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新世纪饭店 张百良
建筑智能化与节能高效
文|北京新世纪饭店 张百良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高端建筑的“灵魂”。对于高星级饭店和高档物业,智能化控制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搞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是确保建筑物安全舒适和节能高效、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建筑智能化控制工程包括三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保安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三大系统又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网络。
这里先谈谈建筑智能化与节能高效的关系。楼宇自控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和自动化仪表,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如空调通风、给水排水、供热供气、电气照明、声光数据等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节能控制。楼宇自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信号数据网、中央操作站、控制网和执行器五大部分组成。传感器采集现场数据,检测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类热工数据,以及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电力参数,将各种参数的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网传送到中央操作站。操作站设置一台装有楼宇自控管理软件包的高性能计算机,其主要功能为集中监视整个楼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显示被监控设备的位置、运行参数的图形及报表,进行被控参数的设定及系统生成,实行远程操作,实施各种优化及节能程序,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并定时打印报表及图形。计算机对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及诊断,并打印记录。中央操作站经计算机逻辑分析后发出指令,通过控制网络传输到现场受控设备的执行器,如电动调节阀、电磁阀、电动风门、电气开关等。执行器执行相应的命令,通过开关电源或变更阀片开启度的大小来调节流体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空调环境温度、湿度及控制电源启停等目的,使各项运行参数达到规定的标准,满足居住者对舒适温馨环境的要求,并保证各机电系统和每台设备在高效节能状态下运行。
楼宇自控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应该从整体出发,做好全面规划设计。中央空调应考虑整体解决方案,空调系统运行的最大特点是负荷的不均衡性。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一天的不同时段,随着客流量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空调负荷是时刻都在变化的。过去的设计,在选用空调设备时,都是按照最不利情况下的最大负荷来计算,再乘上一个安全系数。实际上在一年中极大多数时间都没有达到满负荷运行,大多数情况下,空调设备都是“大马拉小车”,运行效率极低,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使设备按负荷的实际需要,随时调节输出功率,始终保持高效运行。这就需要采用基于负荷预测的动态控制技术,即模糊优化控制系统。
普通的变频控制方式采用恒压差或恒温差控制电机转速,用PID调节。这种方式能显著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这种方式仅仅关注了水泵节电,忽略了整个空调系统可能不匹配的问题,造成整体能耗上升。因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控制相对独立,不能实现系统COP的综合优化控制。
空调冷冻水模糊预期控制技术,根据模糊预测算法模型和系统特性及循环周期,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制冷机的输出负荷,推理预测未来时刻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冷冻水回水温度的精确控制。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温差空间,降低水泵能耗。该系统采用数据库对空调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运算和推理,根据历史情况,对下一时段的空调负荷进行预测,控制冷冻水流量;并通过对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进行动态评估和修正,实现了基于预测的冷冻水变流量的控制,使供水量与末端的需求量相匹配。同时根据外界温度湿度、制冷机冷凝器效率、冷却水泵特性、冷却塔效率,计算出系统在该冷冻水负荷状态下所需的最佳冷凝温度Ts,据此调节冷却水流量和冷却塔风量,从而达到整个系统转换效率(COP)的最佳效率控制。
搞好建筑智能化,首先需要精心设计,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使系统选择、负荷计算、设备选型达到最优化。同时需要精心施工,选用优质的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系统调试;竣工时必须移交完整准确的竣工图纸和设备资料,还需要精心管理。物业管理单位要有精通智能技术的运行管理人员,对智能系统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物业管理的节能高效,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