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071)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巳走过了90年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90年艰苦卓绝,90年成就辉煌。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思考探索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问题。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尽管作了很大努力而因各种原因所限没能实现发展中国的愿望,然而在夺取政权之后,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不断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本质等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思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统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地增加生产的总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人们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应该说是最早思考中国发展问题的领袖之一。他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与发展有过明确的目标,从而也就构成了毛泽东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响亮地提出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的目标。他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仅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1]195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们“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目标。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再次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发展目标和“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模式。从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是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
夺取全国胜利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现实,如何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毛泽东同志出现了一些认识与实践上的失误,或者说在发展观上出现了某些偏差与曲折。他开始很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然而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需要强大的工业与国防,因此毛泽东强调要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发展城市,甚至不惜以牺性农业、农村等为代价。由于中国在国内外的一系列重大胜利,使得他头脑开始有些发热,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有所抬头,在发展观上,强调或突出“高指标”,之后在政治上突出搞“政治第一”,后来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酿成了十年动乱,不仅发展成了问题,经济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过从毛泽东同志的主观愿望上看,他是主张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只是在其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上有错误或“左”的做法,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后来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这样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但是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生产力。不是说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社会规律办事。”[2]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的模式选择、发展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创造性回答;另一方面,在借鉴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和反思列宁“新经济政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观,其内容十分丰富深刻:
发展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考虑一切问题都主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出发,改革也不例外,改革不是目的,是促进发展的手段。邓小平理论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之后,接着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换言之,就是怎样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概念、范畴,都是以社会主义发展为基础的,离开社会主义发展,这些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市场与计划,公平与效率等,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展开的。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与民族都在谋求发展。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把握住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规律,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是邓小平阐述最多、最全面、最深刻的理论。关于发展问题,他曾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概括:“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抓住时机,发展自已,关键是发展经济”等等。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最贴近主题内容和实质,因而也成为邓小平理论和发展观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辐射分支,成为全党全国人民谋发展的主旋律和时代强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并且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始终认为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他曾明确指出:“按照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确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积极稳步地发展国民经济,始终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3]。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4]。他认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这十三年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发展。江泽民的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包括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并达到了新的境界和创新,具体表现在:
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我国近代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受制于人。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才能更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份量,支持我们的朋友才会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
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抓住机遇,就能赢得主动,赢得发展的空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十分紧要。江泽民同志深刻分析我党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敏锐地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5],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6]
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三大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
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全面回归。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飞跃,是对发展本质认识的深化,是对发展规律的真正揭示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红线,离开发展就没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首先是要抓好经济建设,抓好经济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本世纪头20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多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个目标,发展就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力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为目的,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界定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其次,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后,以人为本全面地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只有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协调发展是社会糸统、自然糸统以及社会糸统内部各个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同时,协调发展还要求在发展中要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等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撑。“可持续”就是全面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全面需要,不以牺性后代人的需要和未来发展为代价来支撑或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和当代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会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好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发展本质的准确把握和科学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理念的全新的飞跃!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版,第663页。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订本.第103页。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549页。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64页。
[5][6]《十六大报告》单行本,第19-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