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创业从培养创业意识开展创业教育做起

2012-08-15 00:54:11吕际云
科技视界 2012年1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吕际云 王 瑞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0)

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似乎再为了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蓝领白领和一群连工作都没着落只能沦为社会最低层靠国家救济的“灾民”,顶着百分数高达98甚至100的高帽沾沾自喜的同时,殊不知现在社会发展的步伐已经又迈出了结实的一大步。当我们再次深入地思考我们的毕业生以及在校生观念的潜在变化,他们是否仅仅满足于学得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后始终作为一家企业的产业工人呢?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每一位毕业生在毕业时自己都希望能成为受聘企业的管理层。这是现实与学生内在需求的一种矛盾交织。在这样的矛盾交织中,企业没有寻找到具有稳定感的员工,毕业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或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岗位。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知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认知与学生对高职院校的期待是有很大差距的。回过来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满足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需要,但我们是否满足了学生对高职院校的需要。如果回答是否定或模糊的,我们就需要反思我们现有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

现有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在短期看来本无诟病之处,但放眼十年后,也就是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我们的职责是否应该有所调整,进而我们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是否也应该有所调整。什么方向?专业技能基础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方向。

由此现有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就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1.1 以创业教育为根本,推动教育体系改革

我院把创业教育作为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目标检验的重要指标,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

1.1.1 坚持办学特色,培养三创精神。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依据海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技术教育与创业教育交融”的办学特色,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优精神起到推动作用。长期坚持劳育,通过二十年的劳动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毕业生以职业精神好、职业能力强享誉省内外。

1.1.2 推进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开展创业教育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形成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全校的课程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教育、职业基础理论教育、职业专业知识教育、创业教育等四个方面。

1.1.3 通过学分制改革,加大创业教育进入课堂力度。2005年起将创业教育列入学分制改革的内容。近三年以来包含创业教育内容的课程选修达61334人次。全面开设《就业与创业》课程,编写并出版系列教材。创业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具有学生创业素质,缓解就业压力。

1.2 开展系列创业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业教育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载体。我校把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机整合,将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社团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学校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覆盖面和教学效果。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研究室,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全面系统传授就业创业知识的基础上,陆续开设了有关创业实务的选修课程。

1.3 加强实训室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实践环节,必须加强实训室建设的规模与现状,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提供坚实的土壤,通过创造性的实训与技能的培养,实现职业教育新的突破。从原有的会做,到不仅会做,还要懂得为什么这么做,更要实现我能有一个新的办法来做,这就是“先会后懂”,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为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的建设方向可以建设一批开放式实训室,让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安排的实训机会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创新研究与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这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是一种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眼光的培养。

1.4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创业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创业教育既然定位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创业教育就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做好宣传和协调工作,整合各种力量,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使校内外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导向作用

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创业能否取得最后成功的必要条件。就业观念的转变需要积极去引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要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就业就是不断创业的动态过程的观念。

2)培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创业素质。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要按照“全程、全体、全面”的要求进行教育。“全程”就是从学生入学时就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形成正确的生存意识和职业向往,到了高年级则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初步形成走向社会自我发展的创业信心和能力。“全体”就是要向所有学生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全面”就是要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文化知识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进行全方位的创业素质的培养。

3)激励作用

激励用于创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从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需要激励;自觉学习创业知识、积极提高创业技能需要激励;放大成功经验、形成创业氛围需要激励;正确对待挫折、不畏艰难困苦而始终勇往直前更需要激励。创业失败是难免的,只有在不断激励中,才能从逆境中奋起。

4)保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师生员工对创业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和人文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创业活动,使学生获得创业的体验。如定期举办创业沙龙,举行“创业论坛”报告会等;学校也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科研基金,对学生创业科研活动给予资助和奖励;在全校展开创新设计、制图、网页设计、电子小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竞赛活动,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科技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1.5 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创业教育运行保障体系

为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创业教育有效运行,学院制定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和教学方案,出台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创业教育学院包括创业教育教研室、院系两级创业就业指导服务站和具体办事机构。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指导制度、公开招聘项目负责人制度、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评审制度。建立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经费支持。对进入创业基地的学生提供信息、咨询、资信、技术等一站式服务,并聘请校内创业指导教师对其创业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

2 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业理论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创业教育教学模型,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培养和模拟实战进行有效的融合,满足了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将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1]王青,王韶清.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应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刍议[J].成人教育,2008(01).

[2]顾雪英.构建大职业指导体系深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3]郑虹,张哲.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8(03).

[4]李敏义,等.“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2007,2.

[5]顾建国,等.“试论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引领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