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红
(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甘肃 定西 743000)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城市也因就业压力的因素留守儿童数目与日俱增。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些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祖父母等亲属或因年长,或因经济生活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质量很难保证。
学校虽然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但有时也是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低于正常家庭儿童,辍学率不断增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部分“留守儿童”、单亲离异家庭孩子因缺乏有效监护而放松了学习,导致成绩明显下滑。冰心曾这样说过,“有爱就有了一切”。教育者对孩子投入了适当必需的爱,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开心快乐生活,成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必需条件。而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很多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感,导致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学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督促和帮助而缺乏自觉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因代理监护人知识的陈旧,精力的不足,生计的忙碌,监护责任不明确等多种因素,监护的结果要么是“管好吃穿不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怕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难管行”,使“留守儿童”处于“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的境地,孩子们的学习就如同一块“自留地”。
虽然绝大多数人外出打工后,其家庭经济能力比以前大大增强。但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却呈现出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花样单一,只求填饱肚子,不讲营养搭配。二是留守儿童更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虽然在一些留守儿童中出现了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约的现象,但是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知道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而更加节衣缩食,生活极其简朴。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不管他们是跟谁生活在一起,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一些留守儿童通过多做家务来获取监护人的满意,赢得监护人的欢心,营造较为宽松的家庭气氛,因此家务劳动变成了一些留守儿童生活中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另外,在一些留守儿童中出现了“逆向监护”的现象。由于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健康状况较差,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他们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顾,相反,留守儿童还要经常帮助他们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等,变成了他们的逆向监护者,使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受到了严重影响。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很总要的方式,只有沟通才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只有沟通才可知道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只有沟通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很难及时得到排遣疏导。据了解,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没有父母之爱,可使“留守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隔代教养、亲朋搭帮教养使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凸现。高尚的情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点。《人民日报》曾做过一个调查,认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滑坡”。根据教育学理论,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些却正是“留守儿童”缺失而无法满足的。他们成功时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失败时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受挫时得不到心灵的抚慰,彷徨时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亲情的缺失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难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淀健康的情感机能,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父母不仅仅以自身良好健康的形象感染着孩子,促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而且其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生理卫生知识的有效获取和掌握,也要靠父母亲的教育才可以获得。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得不到落实,故而使留守儿童的卫生状况明显下降。祖辈监护人思想守旧,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卫生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更谈不上与留守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交流。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长时间放任自流,容易使“留守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某县公安机关的一份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显示,54.3%的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造成。
“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罗素这样说过。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留守儿童面对的环境往往是单调的,甚至是负担过重的。他们的生活是半保障型的,他们的监管是或有或无的,他们缺乏引导。儿童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在失去父母严格管教的情况下,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合群、不善交往、存在抑郁自卑、对世俗不满等情绪,极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形成。“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温暖,导致感情交流缺失,精神压抑,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留守儿童问题较好的得到解决,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
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应当包含关爱留守儿童的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加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主动与其监护人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教师应摒弃“留守儿童”等于“双差生”的错误认识,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更多关爱,帮助做好思想工作。对“留守”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
二是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学生心理的阴霾。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学校应开通专门的亲情热线,指派专人负责,方便留守儿童,使他们随时能与家长得到联系,让留守儿童得到家人的温暖,让家长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疑难。
三是推行寄宿制管理。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有计划的改善部分学校的食宿条件,对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增强集体归属感,通过长期潜移默化,唤起自信,激发学习热情。
四是为留守儿童组建校外学习小组、聘请校外义务辅导员、创办托管中心,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要有奉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道德建设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的条例,要求我们作为家长第一职责不单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而重要的是让她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立身社会,今后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家长这样做:“
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低,抱有“孩子长大也打工”的思想,对他们的学习不重视,有的家长对孩子道德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正面引导,他们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累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揭露世俗,使孩子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这些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切实加以转变。
其次,家长要加强与学校、代理监护人和子女的交流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最后,家长也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或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注重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无论是国外Blunrind.D和Ainswirth.M的研究,还是国内孟育群、刘金明的研究,都印证了这一点: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亲子关系与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明显联系。Ruttre.M等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俞国良等的研究得出了“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因果关系的模型”,他们认为,对学习不良儿童而言,家庭资源对其学习动机有显著的影响;学习动机对认知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和父母简单化策略对认知水平有轻微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有因果性的影响作用。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家长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二是强化社会关爱。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社会各界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奉献爱心、奉献真情,适时扮演父母角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加强校外教育管理。共青团、妇联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开展“手拉手”联谊等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进一步认同少先队、团队等儿童组织,促使自己健康发展。
三是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做到“三知、三多、三沟通”,即要知道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
我们不要一味的认为留守儿童就是有很多问题的人群,把他们当做是特殊的一群人来看待,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思想,并且他们似乎比我们更能耐得住寂寞,对花花世界也没有更多的追求。或者说是他们的见识没有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和大学生的多,但是别忘了,我们中的很多人也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们不能沿着我们的路走过来呢?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难题,他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确保他们和同龄人一道健康、快乐的成长,进而促进外出务工人员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125-127.
[2]卢德平.留守儿童面临的十大问题及是会综合干预对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基金项目调查结果[J].
[3]段成荣.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4]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