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成 陈 超 宫政伟
(1.沈阳理工大学保卫处 辽宁 沈阳 110159;2.沈阳重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159)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任, 广大师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研究学问上,未接受过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对消防安全关心较少,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以及逃生自救常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火灾,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甚至连如何报警,如何安全逃生都不会,更谈不上使用灭火器材。
从历年来的火灾原因总结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校园火灾均是由于学生在公寓内违章使用电器引起的。 学生对于在公寓中使用违章电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多数人认为在公寓中使用违章电器并不是什么错误,对于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却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是十分遥远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如何使用各种消防安全器材一窍不通,而且也不注意自己周围安全器材放置地点, 消防安全意识及其淡薄。学生擅自在宿舍违章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热的快等大功率发热电器,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同时插有多个插头,在插头上再套插座。 电线和电力设备大大超过其正常的设计承受能力,使电线超负荷运作。致使发生火灾的系数大大增加。据统计,违章用电引起的火灾在高校火灾中达40% 之多。
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制度难以得到落实,近些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
二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管理不合理, 有的实验室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没有严格按规范分类存放、管理,有的甚至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放在教学楼内,将试剂库兼作实验室;
三是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有的实验室消防器材已过期而得不到及时更换。 有的配置的消防器材与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不一致;
四是实验室在增加实验仪器设备时, 乱接乱拉电线,造成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甚至出现电气线路老化,连接处接触不良等现象;
五是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有的实验室就没有针对本实验室特点的消防安全制度,有的有制度,而不认真执行落实。
高校由于自身需要成立和组建了许多产业实体, 如车队、医院、宾馆、后勤服务、科技产业公司等。 由于这些实体单位涉及种类多、范围广、人员多,要求不统一。 消防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死角,造成失控漏管。 有些产业研发科技产品,对所用原材料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火灾时有发生。
高校建筑规模大,种类多,各种消防设施一应俱全。 如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建筑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等,据调查统计,部分高校消防设备普遍陈旧落后,灭火器与消防栓配备不达标的占39%, 技防设施与装备不达标的占87%, 资金投入有保障的和基本有保障的仅占25%。部分高校新建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消防设备配备不到位,如果突遇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些特殊重要场所,如大型图书馆、计算机中心、重要档案室和实验室等,本该设置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却未按要求设置。有的高校虽然后来增添了一些消防系统及设施、器材,但是由于这些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在一些学校,只管安装,不重视维护保养,以至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时间。 高校消防设备落后短缺,已经成为困扰高校当前消防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等学校的大多数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等高层建筑,通常为了方便管理和防止盗窃,很多高校却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疏散门上扣上了结实的“铁将军”。大多数高校教学楼和公寓楼都在原有基础上减少和关闭了安全通道,有的甚至只留下狭窄的一条通道。 如果突发火灾,被困人员就很难迅速逃离火场。
造成高校消防安全目前不理想的现状,原因固然有很多方面,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高校领导要不断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高校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虽然在认识上很到位,但由于繁忙的工作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或场合加以强调,另一方面,也往往只是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防盗、防流氓和防治安等一般性安全事务,并且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和为其进行的资金保障上存在缺失。 总认为高校发生火灾的机率较小,对消防部门提出的火灾隐患找各种理由推诿,不做,致使许多火灾隐患得不到彻底清除。
2.2 高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当前,高校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没有形成科学、规范、 系统的教育体系,消防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不规范、不广泛、不深入、不经常。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6 条明确规定:教育、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但高校却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只注重文化教学,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 目前,开设消防安全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 对教职工和学生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调查中,有的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置若罔闻,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了解。 发生火灾时只会惊慌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警,更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2.3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制订了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但大多数流于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更没有严格遵照规定执行。 主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一般身兼多职,没有精力过多顾及消防安全工作, 实抓该工作的员工又无力主导安全工作。 另外,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管理部门一般是由保卫机构承担,隐患整改资金的投入往往又没有直接到位,加上极少数领导思想意识上的淡薄。 诸多原因的存在,显现出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这也是导致当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形式不容乐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高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高校教学、实验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易燃易爆物品多,发生火灾的机率高, 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学生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将会造成十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引起高度重视,要从保持社会稳定和可待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消防安全的关系。 不断研究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消防安全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快速发展,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来认识高校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要健全由校领导挂帅的消防安全组织,建立定期检查评议制度,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单位、各部门、每个实验室、每栋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工作职责。 要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根据各部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 学校要定期组织检查校园内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要以人为本,使消防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切忌搞形式主义,让消防安全宣传走过场。高校要充分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校刊、校园网络、固定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普及师生员工在安全用火用电,火灾逃生自救,消防法律、法规,火灾预防扑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消防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形式多样化。 要抓住有利时机,在新生入学、新学期开学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在节假日和特殊时机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定期举行消防演习,增强学生自身消防意识,把因疏忽而造成火灾的几率减少到最小。 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的“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法定义务,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一以贯之。
要正确处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消防建设的关系,将消防经费的投入列入学校经费开支的总计划中。 设立消防专项基金,确保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完善。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从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从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和条件出发,从加强消防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出发,不断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切实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要求,抓好消防设施的建设。 学校要保证消防经费的投入,有关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应配备到位,同时应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重点消防部位要配备科技含量高的消防设备。 对年久失修或失效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消防设备的管理上,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运行,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高校要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把保卫部门的专项检查与各单位各部门的自查结合起来,把定期检查与日常随机抽查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骨干力量,使之成为所在单位和部门开展消防检查的主力军,特别要调动学生参与消防自查的积极性,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的青年学生既懂得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又能发现自己宿舍、教室、实验室及身边的火灾隐患,检查的内容及范围应以安全管理是否落实到位、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安全疏散是否符合要求为主要内容,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一定要加大整改力度,能当下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当下不能整改的要限期整改。 隐患整改工作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学校及相关单位和部门要落实整改经费, 加大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确保火灾隐患能及时得到整改。 同时,学校还应在学生中建立和发展义务消防组织,以院、系、学生宿舍等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灭火和疏散演练。 全方位地提高高校自防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1]嘉应然.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方式和渠道[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5).
[2]刘新阳.浅谈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3]张文颖.浅谈学校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J].安防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