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
(河南省社科院科社所,河南郑州 450002)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述评
刘 辉
(河南省社科院科社所,河南郑州 450002)
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文明的定义及内涵,社会文明提出的理论依据,社会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关系,社会文明与文明体系,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等方面。社会文明是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深化对这一崭新课题的研究必将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新鲜内容。
国内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这里的社会文明指的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相对应的、狭义上的概念)的研究,确切地说是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之后出现的,是在伴随着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的逐步确立,社会建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问题。在社会建设研究的基础上,学术界进而提出社会文明的概念。在他们看来,社会文明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至今,学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面,就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中“社会”一词的涵义,社会文明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社会文明提出的理论依据,社会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关系,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社会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主体、历史进程、障碍因素、终极目标以及路径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不少成就。下面,笔者就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围绕社会文明研究的几个主要议题作一归纳梳理,以期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
搞清楚社会及社会文明的定义是深入研究社会文明的前提,也是研究社会文明避不开的话题。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众多且观点较为一致,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把社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进而把社会文明也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社会文明,是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各种文明的有机统一。狭义的社会文明,是指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等具体的文明形态而言,在社会领域中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在社会事业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如有论者指出,广义的社会文明在“人类社会”、“社会形态”、“社会历史进程”的层次上运用,它的建设成果是一个由多方面文明综合构成的整体的社会文明,是超越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之上,也是涵盖三大文明的广义的“社会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因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所以它的成果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是一种狭义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状态的“社会文明”。[1]当然,也有个别学者持不同的看法,如有学者指出,广义的社会文明是指国家出现后的各种社会形态的文明,即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是指社会领域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社会层面。[2]
社会文明的内涵是社会文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清楚这一问题,才能更加明确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目前理论界众说纷纭,观点各异。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文明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要素文明、社会环境文明、社会实体文明和社会过程文明。其中,社会要素文明包括社会关系文明和社会生活方式文明,社会环境文明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文明、社会秩序文明和精神生态环境文明三个方面。社会实体文明有社会个体文明、家庭文明、社会群体文明、社会组织文明、社区文明等,它们的进步状态都是不同类型的文明。[3]也有学者把其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社会主体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主体方面和基础条件;社会关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结构要求和核心内容;社会观念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精神状态和前提条件;社会制度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规范要求和基本保证;社会行为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外在表现和关键所在。另有学者指出,社会文明应当包括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社会制度文明和社会结构文明四个方面。[4]于建荣把社会文明的内涵划分为五个方面:社会生活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意识文明、社会生活环境文明、社会管理文明,其中前三个是核心内容。[5]总的来说,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还很不统一,需要进一步的加以整合。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一词的提出比较晚,但这一新命题已经得到理论界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同。在他们看来,社会文明是客观存在的,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诸文明形态同等重要。社会文明是一个独立的范畴,既不能把它分散或附属于其他文明之中,更不能把它排斥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之外。
理论界提出社会文明这一新概念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依据:依据之一是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尤其是关于人类社会“四大生活”的理论。相当多的学者坚持把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作为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基础,他们普遍引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的一段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于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研究者们认为,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把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并列。因而,人类社会的文明系统中,除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外,还应该包括社会文明。有研究者指出,正是与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一起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存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存在。[7]然而也有少数研究者对马克思的这段经典表述作出新解读,认为这段话涉及三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内在地包含五个要素: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人口因素与自然环境,据此,人类社会的文明应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与五大要素相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社会整体文明应该是这五大文明的有机统一。[8]
依据之二是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鲜明提出并不断深化社会建设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作为单独章节进行阐述,这在以往历次党代会中是找不到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并深化发展直接促成了社会文明理论的诞生。一些学者据此认为,既然我们党提出“四个建设”和“四个奋斗目标”,与之相适应,理应有“四个文明”。即经济建设——富强——物质文明;政治建设——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建设——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文明。也有研究者认为当前我们党在中央文件中提及的“四个建设”与“四个文明”明显不对称,存在着理论链条的断裂,而提出社会文明这一概念可以弥补上述理论缺陷。
社会文明建设关注和重视民生,更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探讨付诸较多笔墨,而且论述比较全面。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社会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社会文明建设侧重于解决民生问题,更直接指向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更直接地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努力建设社会文明。有论者指出,着力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才能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实现社会公正,使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9]其二,社会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就是社会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其三,社会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正如有论者所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和谐发展亦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10]其四,社会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至今,我们党在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时,中心内容都是社会文明建设。如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四个着力点,均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五个着力点,这五个着力点,有四个与社会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可以说,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其五,社会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日益紧迫的呼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的社会文明建设却出现“短腿”现象,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价格、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发展、社会文明建设滞后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他们迫切希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文明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真正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中央文件中的相继提出,随着社会文明在理论界的提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尤其是社会文明的提出,使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究竟包括哪些形态,目前理论界各抒己见,分歧很大,有“三系说”、“四系说”、“五系说”甚至“六系说”。其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以下三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提出后,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理论界提出了社会文明的概念。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社会主义的文明系统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如有学者指出,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11]有研究者甚至作了形象的比喻:如果用一棵生长正常、万古长青的树来比喻人类文明的话,那么物质文明是它强劲的树根,政治文明是它的粗壮遒劲的树枝,精神文明是它繁荣茂盛、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绿叶,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巨树的硕大强壮的树干。[12]
党的十七大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后,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新一轮热潮。不少专家学者提出,生态文明应该是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的提出完善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撑起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从“两个文明”建设到“四个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观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至此,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更完整、全面,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1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14]
“五系说”是在十七大以后出现的,是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的结果。如有学者指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组成社会整体文明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整体文明系统的全面建设。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文明观,才能不断走向全面、协调和持久的和谐社会。[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形成了内在的互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而构成的文明体系。[16]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到底囊括哪些文明形态,社会文明是否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并包括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之中,生态文明应该如何定位,笔者以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必将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如前所述,理论界对社会文明的研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提出之后才出现的,是在伴随着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这说明,二者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对于二者的关系,理论界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少数研究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有学者指出,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认识的完善和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17]
大多数研究者则认为不能把二者等同,有论者指出,社会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它们的明显区别在于各自包含的内容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内的全方位建设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要比建设社会文明宽泛得多。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加快了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最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总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18]另有专家指出,和谐社会和社会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社会文明,没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没有今天的社会文明的诞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发展社会文明,正如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样。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又能大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为,加强社会文明建设能够促进新的社会生活观念、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的形成;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作,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促使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从而大大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9]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方方面面的努力,对此,理论界的观点比较一致。然而在具体阐述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时,由于对社会文明的内涵等问题看法迥异,专家学者的论述出入很大。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把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等同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学者,自然而然地引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的表述。如有研究者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20]五个方面进行概括,这五个方面恰恰是出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其二是把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等同于社会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用单独章节从教育、就业、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对社会建设作了详细部署。显然,十七大着重从发展社会事业的角度强调社会建设。少数研究者据此对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从上述六个方面作出阐释。其三是进行综合论述。绝大多数研究者从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制度建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完善社会管理、建设社会文化、优化社会结构、塑造社会文明主体等方面进行阐释,但包括的内容与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论者指出,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文明规范;塑造社会文明主体;大力发展社会事业。[21]有论者提出,应以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为先导、以塑造社会文明主体为依托,以发展更具活力的社会管理方式为机制选择,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为价值依归,以期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新态势。[22]
综上所述,最近七、八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然而,以笔者愚见,对该课题的研究尚存在着如下不足:第一、研究成果总体质量不高。我们不否认有一些颇有见地和价值的文章,但是总的来看,成果质量偏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甚至雷同现象,令人叹服的精品力作不多。第二、研究成果数量偏少。党的十六大以来,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继在中央文件中提出,社会文明也在理论界提出。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研究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科研成果数不胜数,其中不乏鸿篇巨著。而社会文明研究的成果少之又少。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只有区区三十多篇,著作类成果只有于建荣所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一书。第三、研究成果观点差别较大。不少观点尚未达成一致,有些观点甚至截然相反。观点不同一方面体现了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表明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还很不成熟。总之,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研究。
[1][4][7]赵昌智,徐腾.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文明[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19]黄蓉生,李国安.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2).
[3][12]萧君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 —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4,(6).
[5][21]于建荣.简论社会文明[J].科学社会主义,2008,(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8]彭劲松.马克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社会整体文明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7,(5).
[9]黄文新,黄石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J].世纪桥,2008,(12).
[10]肖兴燕.四个文明和谐发展论[J].六盘水师专学报2006,(2).
[11]方立.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
[13]龚剑飞,甘庆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10,(2).
[14]刘佶鹏.我国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历史演进[J].理论探索2010,(2).
[15]方世南.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文明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
[16]董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S1).
[17][20]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J].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2).
[18]刘辉.关于社会文明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6).
[22]靳志强.中国社会文明的政治学阐析[J].哈尔滨学院学,2008,(10).
D619
A
1008-5955(2012)04-0003-04
2012-08-24
刘辉(1972—),男,河南信阳人,河南省社科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付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