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加兴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伴有出汗,心慌等症状,大多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等引起。眩晕症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是常见临床急症,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纳络酮、血塞通治疗眩晕症30例,并进行临床对比研究,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眩晕患者60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所有患者无脑肿瘤、脑外伤、颅内感染以及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史,近期没有使用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史,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美尼尔综合征8例,颈性眩晕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0~75岁,平均56.3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2~74岁,平均5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构成比及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1次后,纳洛酮2 mg,血塞通40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 d。对照组给予纳洛酮2 mg,血塞通40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 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眩晕症及其他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70%,有效:眩晕症症状减轻>5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快,起效时间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有明显盐酸异丙嗪所致副作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偶有嗜睡,血压偏低,但无需要治疗。
眩晕症是一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常可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内耳疾病以及晕车引起,其中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中枢性眩晕症最为常见,以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主要病理表现是:椎基底节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节受刺激导致血压波动、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小脑、延脑功能紊乱,催吐中枢兴奋,平衡觉、位置觉功能障碍;也可由耳源性疾病致前庭功能受损而引起,或可由多种病理因素复合引起。
一般认为脑缺血、缺氧后,脑内内啡肽浓度高,其中活性最强的内源性β-内啡肽浓度高可引起眩晕,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能竞争性抑制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起到抗眩晕作用。血塞通注射液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活动力学,能抑止血栓构成,对缺氧所致的脑损伤具有维护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血塞通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和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二者合用可互相增强对眩晕的治疗作用。
盐酸异丙嗪又名非那根,为吩噻嗪类抗组胺药,既为氯丙嗪同一类药物,又有H1受体阻断剂的基本结构。组胺与乙酰胆碱是前庭系统及中枢的重要介质,盐酸异丙嗪具有抗组胺和抗胆碱能作用,一方面可能通过作用于前庭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产生中枢抑制、抗晕动作用;另一方面问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应激性,产生中枢安定作用,再次可能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产生止吐作用。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我们认为盐酸异丙嗪联合纳络酮、血塞通治疗眩晕症状改善快、疗效好,并无明显副作用,对多种疾病所致的眩晕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苏兰花,卢中莲.110例眩晕症患者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广西医学,2005,27(12):1999-2000.
[2]何义先,王震.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8例临床观察.内科,2008,3(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