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莹刘平
(中航工业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江西 南昌 330024)
近年来,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加快了航空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向数字化与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速度。工艺计划管理就是合理、正确的确定工艺路线,划分产品成套件及安排提前交付组别,从而使批生产能缩短工艺路线,减少车间之间的交接和零组部件的周转,保证制造车间移交产品的最大完整性。因此,工艺计划管理工作在整个产品制造的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设计数据向工艺数据转换的关键,也是工艺指令编制、工装订货、生产任务下达的主要依据。
CPMIS系统是计算机辅助产品管理信息系统,是由洪都集团公司自主研发并组织实施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它的主要用户是工艺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主要功能是对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数据进行管理。
EPDM系统是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工艺、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信息相关过程(包括工艺流程、审批、发放过程、工艺计划更改单等)的技术。BOM是其主要内容。
CPMIS系统是针对工艺层面进行研发的,其数据来源是工艺计划人员依据设计文件(图样、明细、临改单等)手工录入到CPMIS系统中,不是直接共享设计的数据,大量数据的手工录入及繁琐的校对工作,使得工艺计划管理工作效益低下,工艺准备周期较长,延误飞机制造周期,且容易出错。
EPDM系统中,数据来源是设计的EBOM,可以直接从设计EBOM数据重构成PBOM的原始数据,不需要手工录入。通过添加工艺路线、工艺组合件等信息,根据工艺需求重新设计层次关系,形成工艺数据。这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也不容易出错,不会造成与设计部门的脱节,保证了与设计数据的一致性。
在CPMIS系统中只对批产最新数据进行管理,历史数据无可追溯性,而且设计技术单是按架次管理,因而也无法实现对技术单数据的管理。
在EPDM系统中,PBOM可以实现按版次、批架次管理数据,不仅能对批产数据进行管理,也能对技术单数据管理,实现与设计数据同步,实现多状态工艺计划管理。
CPMIS系统是面向工艺的,车间零组件指令(AO/FO)的编制以及材料定额等工艺工作可以调用相关数据,但其它部门,如生产、财务等部门则是不能共享CPMIS系统的数据,只能依靠相关的工艺计划纸质文件,而纸质文件的维护是靠工艺计划人员手工更改的,很难保证与CPMIS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性。
EPDM系统中则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各个部门都可以查阅、调用所需要的数据,各部门可以并行作业,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也大大缩短了工艺计划准备周期,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
在CPMIS系统中,工艺计划管理流程需要经过非常多的步骤,且每个步骤不能够并行,耗时长,且设计更改设计数据时,工艺计划人员依据设计更改单、临改单等设计文件对CPMIS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更改,但由于更改内容不能直接被读取、生成工艺计划更改单,因此还必须手工编制工艺计划更改单,造成工作的重复。
在EPDM系统中,工艺计划管理流程则简洁了许多,且设计更改数据后,工艺计划人员对PBOM数据进行更改,系统会直接读取数据,并自动生成工艺计划更改单,分发给相关工艺传阅,在系统中可以完成全部工艺计划管理程序,不需要档案馆晒蓝后分发,耗时短,可以多个部门同时作业。
工艺计划管理在CPMIS系统中流程为:设计图纸→工艺分工→工艺性审查→图纸晒蓝→主成套件划分图表→整理设计数据→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打印分工表、计划表、标准件卡片→校对、审核→送晒→分发。
工艺计划管理EPDM系统中流程为:EBOM生成,并行工艺审查→预审单,EBOM重构→整理设计数据,添加分工信息,生成PBOM—主成套件划分图→综合报表→分发。
EPDM系统相对CPMIS系统来说有很多优越性,但就我在工艺计划管理应用过程中,EPDM系统相对CPMIS系统仍有部分具体使用功能有待完善,以下是工艺计划管理在EPDM系统中应用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在EPDM系统中,目前的操作是设计对零组件进行版次更改后,工艺计划人员依据设计更改单以工艺计划更改单的形式在PBOM中进行零组件的版次更改,由于PBOM的版次是依据设计EBOM的版次进行更改的,建议当设计更改EBOM中零组件的版次时PBOM的版次也直接可以联动更改,不需要工艺计划人员再次进行更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也能使EBOM与PBOM数据更好的保持一致。
目前,在EPDM系统中不管特征号是组件标识,还是零件标识,都允许在其下面添加子件,而零件是没有子件的,这样在数据录入时不能进行控制,极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影响指令的编制,建议增加特征号的控制功能,只有是组件标识才能添加子件,零件标识则不允许添加子件。
目前,在EPDM系统中,制造单位放在装配窗口,同一零件在每个装配图号下都必须输入一次分工路线,而同一零件的制造单位是唯一的,在输入时如将制造单位放在属性窗口则只需输入一次就可以,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重复输入,重复输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且很难保证每个人输入时制造单位的一致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将制造单位放在属性窗口应更合适。
因工艺上的原因,需将某些零件进行组合,而该组合件又无产品图号和产品名称时,则可选择其中一主要零件在其图号后加上符号“GY”,表示工艺组合件,车间应按此生产和交接。工艺组合件是工艺计划人员添加的,属于工艺数据,工艺计划人员应该可以更改其名称,但目前在EPDM系统中,工艺计划人员输入后是不能更改的,这样给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也容易造成PBOM数据的不协调性。
铆钉一般以实际生产要求为准,设计的规格仅供参考,且铆钉属于耗材,消耗很大,设计给的数量往往是不够的,且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有一些工艺铆钉,如完全按照设计给的规格和数量的话,根本不能完成铆接任务,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建立铆钉库后,工艺只需点选相关的规格就可以了,数量报相关人员审核即可。这样既节约工艺文件等编制的时间,也避免规格选用不当给生产带来不便。建议对铆钉单独建一数据库进行管理。
本文通过对CPMIS系统和EPDM系统在工艺计划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比对,EPDM系统逐步完善成熟后,是完全符合目前公司工艺计划管理需求的,能完全覆盖甚至超过CPMIS系统的功能,也能满足公司飞机型号众多、状态众多的科研生产要求的。
[1]科技咨询导报.邱燕平.IMAN/CPMIS集成技术在现代飞机研制中的应用[J].2007(01):34-35.
[2]范玉青.现代飞机制造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成贤.采用并行工程 加快大飞机研制[N].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