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觉
(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南大街54号,402460)
重庆市荣昌县联合养蜂场养蜂专业户彭思禄蜂场,2011年200群浆蜂平均产浆10 kg,他养浆蜂的经验是:
1.适时春繁:根据蜂群越冬群势、气候及流蜜期,确定提前春繁的时间,不足1框蜂的弱群,应提前70~80天春繁,在油菜开始流蜜前加继箱;越冬双王强群,每群有6框蜂,紧脾换脾后,每只王各保留1脾,蜂量1.5~2 kg。双王繁殖利用箱内升温,保温繁殖45天,在开始流蜜前10天加上继箱,提早生产王浆。
2.紧脾:春繁紧脾是提高哺育蜂密度、刺激蜂王产卵、提高巢温和保温的重要措施。紧脾前应根据全场越冬蜂情况,进行一次调整,平衡群势,成为蜂脾相称的6框蜂。紧脾前2~3天每晚奖饲温热糖浆1次,蜂群经奖饲及飞翔排泄后会兴奋、散团,此时结合治螨并紧脾。经过2天奖饲,王笼中的蜂王腹部逐渐变大。紧脾时换上含粉150 g的角粉脾,次日放王产卵。
3.喂粉:1月上、中旬开繁,外界蜜粉源植物开花,必须供足优质天然花粉或人工花粉脾。春繁开始加含粉150 g角粉脾,7天左右加1次。21天后,第三次加含粉量达300~500 g粉脾,新蜂出房大量消耗花粉,应喂全粉脾。在新老蜂交替时人工配合花粉中要提高天然花粉的比例,以延长老蜂寿命,使新蜂机体发育正常,幼虫浆足。25天后加第4框粉脾时,要看蜂群哺育能力、蜂脾关系等情况再决定加单面粉脾l框或加空脾、满粉脾各1框(满粉脾含人工花粉500 g以上),以此类推,一直加到满10框。
春季巢内饲喂幼虫需要大量水分,但寒潮频繁,低温阴雨天多,为避免蜜蜂出巢采水冻僵不归,以及开箱喂糖降低巢温影响繁殖。
4.喂水:在箱门口,将湿纱布带从盛水器中引入巢门内,用图钉固定。水要求洁净,不间断,可适当加入石灰清水预防白垩病。
5.喂糖:用箱底饲喂器(长、宽、高为42 cm×8 cm×1.8 cm)从巢门送入箱底奖饲。糖浆要求适温、波美度在30度以上。饲喂太稀的糖水易使蜜蜂多耗体力,诱发疾病。春繁时,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蜜蜂不能出巢排泄,肠内积粪多,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6.提前产浆:巢箱加脾满10框,过5~7天,待新蜂出房巢内蜂多于脾,巢门口有蜂结团时加继箱。巢箱放5~6框,继箱放6框(包括1框粉脾和2框封盖子脾)。此时需改单王产卵,原双王群提出1只王带1脾蜂另组织双王小群,提供适龄幼虫。即转为双王繁殖,单王产浆,巢箱内蜂王控制在5张子脾上产卵,子脾呈四方型。经1周左右的限制,使哺育蜂过盛而产生轻度分蜂热,适时把33孔高产台基8~10条分2次插入浆框。随着蜂群壮大,花期盛开时,每群1次8~10条台基的浆框取浆,全场平均可达200 g以上。
7.三箱体双浆框产浆:蜂王浆的产量和质量受蜂种、群势、蜜源、产地、季节、泌浆时间、饲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饲养强群,蜂多于脾,蜜粉源丰富,气温适宜,天气晴朗的条件下,用标准箱三箱体双继箱双浆框产浆,移虫选18~24小时虫龄的幼虫,泌浆时间控制在62~65小时,在双继箱的浆框边各放1框中间已封盖的子脾,能提高王台的接受率。双继箱里的双浆框分两天轮流取浆,不会影响王浆高产。在油菜流蜜期只要气温适宜,群次产浆可达300 g左右,10-羟基癸烯酸(10-HDA)含量可在 2.0%以上。
1.流蜜初期管理:流蜜初期,群内采足蜜粉时,应抓紧造脾。大约3天加1个巢础框促使工蜂兴奋,快速造脾。新脾培养的工蜂体大强壮,采集力强。每群蜂每年应造脾5~8张,老次脾每年淘汰。大转地蜂场造新脾机会多,在每个花期造新脾产卵育虫,到转运时已成老子脾,不易变形。这样不断有新脾供蜂王产卵,蜜蜂更加忙于哺育,对防止产生分蜂热、增强群势、提高蜜浆产量是非常有利的。流蜜期每天上午蜜蜂出巢前取蜜,蜜的浓度高。
2.流蜜期不控制蜂王产卵:在流蜜期,应该让蜂王大量产卵,使工蜂充分发挥其哺育作用,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四季强群,长期进行王浆生产。
3.大流蜜期群势特强的蜂群,可进行生产性分群:春季油菜花初期加的继箱群,繁殖到大流蜜期,继箱只留1框大面积子脾,其余2~4框子脾带蜂提出,另组织继箱群,加入浆框产浆。为防止老蜂回原巢,应在傍晚组织新蜂群,并将组织好的新群放于原群前面,或转移到新场地。
夏秋季12~14框的继箱群,转运不安全,可组织新蜂群,也可把继箱上的蜜粉脾每群抽出3~4框,摇蜜后打件包装,在蜂群外转运。继箱内只有3张巢脾与1个浆框,空间大,工蜂不易受闷。特强群转运可把副盖纱网割开掀起2 cm2,然后用2小张纸片对封口,蜜蜂受闷时自行咬开,老蜂可以全部爬出副盖。这样转运比较安全。到达下一个场地后,立即把空脾加到继箱采蜜。
夏秋季气温高、干燥和蜜粉源缺乏条件下稳产应注意:
1.花期过后的管理:花期结束群内贮粉尚不充足的应喂粉,而后5~7天重新喂1框粉脾,继箱浆框旁第二框长期保持人工花粉脾;贮蜜充足的,奖饲糖浆,促使蜂群大量繁殖,在高温季节群势不下降。产浆饲喂糖浆,促使蜂群大量繁殖,在高温季度群势也不会下降。产浆必须多放台基条,分三批逐天取浆,而且每天分组抽浆框取浆,尽量减少浆框离群时间。取浆时间选在每天下午1~5时为宜。
2.防暑降温保繁殖:夏秋季持续高温是影响蜂王正常产卵和王浆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防暑降温措施是:选择热辐射小的泥草地面、树阴或凉棚底于放置蜂群,将大盖错开,保持箱内通风,必要时在1/2至1/3的纱盖上盖一层浸湿的麻布或毛巾,以便蜜蜂取水,并通过大量水分蒸发降低巢温,保持箱内湿度,有利于蜂群繁殖和产浆。
3.紧脾提高哺育蜂的相对密度,刺激蜂王多产卵,增加浆框上泌浆蜂的数量。浆框两旁长期保持各l框刚封盖子脾,以提高浆框的接受率。
蜂蜜是蜜蜂的主要食物,也是蜂产品的主要品种。目前生产的有分离蜜和巢蜜两种。
1.提取蜜脾和摇蜜:在流蜜期时,一般取继箱的成熟蜜,不应取巢箱的蜜。当继箱中全部蜜脾有1/4以上面积的蜜房封盖,就可搬下整个继箱,换上装满空脾的继箱。如继箱中有子脾,就不必搬下,可提部分封盖的蜜脾。取蜜时间在早晨工蜂出巢前为好,因为这时不妨碍蜜蜂出巢采集,同时,前一天采用的蜂蜜经过蜜蜂酿造蜂蜜质量有所提高。如果下午取蜜,有的蜜是当天采的,水分含量较高。取蜜前,必须把蜜蜂从脾上赶走,一般需要抖蜂。即先松开巢脾间的距离,提出蜜脾,用两手握住框耳,以手腕的力量突然抖二三下,蜜蜂猝不及防跌落在箱内,随即用蜂扫扫下脾上余蜂。也可用吹蜂机脱蜂,吹蜂机由汽油机驱动的叶轮扇,每分钟转动3600转,用所产生的低压气流,把蜜蜂吹走。吹蜂机移运方便,效率高。
摇蜜前,先要割去蜜盖,用左手握住框耳或边条(侧梁),另一框耳或边条放在木架上,右手持割蜜刀轻轻削去房盖。注意刀口应沿框梁自下而上地平削,使蜜盖掉在干净的容器时,不要掉在外面。割去房盖后的蜜脾陆续放入摇蜜机,放进去时框梁前侧与摇蜜机转动方向相同,使蜜汁易于流出,而不易损伤巢脾。摇时用力以能看到有蜜分离出来为度。巢脾两面都是蜜房,先将一面的蜜房摇出约1/2的蜜,随后将巢脾反转(两框活转摇蜜机,只要将巢脾对调就是),摇尽另一面的蜜,再反转到原来一面将蜜摇尽,以免巢脾断裂。新巢脾的摇蜜时容易破裂,务必小心轻摇。摇出的蜂蜜用滤蜜器过滤,除去蜂尸、蜡屑和幼虫等杂质。削下的蜜盖、过滤出的杂物及摇蜜机等用水洗涤,其蜜水可喂蜂。
2.提高蜂蜜质量: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内蜜腺分泌的花蜜或花外蜜腺分泌物酿制而成的甜液,蜜蜂在酿蜜时,掺入含有转化酶的唾液,使花蜜中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并振翅扇风散发蜜中的水分。当蜂蜜成熟时,蜜蜂就用蜂蜡封盖,成熟蜂蜜含水分少,营养丰富。生产优质蜂蜜应取成熟蜜、分花取蜜和保持蜂蜜纯度。
(1)取成熟蜜:蜜蜂从采进花蜜到酿制成熟的过程大约需要5~6天,蜂群强,气候干燥,时间可以缩短。反之,蜂群弱,气候潮湿,时间需要延长。蜂蜜在巢内成熟的标志是巢脾上的蜜房封盖,当蜜脾有1/4~1/3封盖时,蜂蜜浓度达到41波美度以上,含水分22%左右,封盖面积越大浓度越高。一般要求1/3封盖方可取蜜。强群在正常情况下需要5~6天或花期将要结束时取一次蜜,必须取继箱中的成熟蜜,不取巢箱中的蜜。如果每隔两三天甚至每天取蜜,或把蜜蜂刚采集回来不久的花蜜取出来,只追求产量,不注重质量,这种蜜含水分高,酶值低,蜜中蔗糖含量高,影响蜂蜜质量。含水分高的蜂蜜适宜酵母菌繁殖,使蜂蜜发酵变质。因此,为了加速蜂蜜成熟,除保持强群外,还要扩大蜂路和巢门,在炎热中午给蜂群遮阴,保证蜂群有适宜环境,有利于花蜜中水分蒸发。
(2)分花取蜜:就是在各花期按花种取蜜,分别存放。不同花期的蜂蜜,具有本花种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检验蜂蜜中的花粉颗粒可了解花种蜜的纯度。养蜂生产往往因饲喂蜂群及上下两个花期衔接,蜂巢中留有上一花期的陈蜜,所以取蜜时要把第一次取的蜜另外存放;或是在开始有蜜粉采进,近几天天气无较大变化时,可在蜜蜂出巢前摇出继箱中的陈蜜,以提高单品种蜜的质量。
(3)保持蜂蜜纯洁:常有不少蜂蜜所含的重金属、药物残留超过规定,严重影响蜂蜜品质。为了保持蜂蜜纯洁,对蜂群治螨时不要用有毒杀虫农药,如杀虫脒、敌百虫、马拉松等,否则会污染蜂产品。治疗患病的蜂群,应先采用植物性药物,例如蒜汁等,尽量少用抗菌素,必须使用时,要将蜂群隔离治疗。对于治螨防病使用过有毒杀虫药和抗菌素类的蜂群所生产的蜂蜜,应列为次蜜,另外存放。
优质蜂蜜应装在涂过无毒树脂的铁桶或陶瓷容器密封保存。此外,不用老旧巢脾贮蜜。在取蜜前,先把摇蜜机、蜜桶和其他用具洗刷干净。摇蜜后,应滤掉蜂尸、蜡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