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2012-08-15 00:51
中国水利 2012年19期
关键词:清淤水利部灾情

水利行业标准《中国河流代码》(SL 249—2012)出版发布

2012年近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修订的水利行业标准《中国河流代码》(SL 249—2012)出版发行。新标准在原有标准《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 249—1999)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修订: 将标准名称由“中国河流名称代码”更改为“中国河流代码”;修改了编码河流的入选标准,调整了河流代码编码原则,扩充了编码河流的数量;按照国家测绘局1∶25万水系图和国家测绘局1∶5万水系图为基础,补充了2000余条河流;增加了反映河流汇流关系的列表,明确了编码河流的上级河流(或注入的湖泊)及对应的编码;修改和增加了部分术语。

《中国河流代码》(SL 249—2012)的出版为我国河流基础信息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提供了技术规范,为各级防汛抗旱主管部门建设防汛抗旱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杨 明

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出版发布

近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出版发行。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对洪涝灾情评估实施主体、评估资料来源、评估指标体系、灾害的等级划分、场次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年度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灾情评估报告的撰写等技术内容进行了规定。此外,该标准还提供了灾情评估报告的格式和评估示例,便于实际操作人员使用。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的出版为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开展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工作提供了技术规范,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洪涝灾害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高俊朋

黄河三维地形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研究国内领先

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河南省测绘局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对黄河设计公司完成的“黄河三维地形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先进,思路新颖,实用性强,在水利三维地形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由河南省测绘学会、郑州市数字城市办公室、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河南省测绘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和郑州大学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委员在听取项目汇报、审阅相关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研究项目通过对机载LiDAR系统构成、技术原理、作业方法、测量精度等内容的研究,构建了针对黄河特殊地貌区域的三维地形信息快速获取技术体系,为高精度地形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了黄河测绘技术水平和作业效率。

李 华

“黄河凌情遥感解译成果信息系统”获2012年度ESRI最佳应用奖

据近日召开的2012第十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消息,黄委信息中心遥感处建设完成的“黄河凌情遥感解译成果信息系统”获得2012年度ESRI最佳应用奖。这是该次会议上中国水利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黄河凌情遥感解译成果信息系统”实现了凌情遥感监测影像及成果的有效存储、管理及B/S模式下的快速浏览和对比分析,主要功能包括凌情遥感监测影像及解译成果Web方式浏览、同一监测区域不同时段的遥感监测影像及结果成果对比分析、凌情演进过程重现展示等。在黄河凌汛期,该系统可为防汛决策部门真实、准确、全面地提供开河、封河位置及分布等信息,提高了遥感影像及解译成果的应用效果和使用水平,加快了遥感技术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了信息化与治黄主业的进一步融合。

赵小辉

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SSYA600型气动式深水清淤机”通过验收

2012年9月26日,由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农机局承担的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SSYA600型气动式深水清淤机”通过了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结合三峡库区万州区晒网坝段的深水清淤,对原有设备熟化完善,通过增加空气调节装置、射流装置及优化泥沙分离装置等措施,使清淤机生产能力提高了17%,平均油耗降低了55%,而且,项目还成功解决了清淤机在深水(10~120m)区域的清淤问题,可清除粒径小于600mm的各种水下淤积物。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大中型水库库区、坝前等深水清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在港口、航道疏浚和近海采矿等领域推广应用。

王 强

“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

2012年9月22日,江苏省科学与技术厅在南科院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会。该项目以我国沿海典型地区、典型流域和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研发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以提高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总体目标,分3个课题“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适应技术集成与应用”“太湖流域洪水风险演变及适应技术集成与应用”“城市气候环境保障与空间区划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地区“十二五”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专业示范,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徐志清

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流域雨洪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推广”通过验收

2012年9月21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南科院主持召开了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流域雨洪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推广“验收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项目选定滦河流域、太湖流域和北江流域,开展了流域雨洪资源安全利用的技术体系和调控模式的推广应用;针对各流域特点,提出了基于控制性水利工程群的洪水资源联合调控模型和调度方案,有效增加了水库群供水和发电综合效益,提高了区域供水保证率,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条件;形成了面向生态调度、补水增能以及平原河网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示范基地,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应用前景广阔;项目组全面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的要求,以综合评价A通过验收。

郑云鹏

“东北地区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2年9月20日,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在北京主持召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东北地区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验收会。由刘昌明院士任组长、陈志恺院士任副组长的11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经过审慎质疑和充分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在水利部国科司的组织和领导下,该项目历时5年,通过13家单位共计350余名科研人员的大力协作和共同努力,研发和形成4套关键技术(松辽流域二元水循环模拟技术与分区水资源全口径评价技术、典型流域旱情监测预报技术、水资源初始水权分配关键技术、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关键技术)、2套专业软件(典型流域旱情评估和预报预警系统、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建立1套核心模型“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模型”,提出3套成果和建立2个试点/示范,并出版5部学术专著,发表119篇学术论文,获得3项软件专利,新颁和修编标准2项,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100名,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30人。项目部分成果得到应用,发挥了科技创新和示范及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达到了项目研究的预期目的。

高晓莱

猜你喜欢
清淤水利部灾情
盐城市夯实灾害灾情管理基础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黑臭及劣Ⅴ类水体底泥环保清淤与二次污染控制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A dataset of Ya’an Earthquake based on social media
“灾情”
水利部召开加快水利前期工作推进会 进一步部署安排2015年水利前期工作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