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明
作者:郑伟明,湖北宜昌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邮编:443000
全国党史工作会议2010年7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习近平还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去年6月,中央还曾下发10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党史教育、研究和宣传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由此掀起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学习、宣传和研究党史的高潮(第一次是1981年,另一次则在1991年)。而这次会议引发的党史热潮还将更胜以往。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对党史学习宣传在党内外亦存在的一些不正常或不良倾向。诸如,一些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以不真实、非权威的“史料”来研究党史,以讹传讹,以此来颠覆党的历史事实和优良传统,背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准则;一些党校或干部培训机构以“经济为中心”,以不同理由和借口,减少或停滞对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课程的开设,偏离了“党校姓党”的本质定位;还有一些文艺影视作品为吸引受众的“眼球”,打着“弘扬主流、主题”的旗号,肆意编造、虚构、戏说,甚至出现了脱离特定时空条件的“穿越”,误导缺乏历史常识和党的历史知识的读者受众(不能回避的是,在今天大多数人的历史知识及党史常识是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获得的);再有一些党组织包括党和国家部分机关党组织一度放松或放弃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宣传,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懂或不知党的历史,造成淡化党的历史的社会氛围,实质是在客观上在为党的执政基础起到松懈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当遇到国内外敌对思想或敌对势力污蔑或诋毁党的历史之时,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动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声音,对此我们有的党员干部群众显得抵御力量的苍白与迷惑。如果我们不加警惕并采取有效对策,当社会矛盾凸显之日,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就会受到削弱和瓦解,苏联就是前车之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为此,必须引起我们执政党及其各级党组织及党的组织、培训教育机构的高度警惕和沉着应对。大力学习宣传研究党史,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这是中国共产党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选择,其必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
2008年9月中共中央以中发〔2008〕13号文件的形式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对党校的性质功能作了如此界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突出党史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等工作,是党校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党校的性质及功能所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把党史作为重要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党史教研部门和党史教研基地,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的党史师资队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一次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党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反映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学院的教育规律,也再次对党史教育是党校培训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作出规定。党校只有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工作在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需要不断地探索加强和改进党校党史教学科研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真正发挥党校在党史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党校的性质决定了“党校姓党”,因此,党校始终要把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放在党校所有工作的首位,其中包括党的历史教育,精心做好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把党史教育作为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以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党员干部,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首要条件。党校作为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重要理论阵地,负有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及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历史责任。
因此,党校要紧紧围绕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这个首要任务来研究,实现党史教学、科研、咨询的三位一体发展,切实加强和深入推进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进一步丰富党史教学内容,改进党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特别是宜昌地方党史的研究,加强对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调研,切实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史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党校在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和全面开创我市党史工作新局面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1年的历程。这91年的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既放射着光芒,也不失有悲壮。任何国家、民族与政党都是有历史和传统的,历史和传统是国家、民族与政党的灵魂记忆、发展坐标、凝聚力之所在。其中不在于这个国家、民族与政党的历史传统悠久与否,而在于这个国家、民族与政党是否能够注重自己的历史传统,是否能够从自己的历史传统汲取精华,是否能够使得自己的历史传统永久的升华,是否能够使得自己的历史传统造福于民族和自身。因此,中共党史是中国新的历史时期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教育资源。
在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党史更具有特殊的教育资源意义和精神财富意义。2011年3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调研,他深情地说,重温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深受教育。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党的干部队伍的新老更替、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自从世纪之交以来,党的干部队伍发生了整体性的大规模的新老更替,特别是当前正值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四次大规模的干部新老交替之际,许多建国后60、70后,甚至改革年代出生的干部将走向或已经走向党政军的各级领导岗位,甚至是重要要害岗位,年轻的新党员在党内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这既使党增强了生机和活力,又给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在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接力中成就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摆在面前,即近年来,随着干部新老队伍的不断更替,一大批年轻人被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年轻干部的到来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干部的学历越来越高,但懂群众工作的人却越来越少,坐机关的时间越来越长,跑基层的时间越来越短,联系方式越来越便捷,与老百姓的距离却越来越拉大……这些问题,不仅困扰了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对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60余年和改革开放30余年的今天,考量党员干部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文化水平,还是从政经历都在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而“革命化”——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忠诚、政治方向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许多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缺乏艰苦工作生活环境的磨练,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缺乏政治伦理的教育,更缺乏对党的历史的认真研读和深刻认识,故而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上、言行上和作风上与党章的要求、与党的宗旨和与党的政治规范是不一致。
不学习党的历史,就不懂得党的性质如何体现、如何保证、如何坚持、如何捍卫;不学习党的历史,就不能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不能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能坚持无产阶级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学习党的历史,发展方位上就容易迷惑党执政的前进方向,思想意识上就容易割断党执政的历史源泉,实际行动上就容易松动党执政的实践基础,前进道路上就容易淡化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一个政党一旦忽视直至边缘化自己的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发展下去就会走向反面。只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政治头脑,时刻保持高度敏锐的发展眼光,时刻保持精力旺盛的学习热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才能把党建设好、把人民保护好、把事业实现好、把国家发展好,才能接好治党治国治军的班,才能保证党的事业代代相传,才能使得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惕,抓紧加以解决。从客观条件上说,由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使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和严峻,同时也就有了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从党自身来说,自从世纪之交党的干部队伍发生整体性新老更替以后,党的干部队伍已发生整体性的新老更替,新党员和年轻干部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这既使党增强了生机和活力,又给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今天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或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执政时期要艰难的多。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需要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不能有丝毫放松。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都给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不符合党性和宗旨的突出问题:在理想信念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缺乏识别力,有的甚至还随声附和。在组织纪律方面,一些党员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纪律观念淡薄,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不善于团结共事,内耗严重。在宗旨观念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坚持以人为本,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一些领导干部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生活腐化、奢靡享乐,少数领导干部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以权谋私,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因此,要毫不放松地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党史教育和党性教育,以鲜活生动的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史,以及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教育党员干部,用坚强的党性来抑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影响,抵制各种腐败和丑恶的现象;用坚强的党性来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
古人有“以史鉴今”之说,习近平同志也强调用党史“资政育人”。作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自身永葆共产党员优秀本色,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当前,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更好地造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本目的是,就使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党的干部队伍科学发展的生存之基、成长之道、力量之源,努力建设一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党的干部队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社会领域深入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深刻转型,社会经济总量急速增加,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社会活力空前勃发,人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与之而来,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突出,社会矛盾也随之凸显而繁复……“十二五”将是中国发展三大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和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继续深化与加剧,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各类体制机制的矛盾突出,市场化的推进与体制的各类冲突凸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强化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员干部的纯洁性教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注重对自己的成员进行历史的教育。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重视研读研究学习我们党的自身历史及中外历史经典,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党90余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更有党的思想理论、组织、制度、作风及反腐倡廉建设等等成功的经验、指导原则与方法途径,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许多问题也都涉及党的历史。学习党史唤起的红色记忆,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们打开心灵自问:面对名利、物欲的诱惑,我们的心灵是否崇高?面对公与私的碰撞、舍与得的选择,我们的胸怀是否宽广?面对风险、灾难的考验,我们的脚步是否踟躇?学好党史,与党史虔诚地交流,能让我们的心灵复归明净,信念更加坚定。
党的历史是全体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对理想的追求,如果没有信仰和对信仰的虔诚——精神家园,就算心在跳,也不过是一块麻木的肉;就算血在流,也不过是一腔红色的水。对于那些曾经背变信仰的人,一个也不宽恕!这不是出于对他们的恨,而是因为对那些为信仰而献身的人的爱!真理使人得自由,信仰是生命的粮食,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是有着理想、信仰的人!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即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革命战争时期的炮火硝烟已经散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热火朝天渐行渐远,我们今天身处改革开放的火热年代,虽然没有了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了艰苦岁月的磨砺,但是作为共产党人的意志不能衰退,理想信念不能丢失,宗旨意识不能淡忘,责任使命不能卸去,党性修养不能终止,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能背弃。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共同谱写的。我们从那些历史当中,可以使我们更明确做一个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而且,怎么坚定不移,也可以使得我们懂得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也懂得怎么样做好一个共产党员。无数的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一代代共产党人给后人做出了榜样,他们有着坚贞不屈、前赴后继的顽强精神,有着融入灵魂和生命的坚定理想信念,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纪律,有着与人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良好作风,有着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这都使我们从中共党史吸取很多政治营养,也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4]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