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黄爱军
(1.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商丘分公司 河南 商丘 476000;2.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商丘 476000)
沥青路面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三大主要指标,其中平整度是路面外观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关系着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沥青路面施工时,在保证压实度、厚度合格的同时,如何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确保路面的总体质量和使用性能,是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下面从沥青路面施工方面对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采取的措施探析如下:
1.1 确定的施工配合比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改变配合比;
1.2 拌和机的回收粉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使用;
1.3 拌和机应在中心试验室人员的监控下进行生产;
1.4 拌和机的干拌时间(不少于5s-10s)、湿拌时间(不少于38s-45s)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改变,混合料应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现象;
1.5 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不低于普通150℃-165℃,改性170℃-180℃;不高于195℃。
分层分次装料(每车分两层,每层按前、后、中三次装料);应有测温和保温措施(有测温孔,复盖设施);混合料到场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规定温度 (普通沥青150℃; 改性沥青165℃);输车辆应空挡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
2.1 运输车辆的选择吨位不得小于20 吨,优先选择吨位大、状况好的车辆运输沥青混合料, 减少汽车向摊铺机卸料次数。 车辆的数量根据沥青拌和楼拌和能力、摊铺机摊铺能力确定。
2.2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司机必须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进行专业训练。 施工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现场指挥。
2.3 运输车辆车厢要清理干净,并进行刷油处理。 车辆轮胎要清理干净,不得粘带沥青膏污染路面。 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要使用棉被覆盖,摊铺过程中棉被不得掀起。
2.4 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 在摊铺机前10-40cm 外停车等待,由摊铺机推动前进。 车辆不得在未冷却的路面刹车、调头、长期停留。
宜采用双机梯队铺筑方案,减少混合料的离析;两台摊铺机的型号应相同,夯锤也调成相同振级,保证混合料具有相同的初始密度和平整度;摊铺温度不得低于(普通135℃,改性160℃);摊铺速度一般为1.5-2.0m/min,应连续、匀速、不间断摊铺; 摊铺机布料槽中的混合料应保持在中轴以上,连续、匀速供料,做到厚度均匀;摊铺机履带及基准梁经过之处应有专人清理杂物或散落的沥青混合料,保证混合料铺筑面有良好的初始平整度;发现局部离析处应有专人处理;应设专人跟踪检测平整度和横坡度。 摊铺前对熨平板进行加热,温度不低于80℃,并试转夯锤、行走等系统,施工现场等候料车不少于3-5 辆,方可进料摊铺。
4.1 碾压遵循的原则是:高温、紧跟;匀速、慢压;高频、低幅;先边、后中;
4.2 应根据混合料的种类、结构层的厚度合理选择机械组合方式;
4.3 初压
目的是提高铺筑层的初始密度。 应采用10t 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高频低幅方式碾压,温度应不低于(普通140℃;改性155℃);碾压速度一般为2km/h;碾压遍数为1-2 遍;
4.4 复压
目的是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宜采用重型胶轮压路机或钢轮、胶轮压路机组合碾压,温度应不低于(普通130℃;改性150℃),碾压速度一般为3-4km/h,碾压遍数为4-6 遍;
目的是为了消除轮迹,提高平整度。宜采用10t 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静压,碾压速度一般为4-5km/h,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普通70℃;改性90℃);
4.6 碾压时,不应有严格的分段,压路机调向处不应设在同一横断面附近;
4.7 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完的路面上随意停机、拐急弯,掉头、突然变向避免造成明显的不平整;
4.8 压路机碾压时应尽量少喷水, 防止混合料降温过快,造成压实不均匀,影响平整度;
4.9 碾压结束后用6m 板尺检查平整度,及时将大于1.5mm的部分切割挖除,以提高连接段的平整度。
每天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 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 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 然后用6m 板尺检查平整度,于当晚将坡下部分用切缝机切掉清除,切缝必须平直,将缝边泥浆擦拭干净并涂刷粘层沥青。 第二天摊铺机启动前,熨平板必须充分预热,将熨平板全部落在前铺的面层上,下垫均匀分布的三块木块,其厚度为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之差, 熨平板前端与切缝边对齐,于螺旋布料器下布满混合料后,闷料5-10 分钟,摊铺机慢慢地起步,摊铺成松铺厚度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层。 用钢轮压路机从前铺层横向碾压密实,再进行纵向正常碾压。 施工单位指定有经验的人员专门负责该项工作, 驻地办指定专人监理。
5.1 冷接缝遵循“高温、快速、平整、密实”的处理原则;
故事中的愚人墨守成规,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来处理问题,不求实际,不会灵活变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固执、死板,迷信教条的人。
5.2 应将熨平板放在已成型的路面上预热, 温度应达100℃以上,使接缝处混合料软化便于衔接;
5.3 虚铺厚度应为接缝处路面的实际厚度乘以松铺系数;
5.4 应用温度高的混合料铺筑横向接缝;
5.5 接缝处摊铺机起步时,应根据上一次摊铺(相接处)的厚度来调整摊铺机熨平板的‘仰角’;尽量缩短铺筑好的路面过度到设计标高的距离。 否则摊铺后的路面标高自动调整到标准高程的距离较长,大约在起点20m-30m 范围内的,平整度可能较差;
5.6 摊铺后人工应快速整平,用10t 以上双钢轮压路机采取横向碾压方式进行碾压,先使钢轮大部分在已铺筑的路面上开始逐步向新铺路面方面碾压,压完后用6m 板尺检查,间隙应小于1.5mm,否则应重新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为止;也可第一遍采取横向碾压方式,第二遍后采取斜向碾压方式。
6.1 两台摊铺机的间距不应超过一车料的铺筑长度(约10-15m);
6.2 由于后面的摊铺机以前面的铺筑面为基准,由小滑靴找平,因此在连接处约40cm 范围内禁止人员踩踏;
6.3 纵向接缝为热接缝其搭接宽度宜为10cm,不宜过宽,否则容易出现不平整;
6.4 纵向接缝应及时碾压,经常检测平整度。
7.1 缩短基准钢丝支撑杆的间距 (实践发现间距为10m 时挠度约2mm;间距为5 米时,挠度几乎为零);
7.2 钢丝不能过长,每段以200m 左右为宜,直径3mm 最佳,过粗则张拉不紧,过细则容易断;
7.3 张拉时在钢丝的一端应挂拉力器以确保足够的拉力,一般应不小于1.5kN;
7.4 防止施工人员、 机械碰撞已调平的基准钢丝或基准梁等;
7.5 设专人跟踪检测平整度。 采用两次监控法,即用6m 铝合金直尺,检查铺筑后及终压后的平整度;
7.6 加强各工序的自检。如检测初压、复压、碾压终了时的平整度;设专人指挥碾压,坚持高温碾压,每个碾道按梯形重叠方式进行压实等;切实做好原始记录。
总之,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沥青路面面层平整度的合格率,在商周高速二期、G310 改扩建工程等多个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