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丽
当前,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约3%的速度增长,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O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1]。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保障老年人安全用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护理对策的改进和干预,减少了老年患者用药不良事件,现报告如下。
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老年病患者75例,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60~80)岁,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未发生用药不良事件。
2.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①老年人胃酸减少,胃排空速率和肠蠕动降低,口服类药物的吸收及血药浓度会明显降低。②老年人肌肉萎缩、活动量减少,肌肉注射类药物利用率明显降低。③老年人肝功能减退,未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多在体内聚积。④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势必影响药物排泄,未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多在体内聚积。⑤老年人患多器官系统疾病者较多,用药的种类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随之而增加。
2.2 老年人对滥用药物的危害认识不足 老年人记忆能力减退,认知能力差,自我保健意识差。尤其是文化层次低的患者,缺乏保健意识,不了解各种慢性疾病并发症的危害性,且盲目相信药物越贵越新越好,进口药比国产好;自认为“久病成良医”,所以不经医生诊治就滥用药物;迷信所谓“特效药”、“秘方”、“偏方”等造成滥用药的情况;易将多种药物相互混淆,造成错服,漏服,多服现象。
2.3 因护士责任心不强,对老年患者缺乏足够的耐心,不做专门的、一对一的药物指导。同时对老年慢性疾病治疗药物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全面完成药物指导。
2.4 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往往需要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出院后需继续服药治疗,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比较多,如果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家属不帮助,不配合医务工作者,也是造成用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
3.1 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心,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态度热情和蔼。熟练掌握临床常见老年慢性疾病保健知识以及各类相关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随着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更新,护士的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更新。
3.2 严格做好药物的督导,要求其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对记忆差的患者要反复进行督导的教育。制作卡片,将药物名、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写入卡片中,以便此类患者记忆。同时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实施患者用药过程中,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评估患者各方面情况,评价患者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达到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的3个目的[2]。
3.3 注意与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让家属了解老年疾病的保健知识及用药情况。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出院时与家属作好交接工作,交待用药情况。定时与患者取得联系,了解药物的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组织器官功能出现衰退,而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衰退,对各类药物反应能力降低,造成各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解、排泄功能降低,因此极易造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因而产生毒性,容易发生药物毒性反应[3]。目前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的主要疾病看,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慢性胃炎[4]。老年人用药量占全社会用药量的1/3左右[5]。有报道约1/4老年人同时用4~6种药物,由此引起老年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比年轻人高2~3倍或更多,其症状多重且不典型,可被患者或医生疏忽或误诊[6]。老年人用药安全更需我们来关注,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内环境稳定性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较差,对各类药物反应能力降低,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向老年人普及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提倡按时就医,根据处方服药,以减少自我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做到结合老年人的特点使其用药更加安全、合理、有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加强对老年患者护理的改进,细致耐心的讲解药物知识,严格的用药督导,并让家属参与到日常的用药督导中,能做到有效的规避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1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N].解放日报,2006,12:12.
2 董霞.浅谈临床用药安全的护理措施[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6):86 -87.
3 王敏.老年人用药护理监测[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报.2002.25(1):34
4 张玉萌.147例门诊老年男性患者用药情况分析[J].药事组织,2011,20(23):53 -54.
5 陶国枢.老年人与合理用药[J].药物与人,2002,15(1):39.
6 王士雯.老年人合理用药的一些问题[J].实用老年学,2006,14(4);171.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