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记球
(广州市花都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800)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是景观绿化建设的重点,是景观效果长效性的根本保证。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绿色植被的栽种只完成了绿化工作的基础,后期的养护和管理是维持绿化效果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采取施肥、修剪、及时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绿地类场所的杂物清理、保洁等管理工作,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景观整体的绿化效果,满足植物的生长条件,达到预期的绿化目标。
灌溉园林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最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排水常用的排涝方法有: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
栽植的各种园林树木,尤其是大乔木,将长期从一个固定点吸收养料,即使原来肥力很高的土壤,肥力也会因逐年消耗而减少,因此应不断增加土壤肥力,确保植株旺盛生长。这就应根据园林树木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平衡土壤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保持土壤肥力和合理结构。树木养护施用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不宜长期施用单一化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施用,施用宜在晴天进行,除根外(叶面)施肥外,肥料不得触及树叶。特别注意公园、景点不能施用未经过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施用有异味的肥料,应在公园、景点闭园时进行。除此之外,还可进行根外(叶面)施肥,这种肥料是特为叶片施用而配制的植物营养液,在叶片长至正常叶片大小的1/2时开始喷雾,建议用l%磷酸二氢钾每隔10d喷1次,重复喷4-5次,效果很好。另外,可将营养液直接注入树干,对于出现缺铁性褪绿症的树木效果显著,同时要注意钻孔消毒。
中耕可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以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层毛细,增加孔隙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透水性。尤其是街头绿地、小游园等,游人多,根部土壤过多受踩踏导致板结,久之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应及时松土,促进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中耕深度依栽植植物及树龄而定,一般为5cm以上,如结合施肥则可加大浓度。在蒸腾旺盛季节需每月松土1次,中耕深度为10-20cm,以不影响根系生长为限。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2-3d进行。夏季中耕同时结合除草进行,宜浅些;秋后中耕宜深些,可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时应及时清除土壤中的瓦砾、石块等。在植物生长季节要不间断地进行除草,避免杂草与树木争肥水,减少病虫滋生条件。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春夏季要进行2-3次,切勿让杂草结籽,否则翌年又会大量滋生。杂草要集中处理,并及时运走堆制肥料。对影响树木生长的各类野生藤蔓植物,应及时清除。除草一般用手拔除或用小铲、锄头除去。若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必须慎重,应做试验。再应用。除草剂应在晴天喷洒。
在树木移栽中,经强度较大的修剪,树干或树枝上可能萌发出许多嫩芽和嫩枝,消耗营养,扰乱树形。在树木萌芽以后,除选留长势较好、位置合适的嫩芽或幼枝外,应尽早抹除。一般树干第一节开叉部位以下的萌芽枝、叶都应除去。此外,由于稳定树形、均衡树势,调节树木通风透光和肥水分配以及景观造型的需要。在不违背树木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长势强弱进行修剪,以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园林树木修剪时,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残枝、根部萌蘖枝等。落叶树一般不留橛,针叶树应留l-2cm长的橛。对过于粗壮的大枝应采取分段截枝法,操作时必须保证安全。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可稍重剪;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雨期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对于发生萎蔫经浇水喷雾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树木,应再加大修剪强度,甚至去顶或截干,以促进其成活。
防治园林树木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应科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加强病虫检查,发现主要病虫害应根据虫情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还应保护和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综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应抓住时机,对症下药,并保证安全用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尽量采取两者兼治,减少喷药次数。
每当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常常发现附近的树木死亡,这是由于树木生长的环境受到干扰破坏的结果。采取某些措施可以消除这些伤害,特别是对树木根区的伤害。
水泥、沥青和其他铺装地表,都可能对树木产生与埋土过深相同的影响。处理办法是取走不透气层,并在树冠范围内铺设厚层沙子,使土壤保持通气、透水。在街道和广场,采取的办法是用铺石或有孔洞和缝隙的石料铺装地面,下面垫一层沙子。其实,无论采取任何措施,其效果都不如生长于自然土壤的树木,但采取一些措施保护树木,还是有必要的。
人行道上往往要在行道树根区附近铺设通信、燃气、电缆和下水道,这些都属于对树木危害很大的工程。原则上应在树木分枝分布范围以外铺设管线,但由于施工过程中树木总会丧失一些根,而且树木根系范围的变化幅度也很大。如不可避免地要在分枝分布范围以内施工,可将管道从树木下面中心穿过,距离主根至少2.5m。
建立树木养护管理工作年历,从而做到有预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工作,避免盲目性。同时又能总结经验,并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花园式小区、花园式单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城市道路绿化是人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再创造。养护管理好园林树木是创造绿化环境的主要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责任,但是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摸索,寻找适合的养护管理措施和方法,为城市的绿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1]董一明.分析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1.
[2]丁宪进.园林树木养护的措施与方法[J].绿色料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