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海淀 430074)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思考
刘 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海淀 43007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国家软实力思想的最终形成。在理论上,从精神内核、物质基础、承载主体和内在驱动等四个维度总结了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在价值上,助力中国社会全面改革与发展、丰富邓小平理论内涵、“中国模式”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模板;在意义上,国家软实力既要内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展多元包容的中国文化;又要外展,充分利用国家硬实力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广泛开展“国家形象”营销。
邓小平;南方谈话;国家软实力;软实力思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第一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1]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同化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效仿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2]这一概念于1993年被译为“软实力”而引入中国,引起官方和学界的关注。当前,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国与国的竞争日益倾向于国家软实力的较量,高度关注国家软实力建设对促进中国和平崛起、维护中国文化主权、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较早认识到国家软实力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他在“南方谈话”中精辟论述了中国国家软实力的理论内涵,标志邓小平国家软实力思想的最终形成。“南方谈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篇章,“南方谈话”不仅成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而且科学总结了“什么是国家软实力,怎样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一关键问题。20年后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感到国家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和邓小平国家软实力思想的深邃内涵和现实意义。
冷战结束后,“软实力”这一概念引入中国,邓小平“南方谈话”虽没有直接引用这一概念,但他的谈话始终围绕如何处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这一中心议题,理论内涵极其丰富,具体包含中国国家软实力的精神内核、物质基础、承载主体和内在驱动等四要素。
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能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凝聚民族精神、稳定社会秩序、提升国际形象,而一国的政治价值观是国家软实力的灵魂,决定着国家软实力的性质和品质。邓小平以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战略视角,深刻认识到提升国家软实力有助于国家全方位改革与开放,促进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软实力角度看,他认为中国国家软实力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一谈话指明了中国国家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在对外关系上,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可见,邓小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认为中国国家软实力应以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第一性的生动应用,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度重视国家“硬实力”建设,只有一国的经济实力增强,才能在软实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创造稳定的内外部条件。
邓小平认为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坚持了这个中心,包括软实力建设等其他方面的事情才能办好。“南方谈话”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得快一点,不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但稳当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道路上,邓小平不拘泥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种种疑问,明确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消除了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障碍,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奠定了强大物质基础。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主体部分,文化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国软实力的大小,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十分关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邓小平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邓小平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要依靠法制。”由此可见,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承载主体,用法律的硬约束和道德的软约束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软实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及国际环境等紧密联系。增强国家软实力,必须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束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学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以更高的姿态走向世界,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创造制度条件和外部环境。
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他认为改革开放“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然,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邓小平全面改革思想为增进国家软实力扫清了体制机制障碍,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左”的干扰,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增进了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要旨付诸实践,全方位推动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腾飞巩固了国家“硬实力”。与此相伴,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际社会提出“中国模式”并引起广泛热议,这无疑是我国国家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3]。
首先,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助力中国社会全面改革与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有关国家软实力的科学论断推动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全方面改革,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经济方面,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海啸,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向好;政治方面,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逐步扩大人民民主,创造条件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日益完善,政府的服务属性和公共属性显著增强;文化方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化软环境有效改善,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文化业态孕育生机;社会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统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提高至4%,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适应性,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社会管理网络日臻完善,巩固发展了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其次,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对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标志邓小平理论的成熟与形成。“南方谈话”中有关国家软实力的表述与论断深化并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内涵,从内容上看,邓小平在国内政治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背景下,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深刻吸取“苏联模式”教训,将国家软实力思想蕴藏于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党的建设思想之中,自觉地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有机结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从思维视角上看,邓小平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自主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要有感召力、影响力和创新力,而这种发展模式需要以强大的国家软实力为支撑,将国家硬实力内化为国家软实力,关注推动国家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国家力量的核心要旨。从理论发展上看,邓小平的国家软实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一脉相承,江泽民和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国家软实力思想,相继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论断。
第三,“中国模式”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模板。所谓模式即事物的标准样式,“中国模式”是站在全球视角对邓小平理论的生动描述,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提出和热议,无疑是我国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引进”,并非“中国原创”①“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由美国高盛公司的资深顾问乔舒亚·库伯·雷默于2004年5月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中国经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独立自主摸索出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可见,“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显然说明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基本经验和制度选择在国际社会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和认同,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一方面,当今时代,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难以复制,且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存在社会矛盾、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弊端;另一方面,“中国模式”是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模式,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性,我国的历史遭遇、发展目标和社会现实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政治价值不变色、意识形态不褪色、文化主权不染色。国家软实力既要内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展多元包容的中国文化;又要外展,充分利用国家硬实力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广泛开展“国家形象”营销。
第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化、大众化,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价值追求[4];三是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捍卫国家和民族主体价值观,构建先进性、包容性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激发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自省,发展多元包容的中国文化。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而提升文化自觉,关键在于促进文化自省,以包容心态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突出文化的“民族属性”。一方面,对本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挖掘,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大众文化的转变,增强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转换需要在全球化视野中进行,传统文化要大胆“走出去”,与外来文化相碰撞才能激发思想的火焰,才能彰显文化的创新力与发展力,要以更加包容宽广的心态看待西方文化,在批判与继承、异化和同化的过程中接受文化浪潮的洗礼和革新,惟有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文化自觉,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5]。
第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认识国家软硬实力的关系至关重要,软实力和硬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两个方面,硬实力为软实力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软实力为硬实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软硬实力的关系并不遵循“加法原理”,这是由于其内在的复杂性和交错性所决定的,两者既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可能南辕北辙、顾此失彼。因此,一方面,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第一要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维护市场主体正当利益,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构建良性、健康、互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稳定成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凝聚民族共识。总之,我国在提高综合国力的过程中,要以硬实力发展的良好势头带动软实力的稳步提高,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互动,争取达到乘数效应[6]。
第四,推行以“国家形象推广”为核心的国家营销策略。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本质上是由关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核心逐渐转变为塑造国家主体价值观、凝聚民族共识的过程,是国家“国魂”和“国格”形成的过程。软实力的实质是国家形象问题,推行以“国家形象推广”为核心的国家营销策略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国家形象的基石,以“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先进外来文化;二是在国际社会中广泛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家政治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充分利用非官方载体广泛传播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四是通过开展“中国国家文化年”活动增强国家形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夯实软实力的文化基础[7]。
[1] Joseph S1 Nye,J r1,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M].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05,No12,1990.1177—1921.
[2] Joseph S1 Nye, J r1,Soft Power[M].Foreign Policy, No180, Twentieth Anniversary Autumn,1990.1153—1711.
[3] 张森林.国家软实力视角的“中国模式”论析[J].理论探讨,2011,(6).
[4] 江金权.科学发展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吴琦.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软实力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9).
[6] 鲍永娟,张政.关于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7] 汪涛,邓劲.国家营销、国家形象与国家软实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A849.1
A
1672-4445(2012)08-0008-04
2012—05—15
刘佳(1989—),辽宁抚顺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