年,对公益类科研机构进一步进行分类改革,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由国家财政给予重点支持;以技术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与大学联合或转为其他事业单位,实现优势互补;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对基础类科研机构,在改革初期实行事业费拨款和科学基金共同支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先后通过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计划加大对基础类科研机构的支持,并开展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使竞争与稳定支持达到了比较合理的水平。1998年中科院启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改革,大力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来的持续深化改革,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奠定了基础,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第一,科技体系结构得到优化,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格局初步形成。改革以前,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设立的独立科研机构。改革后,政府所属科研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从改革前的5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3000多家。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格局,科技系统结构布局得到优化。2009年全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已达到229万人,是2000年的2.5倍,其中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比例达到71.9%,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第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我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近13万篇,占世界总数的9%,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由2005年世界第13位升至第8位。科研条件和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立了一批大科学装置,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三,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技术开发类院所转制后,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开发经营的科技型企业,科研活动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运行管理和激励机制更加灵活,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更加高效。科技产业发展明显提速。据统计,2009年中央级转制院所实现总收入1500多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创造利润142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行业带动辐射作用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中央级转制院所来自企业的横向技术服务性收入达768亿元,是“十五”的2.3倍;获得纵向科技经费150亿元,是“十五”的1.7倍。取得了以TD-SCDMA第三代通讯技术、高速列车关键技术、智能电网接入技术、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累计获得了13000多项专利授权。改革后,国家大幅度增强了对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投入,人均事业费由过去的不足2万元提高到目前的8万元左右,通过人员聘用、收入分配和评价激励制度改革,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增强了创新和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改革科技经费分配机制和科技计划管理方式,改变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的局面,项目实行招标制,竞争择优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略研究、规划计划、政策引导和绩效评价等管理手段的使用力度不断加大,以《科技进步法》为核心的科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政策对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引导、支持和规范作用不断加强。
当前,深化科研事业单位改革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研事业单位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我国科研机构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与有效支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创新能力不强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新时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明确职能、增强能力、完善制度、提高效能,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第一,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明确科研机构职责定位。统筹规划和优化完善科研机构布局,建立和完善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研规律的研究开发体系。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强化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努力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转制院所要强化技术开发的市场应用导向,加快企业化发展,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促进技术转移,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第二,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探索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积极推进项目(课题)法人责任制和项目专员制,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探索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建立符合科研规律和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特点的财政支持方式。对从事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其他科研机构通过经费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给予支持。加强对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形成项目、基地、人才相协调的经费投入结构。
第三,加大创新基地和人才投入,提高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根据国家重点科技领域发展需求,结合科研院所基础条件,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研究基地。加强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千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加强对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加强科研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第四,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科研院所创新绩效。针对不同类型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对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公益服务业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科研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创新服务。
第五,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结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区别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完善科研院所长负责制,探索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对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实施全过程管理。建立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科研成果扩散和转移机制。
科研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深化。要按照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结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科研院所自身特点,探索建立有利于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科研院所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不断增强科研院所的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科技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