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2012-08-15 00:43冯登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高碳河南煤炭

冯登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国内前列。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趋严重。只有转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方式,才能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使河南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河南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极为明显

1.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河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大,占了一半多,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钢铁、煤炭、有色、石化、电力、建材、水泥等高物耗、高能耗行业在工业中所占比例偏大,资源、环境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2009年河南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仍然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超过生产总值的增长。汽车、中型拖拉机、铝材、水泥、钢铁、煤炭、化学及化工原料等高耗能行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进入2010年,全省工业能源消费持续强势增长,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较去年高出了12.8%;高耗能行业耗能大幅增长,其中煤炭、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增幅均在30%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已接近50%,其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的比重达到80%,拉动了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16.1%[1]。这体现了河南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重化趋势,资源主导型特征还在进一步加强。

2.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河南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煤炭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90%,水力、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极低,仅占4%左右。由于煤炭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致使河南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第二位[2]。河南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重要阶段,对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还将不断增长,而且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将长期存在,水力、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所占比重短期难以大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3.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近几年尽管河南单位GDP能耗在不断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河南能耗为1.156(吨标准煤/万元GDP),与经济发达省市的能耗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即使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的单位GDP能耗也排在江西(0.880%)、安徽(1.017%)之后,这说明河南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

4.科技整体水平不高。河南科技投入比较低,科技投入的强度是0.77%,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3],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强,以目前的整体科技水平难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河南人口众多,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迫切。

二、河南经济发展高碳方式向低碳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1.产业路径:传统产业低碳化和发展低碳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其核心在于改善现有高碳经济条件下产业的两个维度,即“高碳产业链条”与“高碳产业结构”[4]。第一,传统产业低碳化——改变“高碳产业链条”。河南是传统产业大省,传统产业量大面广、门类齐全,资产总额和工业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量的80%以上[5]。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发展低碳经济就得排斥传统高碳产业,而实际上,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传统经济的作用还比较大[6]。传统产业低碳化是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突破口。河南传统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初级产品较多,新特优和高端产业比较少,技术装备和工艺整体水平不高,工业竞争力总体不强。河南省五大支柱产业煤化工、铝工业、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是当务之急。一是缩短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石化)、建材、纺织、造纸等8个传统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GDP的碳强度。二是逐步推进传统制造业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应当成为现有产业低碳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制造业作为完整的体系,包括“设计→制造→品牌”三个环节,中间的“制造”属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环节,而前端的“设计”和后端的“品牌”都属于高附加价值、碳低排放的环节。我省制造业大多处在中间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逐步推进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化设计研发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产品定价的话语权。三是发展低碳农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推广普及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可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环境污染,逐步建立起生态、循环、低耗、高效的低碳农业。第二,发展低碳产业——调整“高碳产业结构”。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加快包括金融、保险、物流、旅游、教育、文化创意、技术服务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和数字新媒体产业,最终使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2.技术路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可分为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三种类型,主要包括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必须加大对低碳技术研究的投入,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相关专业机构和高校、研究院所的技术合作,提高全省低碳技术研究水平。推进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引进国外低碳相关技术和援助资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究、推广煤炭低碳技术对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重大。煤炭低碳技术就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包括开采、加工、燃烧、煤气化和污染控制等)技术,即洁净煤技术。河南应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作为开发低碳技术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加大煤气化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相关自主研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组建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为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服务。

3.能源路径: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第一,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由于河南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高达近90%,而且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这种能源消费结构还难以改变。因此,河南经济发展中,能源供给安全保障和降低碳排放量的关键在于如何推广应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第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这是河南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广农村户用及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发展秸秆、沼气、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鼓励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积极、稳妥地发展核能。

4.资金路径:发展碳金融。低碳经济的投融资体系具有更加严格的资本密集要求、技术创新要求、环境互动要求、产业合作要求与政策要求,必须大力提升金融创新水平与金融工具能级[7]。就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要在直接投资、融资、金融服务和一系列金融工具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政府在财政上大力支持低碳项目的开拓和实施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主要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增加资金投入,并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形成完整的碳金融体系。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民间资金进入低碳产业。可由省政府牵头,组建我省的“碳基金”,对符合省情的低碳技术项目立项和研究、低碳经济政策研究、低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等进行资助。设立河南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进省内碳排放权交易的货币化,提高碳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效率,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碳排放问题。探索国际融资渠道,积极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国际碳基金等金融组织交流、合作,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和优惠政策,打开省内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融资渠道。

5.制度路径: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促进制度创新,建立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技术创新机制、投融资机制、经济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低碳经济的评估机制,给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建立和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是让政府来主导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只是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靠市场机制发展低碳经济。可考虑将单位GDP的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订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奖惩制度,并做好与现有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衔接。制定吸引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宣传政策,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网络、杂志、广播等对广大民众进行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积极地吸引广大公众参与进来,形成低碳经济的文化氛围,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向“低碳”方式转变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更需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1] 卫静.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持续走高警示[N].河南工人日报,2010-05-27.

[2] [3]河南广播网.卢展工: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三驾马车”[DB/OL].http://henan.sina.com,2010-04-08/2011-06-08.

[4] 吴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N].经济参考报,2009-11-03.

[5] 周柯.中原传统产业升级的思路[J].创新科技,2006,(11).

[6] 谭骥.中国不应排斥高碳产业[N].时代周报,2010-03-19.

[7] 阎庆民.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2010,(4).

猜你喜欢
高碳河南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连续酸平产线生产高碳宽带钢的焊接技术研究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