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霞 金海红 孙友俊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秦皇岛 066000)
用常规的钩取法或钳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失败时,若仍重复操作,将增加子宫穿孔等风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外院或我院门诊常规方法取节育器失败(未能将节育器全部取出)的120例应用宫腔镜联合盆腔B超治疗,探讨取器失败的原因并给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120例。其中58例为育龄期,因为有腹痛、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或生育要求取器,年龄21~49岁,平均33岁,放置节育器时间0.5~13.3年,平均4.5年;62例为围绝经期[1]和绝经期,年龄43~64岁,平均57岁,放置节育器时间8~22年,平均17年。常规钩取或钳夹法取器未探及节育器17例,部分取出11例,其余92例取器时牵拉节育器阻力大,患者不能耐受即停止手术。再次取器前常规行盆腔超声检查和(或)腹部X线片检查,了解节育器的状况及其与子宫的位置关系,并除外节育器异位至腹腔者。本组再次取器前检查提示节育器位于宫腔内98例,嵌顿于肌壁22例,其中合并子宫肌瘤19例。
无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低血压、青光眼、哮喘、胃肠功能紊乱等禁忌证者,术前3 h给予米索前列醇0.4 mg置入阴道;存在以上米索前列醇用药禁忌者,术前10 min给予间苯三酚60 mg,稀释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5 min滴完。
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于宫颈旁2点及10点处各注射2%利多卡因2.5 ml,行宫旁神经阻滞。适当充盈膀胱后,在盆腔B超监护下,进一步了解子宫屈度及子宫腔的方向,节育器在宫腔的位置,并再次以探针探子宫方向及深度。扩宫器扩张宫颈至7号,置入日本Olympus持续灌流宫腔镜(镜鞘6.5 mm),观察宫颈管、子宫腔内情况以及宫内节育器位置,了解有无宫颈管狭窄、宫腔粘连、合并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宫腔病变,节育器变形、扭曲、偏斜、尾丝消失、嵌顿、断裂、异位等改变。若宫腔镜下未见节育器,以刮匙在宫腔内反复轻轻搔刮子宫内膜,使节育器逐渐暴露。根据宫腔内情况及宫内节育器情况不同,决定不同的取器方法。对宫颈管或宫腔粘连,在B超监护下扩张宫颈管,用镜体或扩宫器钝性或微型剪锐性分离,寻找节育器位置;对于复杂的宫腔粘连、合并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后,改为丙泊酚全身麻醉,盆腔B超引导下,用宫腔电切镜切除病变后取器;对于节育器位置正常、扭曲变形偏斜及尾丝消失或进入宫腔者,经宫腔镜结合盆腔B超证实无宫腔内结构异常,考虑取器失败原因与术者取器时对节育器定位困难有关,结合宫腔镜检查所见及盆腔B超结果重新定位后,用取环钩或长弯血管钳钳夹取出;对于节育器断裂者,经操作孔用异物钳钳夹取出;对于节育器嵌顿于子宫浅肌层者,经操作孔用微型剪剪开肌层后取出;对于节育器嵌顿于深肌层者,经宫腔镜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为避免子宫穿孔,放弃继续经宫腔镜操作,改为经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下取器。
120例中成功取出111例(92.5%),无子宫穿孔及TURP(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发生。其中1例绝经后子宫黏膜下肌瘤钙化并在宫腔内游离,而宫腔内的金属麻花环被肌瘤包裹,术中电切部分肌瘤组织显露部分节育器后,钩取并牵拉节育器至宫颈外口,钳夹节育器后剪断抽丝取出,继续电切其余肌瘤组织直至全部取出,完成手术。9例节育器嵌顿于深肌层,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下取器。111例术后4周均复查,无感染、出血以及其他不适。
宫腔镜检查结果结合盆腔B超检查证实取器困难的原因:①宫颈管狭窄或粘连25例(20.8%),其中11例因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曾行宫颈激光或宫颈环形电切(LEEP)治疗,14例为围绝经期和绝经期;②宫腔粘连9例,其中4例有人工流产史,3例有不全流产后清宫术史,2例为异常子宫出血合并宫腔感染;③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致宫腔增大并受压变形11例;④节育器位置正常术者定位困难17例;⑤尾丝消失或进入宫腔11例;⑥节育器扭曲变形及偏斜6例;⑦节育器嵌顿于浅肌层(深度<肌层1/2)13例;⑧节育器嵌顿于深肌层9例;⑨节育器断裂11例。
宫内节育器经常规钩取或钳夹等方法失败的病例常见,临床上因粗暴取器造成子宫穿孔、肠管等脏器损伤的病例并不少见。我们对取器失败的120例进行宫腔镜联合盆腔B超检查,分析常规方法取器失败的原因有:宫颈瘢痕挛缩坚硬,绝经后宫颈萎缩宫颈管狭窄,合并宫腔粘连,黏膜下肌瘤,宫腔受压变形,节育器位置正常但定位困难,节育器尾丝消失或进入宫腔,节育器扭曲变形偏斜,节育器嵌顿,节育器断裂等,均妨碍常规取器时的手术操作。节育器嵌顿于子宫深肌层9例中4例为γ环,考虑与γ环和子宫壁接触的两端点受力较大有关,提示γ环的环形设计上可能存在欠缺。
宫腔镜检查有助于精确了解子宫腔及宫颈管腔内有无病变,对宫内节育器准确定位,并能在直视下将节育器取出。B超检查能除外节育器脱落,了解宫颈与子宫体角度,引导宫腔镜镜体进入宫腔,了解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以及有无节育器在子宫浅肌层或深肌层的嵌顿。两者结合,提高取器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本组120例结合术中具体情况,分别给予针对性的取器方法,避免单纯应用取环钩多次反复进入宫腔造成损伤。而对于术中发现9例节育器嵌顿在深肌层,4例合并重度宫腔粘连和8例有蒂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也需经宫腔镜检查结合盆腔B超明确诊断后,决定是否选择经宫腔电切镜手术,抑或是改在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取器,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并发症。
宫颈部阻力增加在育龄期妇女多见于LEEP术后或宫颈激光治疗后,宫颈管瘢痕形成、挛缩、宫颈管狭窄,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多见于子宫及宫颈萎缩,增加取器难度,甚至发生节育器断裂、子宫穿孔等后果。张懿等[2]研究表明,随着绝经时间延长,生殖器逐渐萎缩,取器难度增加,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本文通过宫腔镜检查结合盆腔B超发现取器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宫颈管狭窄或粘连,比例高达20.8%(25/120),提示术前重视宫颈预处理的重要性。本组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术前3 h除外药物禁忌后给予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隆,软化宫颈,使宫颈具有弹性,易于机械扩张;对存在米索前列醇药物禁忌者术前静点间苯三酚[3]。术前仔细询问有无子宫手术史,结合术中给予利多卡因宫旁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以上方法均扩张宫颈充分,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综上所述,对于用常规方法取器失败需再次取器者,积极行宫颈预处理,应用宫腔镜技术联合盆腔B超检查,准确性高,疗效满意。
1 丰有吉,沈 铿,主编.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3.
2 张 懿,李 晟,方向明,等.460例围绝经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9-31.
3 郝 焰,卢 丹,盛 洁,等.间苯三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6):498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