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相关国内外学者和临床实践报道显示[1]: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的相关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很多学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2]。本文也正是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入院治疗并实施手术麻醉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入院治疗并实施手术麻醉的102例患者。这102例患者中,年龄25~6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23±5.61)岁;10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占比例为63.73%,女性患者37例,占比例为36.27%;102例患者中麻醉时间最长的是3.7 h,麻醉时间最短的是2.0 h,则平均麻醉时间为(2.89±2.11)h。全部102例患者都实施了气管插管麻醉。
1.2 分组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4例患者:
A组34例按照消毒方式不同分成:A1组(通过喉镜经气体消毒剂消毒)17例、A2组(使用喉镜行普通消毒)17例;
B组34例按照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同分成:B1组(使用抗生素)17例、B2组(未使用抗生素)17例;
C组34例按照过滤器的使用情况不同分成:C1组(使用一次性过滤器)17例、C2组(使用复用式过滤器)17例。
对上述几组患者进行相关实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P17.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比较气管内插管内麻醉相关常见因素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下结果:A组34例患者的情况:在感染发生率方面A1组(通过喉镜经气体消毒剂消毒)感染0例,优于A2组(使用喉镜行普通消毒)感染1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34例患者的情况:在感染发生率方面B1组(使用抗生素)感染1例,优于B2组(未使用抗生素)感染6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34例患者的情况:在感染发生率方面C1组(使用一次性过滤器)感染2例,优于C2组(使用复用式过滤器)感染1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述所述,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3-5]:在对气管内插管内麻醉的过程中通过喉镜经气体消毒剂消毒、使用抗生素以及使用一次性过滤器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1]刘海燕,罗辉,刘海英.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9):94-96.
[2]曹赞.手术室麻醉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04-2705.
[3]金红莲.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防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41例及其护理.中国药业,2011,20(11):63-64.
[4]郭平选,席文娟.下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相关因素研究.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2):210-211.
[5]俞南南,李宏斌,梁金荣,等.SLIPA喉罩在减少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04(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