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翠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 031300
重视能力培养 完善实训体系
——中职会计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小翠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 031300
会计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会计实训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对职业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实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会计实训;经济发展;解决对策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它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而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从社会发展对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熟练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人才市场的要求。能够进入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等单位,服务于当地或周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实训教学势在必行。
1.1 学校对会计实训不够重视
有的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的要求就是毕业前考证,类似的从业资格证、电算化证、珠算证等等只要拿到手就算毕业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会计人员的实训能力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而大部分学校向学生灌输许许多多会计原理、制度和准则。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专业实训能力的培养,强调了知识理论,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导致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需要灵活进行会计实训的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
1.2 会计实训形式单一,资料不齐全
会计实训大都是理论知识学习一年以后进行的,在学期末,蜻蜓点水般匆匆结束,而且实训根本不作为考核科目,师生都重视不起来。
学校没有自己的实训教材,实训资料不齐全。教师只是简单模拟一些资料让学生记账、登账、编报表。有些资料直接从网上下载,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且不能分岗位、分模块练习,没有系统性。
1.3 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少“双师型”教师
在会计教学上,教师几乎是“全能”的,凡是涉及会计专业的所有科目,基本上所有教师都能上,很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造成“不专也不精”。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理论和实训为同一老师,课程也是教师自行安排,理论课多于实训课。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出来直接走上了教育岗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无法正确指导学生的手工实训和电算化操作,中职会计教育缺少“双师型”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1 重视会计专业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学校上层领导首先要了解会计就业行情。重视会计实训,关注会计实训,制定相应的实训制度和计划。鼓励教师研究会计实训教学,加强实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训教学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改变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的反复讲解。真正为学生的将来着想,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机会。
2.2 完善实训教材体系,加强手工和电算化相结合的实训模式
2.2.1 大多学校提倡集体备课,要求编制校本教材。我们的兄弟院校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和晋中职业技术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从《基础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入手,逐步深入各个模块:出纳、存货、固定资产、工资、成本、利润等,到最后的综合实训,推进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实训中的运用,真正实现集体备课,编制适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训校本教材。此外,还应将会计实训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列为考试科目,编制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进行实训评分考核,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环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2.2.2 将手工模拟实训转到电算化模拟实训上来。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计算机操作,从建账、原始数据的录入、记账凭证的填制、自动登记账簿等日常账务处理,到期末转账的处理和最终生成的会计报表,使学生加深了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训练了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电算化会计的便捷和系统性。保证学生参加工作后,能胜任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岗位。
2.2.3 技能大赛应作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国家、省、市以及学校每年定期组织会计技能大赛,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发现学生在实训中的弱点,集中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的兴趣,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相互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通过竞赛,能和兄弟院校之间、财务软件赞助单位等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使学校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以本校为例,去年参加晋中市会计技能大赛学生分获一、二名。参加山西省会计技能大赛也是一、二名。并荣幸作为中职会计技能国赛的培训点,代表山西省参加国赛,取得前所未有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大大提高了我校实训教学能力。对我校以后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2.3 增强实训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树立会计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科学安排教师的任教课程,注重教师的“专”,加强实训教师的培养。可以聘请企业会计师来学校任课,进行实账案例讲解,对会计教师进行培训。或者鼓励会计教师进修。例如,去参加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他们的教师就是从企业引进的,而且还带来企业的实账,给教师弥补自身不足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实训水平。
其次,可以实行校企结合,提供毕业生到企业去会计实习。鼓励教师定期去企业兼职或任职,使教师能及时了解企业最真实的会计实践情况,做到不仅会讲理论,而且还会做实账。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应该进一步深化会计教学改革,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着力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秀的人才。
[1]张朝宓,苏文兵.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黄义凤.会计实训教学现状与改革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4)
[3]韩志群.浅析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4]陆君信.浅谈会计专业如何实施案例式教学[J].会计之友,2006,(21)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6.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