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2012-08-15 00:43陈辉吾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

陈辉吾

(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政教室,河南洛阳471003)

“文化自觉”由费孝通首次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也即对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我们认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她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文化自觉的历史。

一、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自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冲突、选择和整合的历史,西欧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也冲击了持续2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民族危机,近代中国各个阶级、阶层的精英分子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然而,无论是立足器物效仿的“中体西用”主张,还是立足制度改良的“儒表西里”主张,都无法改变封建王朝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历史悲剧。“随着体制内器物、制度改良先后失败,专制王朝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碎片化,其主导意识形态——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结”[2]。在当时的中国,形形色色的文化主张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倡全盘西化,有的人主张儒学复兴。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五四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由于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符合中国人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价值诉求,从而被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通过文化上的自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将“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的伟大征程。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既受到了来自外部封建文化的反对、又受到来自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因此打破封建文化势力的反对、破除党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文化自觉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在1938年9月至11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著作相继问世,从《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的撰写到《改造我们的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的发表,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即建立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3]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核心思想,为共产党人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摆在共产党人的面前,任务上的变化要求文化觉悟上的推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中国共产党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要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出用行政的方法对科学和文艺实行专断是错误的,要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吸收我国过去的和外国的有益的文化知识。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个过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文化自觉为动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自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文化自觉的大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并在文化自觉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大革命”中,我们一方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关上了大门,另一方面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使得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彻底失去了文化根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首先,在文化思想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次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其次,邓小平强调要尊重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再简单地让“文艺服从于政治”,改变了长期以来文艺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的教条,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再次,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强调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暴露出新的危机,如道德失衡、价值困惑与信仰危机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时代需要,在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同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自觉。首先,进一步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1996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其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党的十五大全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5]再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另外,中央还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发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发展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纷纷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同时文化霸权主义也同样活跃在世界舞台,严重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进入了非常关键的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在这种形势下,文化自觉与再一次转型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一次又一次提起的传统文化转型的任务又一次提到了现实的日程上”[6]。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文化自觉之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指出要“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要求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积极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新的成果。

综观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紧密相关,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始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既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文化自觉对于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

90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轨迹揭示了文化自觉与党的理论创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自觉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文化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了发展方向。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来源于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而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最终来自于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文化自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文化自觉包含着对文化性质地位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以及对文化使命责任的理解,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具有指导社会进步和理论发展的前瞻性。胡锦涛曾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7]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先进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以及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先进文化必然会发挥“旗帜性”的作用引领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从建党90周年我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正确发展,都得益于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高度文化自觉的引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冲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束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引领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回答,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也引领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2.文化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夯实了文化基础。首先,文化自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了文化上的“成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正确发展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上。西方学者伽达默尔说:“我们的种种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存在的历史性需要种种成见为我们的全部经验能力指定最初的方向。成见乃是我们向世界敞开的先人之见。它们简直就是我们借以经验某些事物的条件——凭借它们,我们所遭遇的才向我们诉说某种东西。”[8]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需要文化上的“成见”,“成见”是由传统构成,而传统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个部分,我们说的文化自觉就是对不合理传统的剔除和对合理传统的继承,就是“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正是以种种文化“成见”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得以可能实现。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先进文化,文化的先进性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更源于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所提供的养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的形成依赖于人们对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文化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烘托,而这一切最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依赖于人们的文化自觉。“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成既需要理论传播者的努力推动,还需要理论受众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一方面,文化自觉能帮助理论受众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这是接受理论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文化自觉能提高理论受众对于先进理论的科学认知能力,在心理上主动亲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完成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

3.文化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动力来源。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0]文化自觉可以让人们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取知识,意味着文化上的进步、思想上的自由,必将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来源和方法支持。文化融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基础的,两种文化的融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动力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更离不开文化的融合,开放包容、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态度。文化整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机制。所谓文化整合就是在容纳多种文化因素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以形成一个有序的、完整的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结合,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每种文化现象中都有一种主导文化,然后依照这种主导文化选择并强化某些文化元素,同时排除或抑制其他元素;在历史的过程中,这些主要的文化元素便逐渐制度化,从而或多或少地获得了整合[11]。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文化整合发挥着融合众多文化、确立主流文化、推进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容纳、吸收并整合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正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整合,才推动着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以来生生不息地发展和传承。因而,当代中国的文化整合同样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飞跃。

[1] 费孝通.文化自觉与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J].炎黄春秋,1999,(3).

[2] 肖冬松.用之可以尊中国——谈谈人民军队充满朝气的军事文化[N].光明日报,2011-08-12.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4]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5]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1.

[6]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83.

[7] [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8] [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M].张志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70.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11] 宋一.思想变化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设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