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递君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云南普洱 665607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HF)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发病病情凶险,变化快,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及时高效地抢救治疗,才能迅速缓解病情,挽救患者生命。AHF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以及排血量下降等症状,继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和呼吸困难等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部分病人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严重时可造成病人猝死。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急性左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该院在长期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中,总结出一整套有效抢救的措施。现将这些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
选择该院于近期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65.2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例,冠心病23例,高血压心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共有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7例,伴有其他部位感染4例。
对上述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急救过程在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我们收集到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信息中,男性有33例,女性15例,男性患者的人数高于女性,二者的比例接近为2:1。可见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在年龄分布方面,患者年龄在21~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岁,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与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特点一致。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出汗、面色灰白,严重呼吸困难,神志模糊,收缩压低于80 mmHg,心率快以及第一心音减弱等。
48例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均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来减少静脉回流。给予高流量氧气,应用稀释后的吗啡静脉注射来去泡沫,控制感染和血压,纠正心律失常。同时确定诱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伴严重呼吸衰竭经吸氧(鼻导管或面罩)、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予以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或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对于肺水肿伴有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快的患者,给予西地兰缓慢静推。
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过急救后,有41例患者的左心衰得到迅速纠正,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急救的成功率达到85.42%,共有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4.58%。死因主要为室颤、多器官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顽固性心衰。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及时高效地抢救治疗,才能迅速缓解病情,挽救患者生命。根据该病的特点,在进行急救时应注意方法。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突然,病情紧急,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极其不利等等影响,从而引发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得心跳加速,血压随之提高,血管急剧收缩,动脉血液得不到及时充分的供应,心肌缺血更为严重,并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对疾病的救治极为不利。因此,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当患者呼吸急促,冷汗淋漓,烦躁不安并伴濒死感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抚工作,适时地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抚,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恐惧,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
同时,由于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危重,因此,医护人员在急救时必须争分夺秒。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专业技术,并随时监控患者病情变化,协助医生做好急救。近年来,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民医疗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医学科技的发展大部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过及时治疗,生命得以挽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注重保养,防止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同时,避免接触引发心衰竭的诱导因素,还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安排合理工作、活动和休息。
[1] 廖晓星.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处理[J].新医学,2004,36(10):596.
[2] 谭建新,关永东.吗啡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5):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